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淺談嶺南園林的歷史發展與造園特色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9-12-16 16:13:26  來源:《基于傳統造園技藝的嶺南園林保護傳承研究》  作者:李曉雪
核心提示:嶺南園林,作為中國三大園林地方風格之一,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與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嶺南園林的歷史發展突出表現在南越王朝、南漢王朝、明清時期及近現代園林四個時期。以往的研究多重點探討這四個階段園林的造園風格特色,本文重點關注這四個園林發展階段的活態歷程,關注嶺南園林隨嶺南地域歷史環境變化而保存的核心要素,梳理出嶺南園林歷時發展中一脈相承的造園特色。

  嶺南園林,作為中國三大園林地方風格之一,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與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嶺南園林的歷史發展突出表現在南越王朝、南漢王朝、明清時期及近現代園林四個時期。以往的研究多重點探討這四個階段園林的造園風格特色,本文重點關注這四個園林發展階段的活態歷程,關注嶺南園林隨嶺南地域歷史環境變化而保存的核心要素,梳理出嶺南園林歷時發展中一脈相承的造園特色。


  嶺南園林的歷史發展階段特征


  嶺南地區所處地理位置在歷史早期一直屬于“蠻荒之地”,長期遠離中原政治權力中心。唐代開始,嶺南地區設立專管海路對外貿易的市舶使,代表朝廷總管東南海陸的外交與外貿。唐末五代十國,南漢王朝在嶺南地區自立為國,物阜民豐;發展到明清之后,嶺南地區特別是廣州一度成為全國唯一的對外門戶,成為開全國風氣之先的地方。應該說,嶺南園林的歷時發展與嶺南地區這種地緣關系的歷時變化有非常緊密的關系。從邊緣—中心,從偏隅一方到門戶之地的地緣變化,直接影響嶺南造園發展與價值特色,也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具有嶺南地域特色的、一脈相承的風格特點。


  偏隅一方的君主造園


  嶺南園林發展歷程中,曾出現兩次皇家園林,是嶺南造園的兩次高峰,并對嶺南地區后代園林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偏隅一方的地方君主,在造園過程中既受到中原地區文化與造園思想的影響,更有突顯立國之后地方成就的一面,特別是對傳統造園技藝(力學、排水系統等)的發展。出于彰顯財力的目的,極為重視當時稀有貴重材料的應用,突顯精美絢爛的裝飾風格,這種裝飾風格特色由此一直在嶺南園林中傳承發展下來,成為別具一格的嶺南園林價值特色。從南越王宮到南漢宮苑,都非常注重對石頭與花草植物的運用,花石傳統、注重材料使用與裝飾性特點對后代嶺南園林風格的形成與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南越王宮苑


  嶺南園林的最早記錄始于南越。秦末趙佗接替秦郡尉任囂之職后,在番禺(今廣州)建立了南越國,是嶺南地區第一個地方政權。歷來被視為蠻荒的南越之地,至此時主流中原文化傳入,其宮殿園林也受到當時權力中心中原文化的影響。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廣州歷史城區的核心地段北京路考古發現了南越國宮苑遺址。南越王宮苑考古遺址,呈現出我國秦漢時期園林的典型特征,也為嶺南園林早期造園理念與技法水平提供了一手證據。在南越王宮苑遺址之中,“太液蓬萊”、“仙山樓閣”、“積沙為洲嶼,激水為波瀾”等后代常見的園林置景已經出現。據考古和文獻資料記載,南越王宮署的面積約為13公頃,以水池和水渠為主體的人工水系景觀體現出早期庭園理水“縈行曲引”潺緩之態的觀賞意趣,與后世園林池湖景觀多有不同。而對池中石頭的布置,形成“激水為波瀾”的動態水景效果,與屈曲潺緩的水體與形態形成鮮明對比,增加水景意趣味。此外,沙洲的應用出現在宮苑遺址曲渠北面的轉彎處,不僅產生島的景觀效果,也讓水景產生沉淀平緩的意趣,曲渠與沙洲營造在宮苑之中營造出自然之美。


南越王宮苑遺址復原模型


廣州南越王宮遺址


  據遺址推測,南越王宮苑園林作為君主生活起居的御苑,游樂性質極強,“曲水流觴”正是其中重要的游樂方式。遠離中原權利中心,使得嶺南地方君主可以在自己的園林之中肆意發揮,此時嶺南地區已經顯現出當時園林營造的先進成就。考古出土中的石木結構基礎,將一池用兩列石板分成3間,在石板底部通過橫向墊木以分散建筑的荷載,顯示出先進的技術特點。地表排水系統已經非常相當完善,而此時已經非常注重各種建筑材料的應用以及園林小品的裝飾,在宮殿與回廊上已經綜合使用了大量石、木、陶等多種建筑材料,對石材雕鑿技藝已經非常豐富多樣,用于水池池壁與曲流石渠底的石板冰裂紋密縫鋪地也是世界造園史的首例,“冰裂紋”鋪地對東方造園傳統有深刻的影響。


南越王宮苑水池用石頭營造激水為波瀾的水景效果


南越王宮苑石木結構基礎


  南漢宮苑


  嶺南地區第二次出現地方政權要到唐末五代十國階段。公元917年,原唐代清海軍、靜海軍節度使劉龑在番禺(今廣州)稱帝,國號大越,改元乾亨。次年,改國號為漢,歷三世五主,凡五十五年,史稱南漢。這位自稱風流天子的君王在立國后,沿襲唐朝的政制,采取“輯睦四鄰”的對外政策,形成一道堅實保護屏障,注重地方經濟文化建設,國力一度強盛,為嶺南地區的發展創造了近半個世紀的平穩環境,也促使此時嶺南園林的蓬勃發展。劉龑投以大量的錢財物力拓展王城,記載最多的是他熱衷大興土木修建宮苑。宮苑之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仙湖藥洲,它位于城西,由劉龑將城市水道擴展拓寬,開鑿成五百多丈的大型湖區。這里湖水凝綠如染、綠樹叢中亭臺樓閣、離宮別殿隱現其中。湖中有一沙洲島,栽植花藥,奇石林立,是劉龑追求長生不老、煉制仙丹之地,故曰“藥洲”,曾有詩云“花藥氤氳海上洲,水中云影帶沙流?!眲屝殴砩穹叫g,常常聚集方士煉丹于小島。據說當時富民有罪可運奇石贖罪,奇石被置于仙湖之中,積年累月仙湖山石如林。仙湖中作洲渚水局,散理巨石,配成洲渚水型,煙水空靈,如夢似幻,仿若人間仙境。


藥洲遺址現存八塊九曜石


  南漢時期皇家宮苑由南越皇宮內苑拓展至城中,園林與城市環境的關系更為緊密,南漢時期園林也繼承了南越宮苑時期的幾個園林要素:宮內殿下設水渠,如昭陽殿;重視大型水景,如西湖周圍有五百余丈;水景喜歡設置沙洲島并置石,如藥洲為沙洲島,島上有九曜石;觀景喜觀花,紅藥煉丹、荔枝紅云、素馨花田、桃花夾水多出現在此時園林之中。宮苑建筑上更體現出注重裝飾的特點,大量貴重珍寶,如金銀、水晶、琥珀、玉、云母都直接用在建筑構件上,也體現出當時裝飾技藝也到了相當高超的造詣,如南薰殿的柱子都為通透刻鏤,礎石中空放置香爐可焚香,說明當時石雕技藝已經非常精湛。從南漢國宮殿和宮苑遺址出土的材料構件柱礎、磚、瓦當、滴水、脊獸雕飾細節精美,釉色鮮艷,體現出精湛的技藝。后代對南漢造園的評價多認為其窮奢極欲、殘暴斂財,但從嶺南地區園林營造與傳統造園技藝發展的角度,卻極大推動了嶺南園林發展與興盛。


南漢宮苑遺址出土十六獅石柱礎


  謫居之地的文人造園:唐宋明時期的嶺南園林


  南越、南漢兩個曇花一現的皇家園林對嶺南園林的影響深遠,形成了嶺南園林兼容并包、注重裝飾的風格特色。此后,一直延續發展的嶺南園林均不具有皇家性質,而越來越多地呈現出地方民間色彩。唐代之后,從自然山水風景名勝區、到城市中的風景名勝區,雖時有官治,但多屬地方民辦促成。如惠州西湖,起于水利,著眼于灌溉育漁,其園林修建的緣由起于造福民間,實行“免民錢、利歸民”的政策。由于這種實用的功能需求,這類風景名勝區非常簡樸,“非層樓杰閣”,“制度簡樸”,“結構之材不貴”,不以華麗奪人,以素構取法。同時注重因地宜,“為高必用丘陵”。而這種實用務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態度也一直在嶺南地區傳承下來。


  唐代


  唐代時期,粵中等地對外交通已經十分發達,地區經濟與文化都長足發展。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從中原流放與貶謫文人對嶺南園林文化格調的影響,貶自內地的高官不乏才華橫溢之士,將中原地區的文人文化傳播此地,對嶺南園林文化格調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如唐代張昭遠所建的“郎官湖”,后稱“謫官湖”;唐代韓愈,36歲被貶到清遠陽山縣任縣令(陽山令),52歲時又被貶為潮州刺史,在任時對嶺南文化與城市建設做出重要的貢獻。唐代廣東地區的造園更加豐富,如《廣東通志》記載廣州荔灣地區的荔園,因種植大量荔枝而成名,還有張九齡筑于“始興郡南山下”的園圃、連州燕喜亭、清遠韋氏園、新興縣之新州十仙園等。


  宋代


  宋代時期,中國園林發展已經進入典型化與藝術化的階段,高度集中園林特色,使用象征手法,園林空間得到最大的應用,以小見大的園林意趣、注重藝術造境使當時的造園更為秀麗、精巧并富于變化。宋時,中原文人寓居于嶺南地區,也將中原的造園意趣帶到嶺南。理學始祖周敦頤曾因出任廣州提刑和轉運使,寓居于廣州藥洲,后來人們在藥洲湖畔建濂溪書院、光霽亭等建筑來弘揚他的功績。最為著名的是愛石成癖的大書畫家米芾,他在廣州任職時也曾在藥洲賦詩提名,藥洲九曜石由此揚名。文人影響更增加嶺南園林的文化內涵。此時嶺南的官署園林和隱士園林發展較為突出,對花石取勝的傳統有所發展。如北宋的惠州園林李氏山園,為李純思的私家花園。蘇軾離開惠州時,親自手書《惠州李氏潛珍閣銘》贈與園主,形容此園“蔚鵝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因石阜以庭宇,跨飲江之鰲黿,發飛檐與鐵柱,插清江之淵淪。”李氏山園中顯示出嶺南園林受到當時賞石之風的影響,盡顯花石傳統與因地制宜的園林特色。吳復古當時已年過花甲,自北海(今渤海)至南海運石,兩地相距有千里之遙,這在當時的交通運輸條件下,其艱辛跋涉可想而知。此舉令人敬佩而成美談,得到蘇軾的由衷贊嘆,于元祐八年(1093年)詳盡地追記此事,撰寫了《北海十二石記》,又名《歲寒堂十二石記》,曰“近世好事能置石者多矣,未有取北海而置南海者也”。這篇文章也反映出當時嶺南地區對石的偏好。明代收藏家林有麟的著作《素園石譜》中,曾收錄了《北海十二石記》以及石頭圖形。


《素園石譜》中收錄的北海十二石


  文人活動為嶺南園林增添了文化內涵,恰此時嶺南詩派也隨之發展,詩畫意境加深了園林意趣。同時,嶺南園林更具有公共園林的屬性,即使是藥洲一類的皇家宮苑也對市民公眾開放,既成為文人雅士詩酒酬唱之所,更為普通民眾提供日常休閑活動的風光景致。這種與日常生活的緊密關系,也多為后代嶺南園林所繼承,花石傳統也因文人意趣而更為凸顯。


  明代


  這種文人雅趣發展至明代,以南園詩社最為著名。范端昂《粵中見聞》中記載:“明初孫蕡、黃哲、王佐、趙介、李德五先生結為詩社,唱和其中,振起嶺南風雅。”“南園五先生”結社之地正是廣州南園抗風軒。從南園詩社的詩中可知,這是一座果木成蔭、空間通透開敞、“垂楊列曲渚”、別具特色的嶺南園林。南園在明代嘉靖時期荒廢,后有“南園后五先生”決定恢復修園,檀萃曾在《楚庭稗珠錄》中記載“牡丹狀元”番禺黎遂球的故事,其揚名吳越之地,起于揚州影園,贊譽南歸迎于南園。在嶺南文人心中,嶺南園林成為嶺南地域文化傳承與彰顯本土文人自主意識與身份認同的重要載體。


  門戶之地的商賈造園:清代行商園林


  園林成為嶺南本土文化身份認同的重要載體,到清代行商園林達到巔峰。自秦以來,嶺南以廣州為中心有1800多年海上貿易的歷史,以入貢之名開展對外貿易,是當時朝廷貿易的主要形式?!俺曎Q易”的中央管理始于唐代,在廣州設立“市舶司”主管外交、貿易和稅收。廣州在明代設“懷遠驛”,設立房間接待外來商人,夷館之說自此開始。明代嘉靖年間閉關鎖國,但廣州對外貿易從沒有停止。清代康熙年間,外商的船只只能進入珠江通商,隨著對外貿易增多,外商以貿易之名租賃民房或投居當地行棧,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成“公行制度”,由官府選定有資格的中國商人擔任“行商”(HongMechants),成為外商與中國商人的中介。行商擁有極大的權利,享有承銷外洋進口貨物和內地出口貨物的獨占權。這種壟斷的公行貿易制度,也因此滋養了一批擁有巨大財富的行商及買辦群體。


  168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開海貿易,并設立粵海關,管理對外貿易和征收關稅事務。


  169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十三行首設商館,各國陸續開設商館,成為該國對華貿易外交的綜合機構。


  1757年,乾隆關閉江浙閩三海關,僅保留粵海關一處實行“一口通商”,廣州成為全國唯一的通商口岸,規定外國商船“只許下錨于黃埔”。


  1784年,美國派出“中國皇后號”首航廣州,歷時188天,由此開辟了北美洲航線。


  1805年,俄羅斯的“希望號”、“涅瓦號”首航廣州開辟了俄羅斯航線。瑞典著名的“哥德堡號”也曾先后3次遠航廣州。


  新航線的開辟,來到廣州的外國商船形成了“夷舟蟻泊”的奇觀。此時嶺南地區以廣州為核心已經成為整個中國的門戶之地。清政府通過行商直接管理對外貿易、征繳稅款,隔離外國商人與中國民眾接觸。中國官方的“恐夷”心態卻絲毫沒有影響經濟務實的廣州進行對外貿易。為加強海外貿易并承載官方的外交職責,嶺南地區以廣州為代表的門戶之地商賈造園已經不僅是休閑享樂的私家之地,更承載了外交、貿易的社交功能,是當時除十三行之外國家層面最為重要的生活與交際空間。


  以廣州為例,行商園林在廣州城區主要分布在三個區:麗泉行潘家在西關荔灣的潘園與海山仙館、河南海幢寺(今廣州市海珠區)、怡和洋行伍家花園以及芳村花地園林,都成為外國商人經常游樂的場所,河南伍家花園甚至一度成為英國訪華使團的駐扎地。在廣州西關地區,行商世家在荔灣岸畔購置宅園,集中出了“嶺南園林之冠”海山仙館和以小畫舫齋為代表的私家宅園。盛時沿荔灣涌還有張氏聽松園、鄧氏杏林莊、李氏景蘇園、葉氏小田園等大小名園。如海山仙館是荔灣地區著名的大型水景園,一池廣約百畝,池水直通珠江,冬天依然水波浩蕩?!斗h續志》中記載:“海山仙館,池廣園寬,紅渠萬柄,風廊煙溆,迤邐十余里,為嶺南園林之冠。一大池廣約百畝許,其水直通珠江,隆冬不涸,微波渺彌,足以泛舟。”在離大殿十數步外湖中還有戲臺。海山仙館后收為官有之后曾分割為“彭園”及“荔香園”。


海山仙館


潘家花園


  伍氏家族經營十三行的怡和洋行,是十三行首富,又曾是十三行總商。伍氏家族與清政府官員與外商的關系密切。伍氏花園的重要性在當時甚至成了清政府地方大員接待外賓的迎賓館。1793年12月,英國使團馬嘎爾尼來華到廣州時,兩廣總督長麟在河南海幢寺為其洗塵,并安排使團在寺西側的伍家花園下榻。伍家花園中結合中西生活需要,有些房間還布置成英國式樣,有玻璃窗和壁爐,玻璃也是當時國內最為先進的西洋材料,充分顯示主人的地位與財力。園中的高臺可望見廣州全城及江邊景色,可想而知當年伍家花園占據了廣州城中最佳的自然山水位置。


  河南海幢寺,以前被稱為“河南廟”。清廷規定外國人不得離開行館。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兩廣總督蔣攸铦應英國要求,準許每月初三、十八兩天,保準申請后可到海幢寺和陳家花園游覽,但必須在日落時歸館,不得過夜。后增加到三天,每次只能有十名外商出游,并要求在本地官員和通事陪同,渡船到海幢寺和花地放風,但也必須在日落前回館,不準飲酒滋事,不準在外住宿等。鑒于當時情況,河南海幢寺成為廣州最早對外商開放的公園。威廉·亨特在《舊中國游記》中記錄:“到商館對岸河南的大廟一游,總是很有意思的。這座廟宇是華南各省中最大最漂亮的寺廟之一。……一系列大而漂亮的殿堂或獨立的廟宇,都建造在石砌的平臺上,殿前有寬闊的花崗巖石階,周圍是低矮的石頭護欄,由花崗巖的石柱分開,石柱撐持著上面的屋頂。建筑物的各種色彩、掛在里里外外柱子上的金字條幅,構成一種歡快的美妙氣氛?!焙幽蠌R以樹木聞名,但在太平天國運動時候被毀掉。


河南廟


海幢寺旁西側的伍氏花園十九世紀中葉水彩畫


  小結


  從行商園林的發展歷程與造園特色來看,以廣州為代表的嶺南地區從曾經偏隅一方的地方政權,到唐宋時期的謫居流放之地,發展至清代顯然已在經濟與權力地位上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曾經在國家版塊之中位于政權邊緣地帶的嶺南地區一舉成為國家經濟、外交的前沿門戶,這種地緣權力中心的轉變對嶺南園林的歷史地位與價值特色產生了重要影響。


  其一,因廣州處于一口通商的門戶之地,對外貿易加強,使得嶺南地區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國外最新的建筑材料,也開創了國內傳統園林形式與建筑新材料結合運用的先河。彩色玻璃、鐵藝、鋼筋、水泥等新型建筑材料開始在嶺南園林中使用,有外商記載行商園林中有玻璃造就的亭榭。當時,遠在政權中心的北京皇家園林圓明園中使用的大尺寸玻璃,都要從廣州粵海關進貢或采買而來。


當時部分私家園林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


  其二,由于新材料的使用,嶺南本地工匠結合本土特色將中外風格融會貫通,使嶺南園林呈現出中西合璧的特點。《舊中國雜記》中曾經記載了“海山仙館”當時的氣派奢華,從建筑形式到園林裝飾充分體現出中西融合的特點,園中30多組建筑物用走廊連接,走廊有大理石的圓柱和鋪設地面,特別注重室內生活的氣派,裝有高大的鏡子,家具使用日本油漆,房間用天鵝絨或絲質地毯布置,墻壁上有通花紋樣,并有精致的寶石吊燈。與圓明園中西式園林建筑形式以復刻西洋建筑的獵奇意趣不同,嶺南園林中的西洋元素由嶺南本地匠人結合本土園林風格,運用新材料融會貫通,并不拘泥于一時一地,設計出中西融合古今貫通的建筑形式。有人說嶺南園林“怪”,所謂“怪”正是沖破樊籬、不拘形式皆為我所用的創新特質,這也體現出嶺南地域獨特的園林特色與魅力。


  其三,清代行商園林時期,嶺南園林成為重要的商業貿易、唱酬賓客之所,甚至成為國事外交的重要場合。嶺南園林中的日常社交公共功能以及務實入世的特點是嶺南園林區別于北方園林與江南園林最為重要的特征。這種園林中的社交性一直延續到今天的茶樓酒家園林,“飲茶傾計”最常在園林中發生?!澳呐虏痪邆湔嬲膱@林,嶺南地區的餐館酒肆都愛冠以‘園’為名,園林意趣以文字意象的抽象形式與當代都市的公共生活緊密相連”。


  其四,嶺南地區以廣州為代表,自清代行商時期直到近代一直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前沿門戶之地,也是中國現代化發展進程的啟動之地,敢為人先的精神傳統一路傳承至今日。在這種歷史地位的轉變之中,嶺南文化對本土價值的彰顯與自我身份認同的渴求,也在行商園林之中顯示得最為強烈,表現為材料運用與裝飾表現,這種彰顯不僅是嶺南商人權力、地位與財富身份的象征,更有彰顯國家實力、樹立民族自尊與自信的表達。


  改革先行之地的設計師造園:內融傳統的嶺南現代園林建筑


  敢為人先的時代精神至近現代之后一直體現于嶺南園林的傳承探索與實踐之中。嶺南建筑學派的前輩設計師率先進行將嶺南傳統園林庭院空間與現代公共建筑結合的探索嘗試,開創了嶺南園林形式與現代建筑結合的嶺南新建筑特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廣州作為嶺南地區核心城市,由莫伯治、鄭祖良、吳澤椿等為代表的建筑園林學者專家與設計師,從嶺南園林遺產之中汲取養分,設計建設了如蘭圃、北園酒家、泮溪酒家、南園酒家、文化公園“園中院”等一系列體現嶺南園林地域特色與時代風格的作品,在全國范圍內帶動了園林新時期發展的熱潮。


芳華園


  除了園林形式與風格特色內融傳統、開創先河,在造園技藝方面也追求技術創新求變,此時嶺南園林創造了許多園林施工的新技藝,如全國首創的人工塑石、塑竹、塑木;將園林綠化的自然美滲入建筑空間,如友誼劇院內庭、東方賓館內庭院等。由鄭祖良先生主持設計的廣州文化公園“園中院”一度成為嶺南園林創新實踐的典范?!皥@中院”在僅僅四千多平方米內,集中匯聚嶺南建筑、綠化、雕塑、美術、傳統技藝、室內裝飾、書法和家具等各領域的大師作品,成為嶺南園林精華匯聚的代表作。這些作品直到今天依然是嶺南園林當代傳承的經典之作,北園、泮溪、南園酒家仍為廣大市民青睞,外地游客更將其作為嶺南傳統文化特色體驗的必經之地。


  嶺南園林一脈相承的地域特色


  嶺南園林是隨著時代發展始終處于活態變化之中的地域文化遺產,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具嶺南地域特色的文化精神、風格特色與形式表現,并貫穿嶺南園林發展成為一脈相承的嶺南園林文化傳統,為嶺南園林遺產價值的評估提供了重要的文脈基礎。


  日常生活與社交需求體現嶺南園林的務實精神


  嶺南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園林雖由不同主體(君主、文人、商賈、設計師)進行園林營造,但都體現出嶺南園林區別于北方園林、江南園林最為獨特的地域特色,即以日常生活為內容,注重園林的生活性與社交功能,用“市井氣”、生活味兒來評價嶺南園林并不為過。劉管平曾這樣比較中國三大園林流派:“如果北方園林、江南園林的經典是‘皇家園林’和‘文人園林’,那么能否將嶺南園林的代表歸結為‘市民園林’呢?‘市民園林’并不是‘流俗’之園,帶有大眾性與時代性。”嶺南園林的日常生活性與社交性以滿足人的生活需求為目標,體現出嶺南園林的務實特點,這也正是嶺南園林所代表的嶺南地域文化精神的重要體現。


  多種裝飾技藝體現嶺南園林繁復絢爛的風格特色


  從南越王宮苑遺址中出土的建筑裝飾材料、“冰裂紋”鋪地等裝飾運用,到文獻記載中極盡奢華裝飾的南漢王朝御苑宮殿,發展到清代行商園林以及清末私家宅園中喜用多種嶺南傳統裝飾技藝匯聚園林之中,并大膽運用新建筑材料與傳統園林形式相融合,體現出嶺南地區繁復絢爛的審美取向。這種豐富的嶺南園林風格特色重視傳統裝飾技藝的運用,也使得嶺南園林與江南清雅簡逸的文人園林風格特色相比更為繁復絢爛,與北方氣勢恢弘的皇家園林相比更顯民間世俗,是嶺南園林獨具一格的風格特色體現。


陳家祠陶塑與灰塑


余蔭山房灰塑裝飾


  注重造園技藝與材質表現體現嶺南園林的豐富多樣性特點


  從南越王宮苑時期,嶺南園林已經非常注重發揮材質特性,并不斷發展造園技藝。從水石景的營造、排水系統的發展以及對石材雕鑿技藝的運用在從出土文物來看,技藝已經非常高超,用于水池池壁與曲流石渠底的石板冰裂紋密縫鋪地都是世界造園史的首例。南漢時期,造園技藝繼續發展,如文獻記載中南薰殿石柱都為通透刻鏤,石礎中空放置香爐可焚香,展現出高超的技藝水平。從南漢國宮苑遺址中出土的建筑材料構件精美,可見當時技藝水平之高超。清代行商園林率先使用西方新建筑材料,融合中西方園林建筑形式獨創嶺南園林特色建筑,這種不拘古今中外敢為人先的探索嘗試,到近現代達到高峰。現代嶺南造園開創先河,勇于打破園林與建筑空間的界限,探索傳統園林形式與現代建筑形式的融合,在造園技藝方面也創新發展塑石、塑竹、塑木等新技藝。這種不拘形式、敢于探索嘗試的技藝與材質表現始終體現嶺南敢為人先的地域文化精神。(參見表2-2)



  總體來說,從嶺南園林的歷史發展階段特征與地域特色來看,嶺南園林基于日常生活與社交需求,形成了一以貫之的風格特色,突出表現注重傳統造園技藝的豐富性與多樣性的匯集表達,也由此形成嶺南園林的遺產價值。

 
標簽: 嶺南園林

本文標題: 淺談嶺南園林的歷史發展與造園特色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quote/show-5002.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义乌市| 股票| 班玛县| 巴马| 繁峙县| 黔东| 保康县| 乌兰浩特市| 陆丰市| 隆子县| 绥棱县| 阿坝县| 礼泉县| 东乌| 南涧| 四会市| 仪陇县| 临汾市| 共和县| 偏关县| 湟源县| 东乡族自治县| 洪雅县| 屏东县| 区。| 岚皋县| 迁西县| 河北省| 广东省| 大新县| 四子王旗| 从江县| 阿克| 宁远县| 玉门市| 和龙市| 兴义市| 中江县| 义马市|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