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鄉村游的火爆,鄉村民宿也因為時尚、個性、經濟實惠,而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民宿數量約達4萬家,民宿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預計到2020年民宿行業營收規模將達到362億元以上。
面對這么好的商機,許多人都摩拳擦掌希望從中分一杯羹,但是如何打造一家與眾不同的鄉村民宿卻又有摸不著門路。那么民宿要怎么做才能與眾不同呢?
田園情節+主人情懷
沒有個性化的鄉村民宿就沒有靈魂。農家樂和家庭旅館活動項目一般都很單一,但是民宿應該有一種田園情節,人們總希望能回歸田園,擁抱大自然,在青山綠水中享受健康生活,依托鄉村風景,體驗特色民俗文化。鄉村民宿不能單獨看成住宿,而應該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打造出當地的民俗風情、生態資源,當地特色與農業生產相結合,才能發展得更長遠。
另外,民宿應該體現民宿主人的獨特性格、人格特征,以及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人生感悟。可以將一個閑置凋敝的鄉村老房子,搖身一變,變成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充滿情懷的鄉村民宿、一種令人羨慕的鄉村生活。如果所有的鄉村民宿都長得一樣、沒有故事性可言,沒有人情味可品,沒有獨特的鄉村文化和鄉村特色民俗可體驗,那么它是沒有靈魂的,自然沒辦法走長遠。
保持鄉村原真風貌
民宿在鄉村中的角色,是符合鄉村整體風格,卻有自己的特色。塑造本身體系應符合當地文化,人文,達到統一,不單一。修舊如舊,舊中取心意。在鄉村中的民宿,盡量增加農耕主題。
現代化的經營理念
民宿是一門現代化的生意,所以很多現代化的經營理念一定要有。例如,目前民宿生意已經升級,以前完全靠自籌資金的模式可能沒辦法支撐民宿的發展,此時適當尋找資本的支撐也是很必要的。大家沒有必要對資本心生恐懼,使用得好,資本確實能提升生意發展的速度,關鍵是適度。民宿是發展主軸,資本是重要輔助,這個地位一定要擺準。
尋求差異化,而不是異類
發展鄉村民宿要避免同質化競爭。規模雖然重要,但不能單純追求房子更大、價格更貴,關鍵要拿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這就需要經營者仔細地研究本地的自然和人文條件,找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點。這方面,對于跨地域、跨行業的經營者,反而更能尋找到新鮮的特點。鄉村需要創造力,創新,統一標準下,做出差異化,而民宿在鄉村規劃中從外在需求到內在需求,做到別致,小而美,小而精,突出特色不影響主體。實用性加強,好用要比好看更重要!定價差異,服務差異,體驗差異!
淡季維穩才是盈利關鍵
無論是城市民宿還是鄉村民宿,大多數在旺季都是不愁客源的,真正缺客的是淡季。也就是說,淡季維持穩定客源才是決定一家民宿能否賺錢的關鍵。首先,淡季不是沒有客人,是相對旺季流量減少,那么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客源中引流發展成為自己的顧客,如何刺激自己的目標群體能夠在淡季游玩并且居住在自己的民宿。可以通過策劃實施各種有趣的活動,例如親子,婚戀等,來擴大知名度,同時來彌補淡季客源少的問題。同時還可以根據當地特色去發展副業帶動收入,舉個例子,在杭州便有一家民宿開在了茶園旁邊,大家都知道杭州是著名的采茶勝地,利用這一特點民宿主做起了線上茶品,還十分有聲有色,甚至可以超過民宿的收入。
服務于人心,回歸淳樸,回歸自然
酒店的服務是標準化的,而在鄉村中,民宿中體現的不僅僅是標準化的服務,除了基本服務,更多要服務人的內心需要,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這句話被流行,不是沒有原因的,來到鄉下的旅客,一定是尋找城市中缺乏的情感依托。
民宿發展內容豐富,不是單純的住宿和農家樂形式,民宿是一種文化,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過科學規劃,用創意和差異化彰顯出地方特色,結合旅游規劃、不同習俗和民族風情,形成特色鮮明的鄉村民宿。總之,做好民宿最重要的是要圍繞民宿自身特點做,把當地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習俗文化挖掘出來,讓人能感受到鄉村情懷,一個能安放鄉愁,能慰藉靈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