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園位于江南水鄉昆山城內馬鞍山東麓,創于1906年,初名馬鞍山公園。為紀念明清愛國學者顧炎武先生,更名為亭林園。亭林園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素有“江東之山良秀絕”、“真山似假山”的美稱。園中有昆曲博物館、昆石館、盆景園、華藏寺、兒童樂園以及顧亭林紀念館、顧鼎臣祠堂等。園內還有著名的玉峰三寶:昆石、瓊花、并蒂蓮。
昆石
昆山亭林園內馬鞍山中,其色白如玉,故馬鞍山又名玉峰山,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昆石天然多竅,色澤白如雪,黃如玉,晶瑩剔透,體態玉潔冰清,千姿百態,形狀無一雷同,十分奇巧。它具有皺、瘦、透、漏、傴諸特點,故又名巧石、玉石、玲瓏石。歷來被視為藝術欣賞、案頭清供及園林用石的佳品。
昆石與靈壁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石”,又同太湖石、雨花石并稱為“江蘇省三大名石”,她是大自然恩賜給昆山人民的最佳禮品,昆石的英鐘原巖生成于“寒武紀”,距今已五億年。經過二億年的多次地質變化,地下的二氧化硅熱溶液,充填到原巖裂縫中,以硅代灰巖,結晶成“昆石”,昆石主要礦物質是石英,摩氏硬度可達7級,內部結構、晶石結構復雜而精美。這一點是其他三大名石所不可比擬的。
同一馬鞍山所采之昆石亦各各不一,踞富有采鑿和雕琢昆石經驗的老藝人介紹,就有數十種之多,如玉峰東山的楊梅峰、雪花峰、西山的荔子峰,后山的海蟄峰,但以山前翠尾巖上的雞骨峰、胡桃峰最為名貴。
瓊花
昆山亭林園的瓊花,被譽為“昆山三寶”之一。其中園內最大的一棵花樹,已有303年樹齡了,連理交枝,樹冠周整,堪稱今世“瓊花之最”。瓊花每年四月中旬開花,花期十天左右,每年花盛期,天天吸引了上萬的中外游客前來觀賞。
它以隋煬帝下揚州看瓊花而聞名,是我國獨有的古老珍稀花卉,顧名思義,它是像玉一般明潔的花。古代詩人盛贊它為“天下無雙獨此花”。散文家歐陽修在揚州任太守時,特意為瓊花建了“無雙亭”。
瓊花又名“聚八仙”。“瓊花”是從花的色彩上命名的,“聚八仙”則是以它八朵雄性花團聚成環的基本形態命名的。此外,瓊花的雌性花未開之時如粒粒鮫珠那樣明麗,因而又稱“蕊珠”。而待蕊珠放花,則又如秋桂盛開,是為“玉蕊”,亦與秋桂同稱“金栗”。
并蒂蓮
并蒂蓮:并蒂蓮又名“千蕊蓮”,前人亦稱“千葉蓮”,不結實,葉小,藕窳、又不結蓮蓬,純屬觀賞植物。相傳它是由元代詩人顧阿英(又名德輝)從印度帶回來的名種,原栽種在正儀鎮東亭,所以又稱“東亭荷花”。并蒂蓮有“雙萼并頭”、“九品蓮臺”、“四面拜觀音”等,花頭最多簇生有多至十三個頭并在一起。而以雙雙并蒂為最佳。東亭并蒂蓮在五十年代遷至亭林園,并移植到蘇州拙政園和杭州西湖,周瘦鵑曾作文記之,稱它“色香雙絕,不同凡卉”。如今亭林園內的并蒂蓮,開得比以往繁盛,看它紅姿映翠,清香遠溢,真可一飽眼福。
昆山亭林園綠水青山,景物天成,四周曲水環繞,山川相映,素有“江東之山良秀絕”之譽。園林專家陳從周評價為“江南園林甲天下,二分春色在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