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園林是園林建筑的一個流派。古典園林是指依據地形、地貌、水體等自然因素巧妙地布置建筑物、構筑物、動植物等所構成的完整統一的整體風景組合。它集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于一體,是人們游賞憩息場所。徽派古園林是中國江南園林的一個派生體系。它涵蓋范圍較廣,既包括存在于徽州土地上的園林,同時也包括存在于徽州地域之外、以徽州文化理念為指導、供客居他鄉的徽州人聚會或賞玩之用的具有徽派建筑風格的園林。
徽州園林始于南宋,明清后逐漸形成自己的六大特點:
第一點,以“天人合一”為主導思想。由于受程、朱理學思想的影響,它注重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環境的統一。
第二點,以徽州文化內涵為基本內容。它的建筑含有非常豐富的徽州文化內涵,從園林結構到園名構思,從景點名稱到景物布置,無不體現徽州文化的底蘊。
第三點,以徽州地理山水為背景。徽州山水迤邐,丘陵起伏,地形狹窄,山高水長,這樣的地理狀況制約著徽州園林的范圍、格局、體式。因此,靠山采形,傍水取勢,順其自然就成了其一大特色。其實質就是師法自然。
第四點,以徽州動植物和本土建材為建園素材。
雖然它有少量用外來飾物作點綴,但絕大部分都是以徽州本土的動植物為素材進行裝點的,尤其是以徽州的梅、竹、松、石為基本素材建園,一方面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求得園內構建與園外大環境的和諧與統一。
第五點,以徽派建筑風格為基調。有的園林坐落在庭院之中,與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渾然一體;有的園林雖然建筑不多,但點睛之處無不彰顯著徽派建筑的風韻。
第六點,以幽靜宜人為目的。它雖然具有游玩、觀賞、修身、養性、聚會等多種功能,但幽靜是第一要義。因為修建園林主要是達官巨賈們退隱后享用的,或者是為退隱而做準備的,只有幽靜方能修身養性,只有幽靜才能使人身心放松,延年益壽。
徽州園林可以按其所處的不同環境和功能不同而劃分為不同種類:一類是顯赫家族自建自用的私家園林。如唐模的檀干園,該園模擬西湖而建,故有“小西湖”之美稱。
也有一類是寓情于景,小中見大的庭院園林。造園于庭院之中,是徽州園林的常見手法,利用宅院有限的面積,依照地形,運用山池、園藝、雕刻、書畫等多種手法,置山林于庭前,引流水于院后,疊山理水,巧妙布局。真正是庭院深深,詩情畫意,幽靜怡人,妙趣無限。庭院園林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西遞的西園。
另有一類是官府享用的衙署園林。這類園林是官家自建自用的。如徽州府衙的環境就是“山水掩映,清幽雅致,綺麗豪華的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