客棧民宿是有思想、有文化、有靈魂、有人情味的住宿形態。文化是一個客棧民宿的內在表現形態。硬件設施設備容易被復制仿照,但文化難以被模仿。客棧民宿不僅要塑造外在形態,更要打造其文化,文化是客棧民宿的核心競爭力。
一、主題文化
客棧民宿文化類型:鄉土文化、地域文化、傳統文化、主題文化、家文化等。
主題文化:引入個性化主題文化元素,如禪文化、茶文化、攝影文化、水墨文化。這其實也是一種細分市場,目標客人一般是對這些主題文化感興趣的。如客棧老板精通攝影,在客棧民宿的文化表達形態上,可以借助攝影來表達傳遞。大廳、走廊、房間可以懸掛擺置一些攝影作品,在公共空間的書架上,可以放置一些攝影畫冊及攝影主題書籍。也可以舉辦組織一些攝影主題分享會,通過分享交流,加深客棧民宿的文化印記。
二、地域文化
客棧民宿是客人體驗當地文化的一個入口。客棧民宿的文化要融于當地文化中,把客棧民宿當做當地文化一個小型縮影。通過住宿形態來闡釋當地文化,用建筑、服飾、餐飲、器具等表達。如麗江納西族的建筑特色,土木結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式的烏瓦樓房,布局結構、雕塑、繪畫,具有當地建筑特色。
在飲食文化上,餐飲從用料、制作手法、器皿、到菜名,符合當地特色。在傳播文化時候,要有引導性。客人看到建筑、雕塑等當地文化形態,有時候只知外表,對內在的東西知之甚少。這時候,工作人員需要引導客人去了解。
1、在大廳公共空間放置一些介紹當地文化的書籍、影視資料、畫冊等。客人通過這些資料來了解認知。
2、客棧民宿里面的老板、工作人員可以充當導游來講解,系統的介紹當地文化特色。如介紹某一道菜,從原料到制作手法,到菜名由來。介紹當地節慶、婚喪嫁娶民俗風情。
3、可以組織客人去參加當地的一些民俗活動,參觀當地原住居民的生活。如在大理,可以觀看白族扎染的制作過程,通過講解和參觀參與的活動,加深客人對當地文化的認知。
三、鄉土文化
逆城市化的進程中,讓城市的人們渴望回到鄉下,體驗原生態的鄉下生活。民宿在某種意義是精神的回歸,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份揮之不去的鄉土情懷。一個鄉村就是一個鄉土文化博物館、一處可以體驗的生活場景。
民宿要體現鄉土文化,在建筑上保留原有古老建筑風貌,構建鄉土文化的多重場景。如在庭院里擺放一些農具,漁船、犁具、碾盤等。通過建筑及周邊地理形態來傳達鄉土文化。推門就是青山翠竹,門前溪水潺潺,鳥語花香。新鮮的空氣,泥土的芬芳,可以去田里采摘,可以去荷塘垂釣。讓客人在民宿中體驗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
四、傳統文化
一些客棧民宿本來就是由一些老宅子或具有歷史意義的宅子修繕而成,對于這類客棧民宿,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文化厚重感。通過外在形體表達文化內涵。如院中的古井古樹,房間內的古色古香的家具。對于這種,已經不需要專門去打造文化,只需要講解傳播,讓客人了解認知。把文化塑造成一個鮮明的標簽,這類客棧民宿在文化傳播上,可以制作一些宣傳冊來傳播。
五、家文化
打造家文化,把客棧民宿當做旅行者遠方的家。通過營造家的氛圍,一些小的細節去展示。如根據天氣預報,提醒客人穿合適的衣服。客人來了后,親自去接,一起做飯。讓客人在店里感受到家的溫暖,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能夠在這里放松、休閑、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