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江村位于河北省井陘縣城西南36公里,是一座連一座保存完好的山區古民居建筑群,有“晉冀合壁,巧采京華”之譽。2011年12月13日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12月20日入選首批中國傳統村落。2016年10月被省委宣傳部命名為“河北省最美古村落”。
該村原名甘桃溝,清代梁姓居多,之后更名大梁家,由于對水的企盼,民國改稱大梁江。如今古風古貌尤存,石碾、石磨、卵石街,石鼓、石墩、石臺階,石墻、石柱、石砌院,石鎖、試石、石敢當,是歷史悠久的石頭民俗文化傳統古村落。
當地歷來重教重學,清代曾出了一名武舉人、七名武秀才、三名監生,四名文林郎。新中國成立后涌現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可謂人才輩出。
最為經典的要數一代又一代建造的民居宅院,依山勢而上,高低錯落,屋脊聳峙,檐牙高拱,集古樸、雄渾、精巧、秀美于其中,仿佛進入了遠古的時空隧道。其中最具代表性、規模最宏大的建筑群為梁氏“武魁大院”,一宅九院如環相扣、曲徑相連,樓廊相協、攻防兼備,構筑精美奇絕、望而生嘆。三街十巷由一條條石砌小路在房屋的夾縫中曲折迂回,綠野蒼樹點綴其中,為這座古樸寧靜的山莊帶來世外仙閣般的清翠亮麗。
村口有一棵老槐樹,史稱唐槐,距今已有1300多年樹齡,樹身粗大,要三、五個成年人牽手才能合圍。樹心雖已鏤空,依然枝繁葉茂,枝葉或粗壯或纖細,迂回盤繞,似游龍戲鳳。
大梁江村入口,有一座閣廟相接的古老建筑。下層是閣,用較為平整的青石砌成,中間用巨石券成拱形,匾額上書“襟山帶河”隸楷相間四個大字;左側一通石碑,記載了閣廟的修建過程。閣門下一條通道,供人們和車輛往來,古道遺痕盡收眼中。踏著腳下的鵝卵石由閣門而入,回首望去,一面影壁散發著古香古意。影壁由鏤空的六棱青磚組合而成,上面雕滿了花紋,中間一幅犭貪獸圖,昂首拱尾,四蹄騰空,有欲飛欲騰之感。
漫步在山村街巷,腳下盡是鵝卵石和不規則的石塊鋪就的甬道,讓人畜千萬次踏磨光的石塊在陽光照射下閃著光澤,踏上去還有按摩穴位之功效。村中排水的暗道構造神奇,令人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