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大佛寺的正定隆興寺,在河北可謂家喻戶曉。它之所以被民間稱為大佛寺,是因為寺內供有一尊千手千眼觀音銅鑄佛像,高21.3米、有42臂,為世界銅鑄立式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觀音像。
隆興寺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卻依然保留了古風古韻,是國內現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隆興寺占地面積62000平方米,具規模的佛殿有8座。
1.世界上古代銅鑄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觀音像——銅鑄千手千眼觀音像
隆興寺大悲閣內供奉的銅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立像,通高21.3米,鑄造于北宋開寶四年(971年),是世界上古代銅鑄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佛像奉宋太祖趙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稱“千手千眼觀音”。各臂分持日月、凈瓶、寶塔、金剛、寶劍等。
2.我國現存古代建筑中“藝臻極品”——摩尼殿
摩尼殿,是寺內規模最大的一座宋代建筑,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為宋《營造法式》之典范,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它的特別之處在于平面呈十字形,重檐九脊頂,四面正中設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廈,在我國現存宋代建筑中僅此一例。梁思成先生贊其為我國現存古代建筑中“藝臻極品”。
3.“最美觀音”——五彩懸塑自在觀音像
通常我們看到的觀音菩薩都是手持凈瓶立于蓮花寶座之上的,可摩尼殿背壁上卻有一尊五彩懸塑的雕像,被譽為中國最美的觀音。說她美,可能更大程度上是因為她的親切,蹺二郎腿的姿勢一下子把神人化了。倒坐觀音面容秀麗恬靜,姿態優雅端莊,左足踏蓮花,右腿踞起,雙手撫膝,雙目俯視,突破了以往傳統宗教佛像的呆板風格。作為明代泥塑藝術的佳作,倒坐觀音也被視若佛教美學的代表,魯迅先生以“東方美神”來一言以敝之。
4.我國現存最完美隸楷過渡的楷書碑刻——隋龍藏寺碑
矗立在隆興寺內的隋龍藏寺碑,是國內現存楷書碑刻鼻祖。此碑刻刻于隋開皇六年(586年),是研究魏隸向楷書過渡時期書法藝術的重要碑刻,康有為則稱其為“隋碑第一”,后人稱“楷書之祖”。
5.我國最古老、最大的轉輪藏——宋代轉輪藏
轉輪藏閣內安放的宋代轉輪藏,八角形小木制作,直徑7米,正中立軸。經櫥以上作重檐狀,下檐八角,斗拱式樣為八鋪作,為我國早期斗拱出挑最多的實例。上檐圓,出飛檐,是典型的宋《營造法式》作法,為國內最古老、最大的藏經櫥。
6.我國古代最精美的銅鑄毗盧佛——千佛繞毗盧銅鑄造像
隆興寺中軸線末端,由崇因寺遷來的毗盧佛,明神宗與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舉高6.42米,自下而上逐層漸收,形成千佛繞毗盧佛的格局。整體共計1072尊佛像。著名古建專家祁英濤先生稱其為明代藝術珍品,是國內同類造像中最精美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