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中,中國人對于新事物的認知與創作令人驚嘆,通過對舊事物的不斷探索、反復思考,從而衍生出符合時代發展的新事物。
新中式紅木家具正是在此過程中產生,通過創新設計,將紅木家具特有的“硬氣”與時尚潮流的“柔軟”相結合,演繹出一場“硬”與“軟”的靈魂碰撞。
造型的“剛”與軟裝的“柔”
紅木家具的外觀設計會影響年輕人對它的喜愛。過去一些紅木家具厚實、笨重的造型設計缺失美感,難以得到年輕人的喜歡。然而,現在的紅木家具學會了“打扮”。通過簡約的線條設計出家具,再搭配上精致的軟包,柔和了紅木家具粗壯的造型,給紅木家具增添了一份柔軟,讓人們在“剛”“柔”之間感受紅木家具帶來的舒適。
設計是一件家具的靈魂所在。現階段,我們紅木家具設計還不夠完美。紅木家具之所以沒有如同西方品牌家具一樣,備受國際認可,最關鍵原因就是原創設計還不具有優勢,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所以,要振興紅木家具的話,不能光賣廉價勞動力、不能光賣產品,我們要賣設計。
軟裝對于家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商家對軟裝認識不足,把精力都放在木頭和家具上,就算用到軟裝,也僅僅是用在沙發上,以少量的軟裝僅作為搭配之用。其實紅木家具的軟裝也很有必要,既可以提升家具的品味,使用起來也更加舒服。軟裝不僅對家具有重要意義,而且能夠對整個室內空間和環境有一定的影響,因為一個明艷舒適的軟裝,能夠帶來良好舒適的視覺享受,讓整個居住空間比較和諧。
棱角的“硬”與弧度的“軟”
除了整體造型的“柔”,紅木家具的設計也更加注重細節的“柔”。明式家具中的粽角榫,表面尖銳,人碰到容易受傷,尤其家中有小孩,不夠安全。針對這個問題,某些紅木家具生產廠會用“弧形粽角榫”,它的三接面不再是三角齊尖,而是把棱角刮磨得圓潤,做成三面弧形,使用過程中更加安全,體現了紅木家具設計中的人文關懷,更顯家具“柔情”。
深色的“硬”與淺色的“軟”
顏色的深淺,會影響人的第一觀感。紅木家具原材的顏色雖然不能改變,但近年來,新中式紅木家具學會了如何更好地用軟裝的色彩去給自身“加分”。隨著現代混搭風格的風靡,越來越多的家具元素也逐步混搭起來。古典紅木與時尚再也不是魚與熊掌不兼得,現代風只要搭配得好,紅木家具也同樣可以展現出驚人的美感。
紅木家具一向給人感覺比較冷硬,可以在保持傳統紅木家具古典文化韻味的同時,搭配軟裝飾品,如在上面擺放一些做工精美的坐墊、靠枕等,或者和布藝沙發混搭,中和紅木家具的硬朗感。
紅木家具設計也亦如此,把握好“軟”、“硬”之間的尺度,將兩者相互結合,便能產生更好的效果,演繹一場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