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民宿已成為鄉村的一個亮點,它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入口,也是一個重要抓手,打通了“美好資源”向“美好經濟”轉化的通道。而真正留住旅游者的必定是真誠的好客文化,是溫馨舒適的服務產品。民宿發展需要文化支撐,那么究竟如何打造文化民宿村落呢?
1、嵩口-文化民宿村落樣本
短短幾年,千年古鎮永泰嵩口異軍突起,從一個年輕人不斷離鄉的小鎮,一步步成為備受矚目充滿活力的文創古鎮。
嵩口在圍繞本土特色文化做足了功課。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打開嵩口咖啡空間等休閑產品,并以老屋改造再利用為特點,開發了松口氣客棧、近水山居等多家民宿招牌。在嵩口,處處可以感受到新舊融合、新老建筑共生、復興老業態的姿態,以及文藝的氣息和創新的活力,營造出獨特的“鄉土文藝范”,讓游客游覽的同時又能夠駐足停留,創造了文化驅動型村落開發的現代樣本。
2、資源保護存活村落
打造個性化的文化民宿模式,首先要確保歷史村落的“存活”,一要對鄉村歷史文化遺產進行梳理并進行保護,避免傳統村落成為“文化空殼”;二是建立傳統村落檔案,如傳統建筑,古樹景觀等,明確村落的保護范圍與文化遺產開發等級,才能有效推動了村落保護和文化傳承。
此外,加強“活態”保護,保留原真文化則顯得更為重要。“存活”村落,“人”的功能不容忽視,“人”才是文化的主體,尤其是原住民展示出來的文化才是活態的,才是最有魅力的。提倡挖掘村落傳統手工藝的傳承人,確保活態傳承;并對村落的特色習俗、節慶等進行活態保護。
3、產品打造盤活村落
主題文化氛圍是文化民宿的基底,展現村落整體的文化格調。將遺址遺跡、服飾圖案、民俗活動等多方面提煉代表性的元素或圖案注入村落的公共景觀設計、體驗活動開發等,營造村落濃厚的文化氛圍,力求與環境和文化融為一體。
為了增強村落的可游性和體驗性,要深入挖掘村落資源和文化內涵,植入休閑、娛樂、餐飲、購物等業態,通過開發藝術主題民宿、文創集市、創意節慶、民俗文化活動等活動,構建鄉村文化休閑產品體系和文化游賞體系。將它們作為文化民宿的配套產品,提供給游客更多的體驗,進而實現村落資源和文化價值的最大化。
民宿要做成精品,其中還有個重要的因素——民宿經營者。當民宿成為業主自己理想化居住生活的載體,顯示出業主的個人特征和審美,就能真正吸引志同道合的旅者,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的民宿產品,進而形成有故事的鄉村民宿群落。
4、運管管理激活村落
關于如何吸引民宿經營者,對于部分歷史價值較高的院落,可以引進藝術家、文藝青年等時尚群體精英對院落進行創意開發和經營,樹立個性化民宿標桿,進而帶動本地居民積極參與民宿開發。其次,通過政府相關的鼓勵措施,引導資源條件較好、具有創業經營意向的原住民對自家古宅院進行保護性開發,形成文化民宿群落,共同推動鄉村的發展。
一個鄉村就是一個鄉土文化博物館,一個民宿講述一個鄉村歷史故事。吳俊龍先生期待,未來與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攜手并進,打造多元化、個性化的文化民宿村落,為鄉村振興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