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集建筑、書畫、文學、園藝等藝術于一身,給人以如詩似畫的印象,在世界造園藝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其中嶺南四大園林,就是中國園林的一個代表。
嶺南四大園林指佛山市佛山市禪城區的梁園、順德區的清暉園、番禺的余蔭山房和東莞可園四座古典園林。
梁園位于佛山松風路先鋒古道,是佛山梁氏宅園的總稱。建于嘉慶、道光年間,由當時官任內閣中書的梁藹如及其侄梁九章、梁九華、梁九圖叔侄四人精心營建而成的私家庭園,故稱為“梁園”。
梁園總體布局以住宅、祠堂、園林三者渾然一體,最具當地大型莊宅園林特色,尤其是以奇峰異石作為重要造景手段。其中的四組園林群體因各自構思取向不同而風格各異,各種“平庭”、“山庭”、“水庭”、“石庭”、“水石庭”等嶺南特有的組景手段式式具備,變化迭出。與各建筑物和景區主題緊密結合的詩書畫文化內涵豐富多彩,園內精心構思的“草廬春意”、“枕湖消夏”、“群星秋色”、“寒香傲雪”等春夏秋冬四景俱全,各異其趣;展示文人園林特質的“石齋寄情”、“硯磨言志”、“幽居香蘭”、“莊宅遺風”四景,將嶺南古園林的多種文化意境,如雅集酬唱、讀書著述、家塾掌教、幽居賦閑等多種文人文化生活追求表現得淋漓盡致,回味無窮。
由松風路先鋒古道進入梁園,映入眼簾的是部曹第、佛堂、梁氏宅等和刺史家廟等建筑物,這些建筑物全為磚木結構,飾以木雕、磚雕,高雅精致。造園者巧妙地將住宅、祠堂、園林和諧地連結在一起。
相傳梁園奇石達四百多塊,有“積石比書多”的美譽。其中,群星草堂中最吸引人的莫過于“石庭”。它講究一石成形、獨石成景,在嶺南私園中獨樹一幟。梁園的主人通過對獨石、孤石的整理,突顯個體特性,表達了對人的個性和自由人格的追求。
園內巧布太湖、靈璧、英德等地奇石,大者高逾丈,闊逾仞,小者不過百斤。在庭園之中或立或臥、或俯或仰,極具情趣,其中的名石有“蘇武牧羊”、“童子拜觀音”、“美人照鏡”、“宮舞”、“追月”、“倚云”等。景石大都修臺飾欄,間以竹木、繞以池沼。
梁園布局精妙,宅第、祠堂與園林渾然一體,嶺南式“庭園”空間變化迭出,格調高雅;造園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詩如畫的田園風韻;富于地方特色的園林建筑式式俱備、輕盈通透;園內果木成蔭、繁花似錦,加上曲水回環、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嶺南水鄉韻味;館閣樓臺、廳堂廬室、橋亭廊榭,加上各建筑物室內琳瑯滿目的木雕裝飾陳設,如隔扇、屏風、雕窗、掛落、花牙子、落地罩,以及各式精致的清代廣式家具陳設,林林總總,美不勝收。
群星草堂建筑群體由草堂、客堂、秋爽軒、船廳和回廊組成。建筑精巧別致,雖體量不大,卻小巧精致。這些建筑物以石庭、山庭、水庭為基調,建筑寬敞通透,四周回廊穿引,采用移步換景之法,引人入勝,是研究嶺南古代文人園林地方特色、構思布局、造園組景、文化內涵等問題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展現了古代文人對遠離塵囂、享受林泉之樂的追求,也體現了“廣府文化”中對花園式宅第和自然的空間環境的向往。
穿過精巧的月門就到了汾江草廬群體。這里的水石運用更是別出心裁:既有一般的疊石置景,又有獨石成景;既有潺潺流水,又有一泓湖波。碧水漣漪,錦鱗游泳,動靜結合,令人贊嘆。岸邊有造型優美的石舫,湖中屹立著形態奇特的湖心石,而橫跨湖面則是一座雕欄畫閣石木結合的風雨橋,亭臺變換,草木繁復,曲徑通幽,移步換景之造園藝術,嘆為觀止。
“兩處園林都入畫,滿庭蘭玉盡能詩”,梁園美景吸引著眾多攝影團隊來此取景,靚麗的模特更為古老雅致的庭院增添一抹亮眼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