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央在今年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出以來,“田園綜合體”成為繼“特色小鎮”之后,又一市場關注的概念。日前,財政部印發《關于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決定從2017年起在有關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試點。
對于開展田園綜合體試點需要注意的問題,財政部公開解讀稱,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試點先行,各地不要盲目擴大范圍。要適應農村發展階段性需要,遵循農村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不能超越地方現有發展條件和違背農民意愿。
在今年一號文件中,田園綜合體被表述為“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
《通知》提到,按照三年規劃、分年實施的方式,2017年,財政部確定河北、山西、內蒙古、江蘇、浙江等18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每個試點省份安排試點項目1~2個,各省份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試點項目個數。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燦強對第一財經表示,各地開展試點工作的意愿和積極性高,一方面在于可能有財政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跟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地方紛紛尋找新動能,特別是如今鄉村旅游的發展態勢很好是分不開的。
他認為,當前中國經濟處于工業化的中后期階段,勞動、資本、技術等城鄉要素加快流動,而且城市居民對田園生活的渴望,城市周邊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發展迅猛,農村居民也需要城市公共服務,田園綜合體正是探索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模式。另外,農業也進入延長產業鏈、增加價值鏈的發展階段。當然,目前還處于生態文明的發展階段,需要化青山綠水為金山銀山。

其實,早在政府推動這次試點之前,2013年,田園東方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CEO張誠就開始在無錫陽山鎮的一個鄉村“探路”田園綜合體。為了保留田園生態,當時他要求“刀下留房”,最大限度地保留或恢復村落自然形態。
張誠告訴第一財經,這次政府推動地方開始試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此舉可以號召更多的實踐者、投資者參與其中,在實踐中也將會探索出更多的成功案例,更重要的是,在勞動生產率比較低的鄉村,政府給予階段性的補貼,是激勵性的做法。
同時,他表示,這一次試點不應變成扶貧或者搞平衡,而應該真正選擇一批有市場模式、有產品模型、有運營主體的地區或項目,激勵一批可行的田園綜合體模式實踐標桿,幫助一批田園綜合體實踐案例的成功,這將對行業和社會產生極大的激勵效應。他此前曾表示,當初思考田園綜合體模式時,其經營邏輯的構建源于城市綜合體。
在他看來,田園綜合體是方法論,既可以被視為特色小鎮的一種實現方式,又可以被稱之為一種商業模式。“綜合體”理應是跨產業、跨功能的綜合規劃,具體到項目當中就是多功能、多業態的綜合運營。
按照張誠的理解,之所以中央會考慮推出“田園綜合體”這一概念,體現的也是由“跨產業、跨功能”所產生的集聚效應,解決“三農”問題,不能單線思維,不能就農村來談農村、就農業來談農業。
產業中國研習社創始人張五明對第一財經表示,田園綜合體是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為滿足農業產業升級、農村土地價值釋放、城鄉市場對接需要的嘗試和探索。人口轉移后的可利用土地為綜合體提供了空間,人們對高質量的綠色農產品快速增長的需求為綜合體提供了產品的市場空間。周邊游、周末游、親子游的旅游需求的蓬勃增長為綜合體提供新業態的可能。此外,鄉村基礎設施的提升為綜合體的可達性和可體驗性提供了基礎保障。

探索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對于試點地區,《通知》提出了明確的立項條件。
比如,要支持有基礎、有優勢、有特色、有規模、有潛力的鄉鎮(村)、特色片區進行試點。選擇農民合作組織健全、龍頭企業帶動力強和農村特色優勢產業基礎較好、生產組織化程度較高、區位和生態等資源環境條件優越、核心區集中連片、已自籌資金投入較大且有持續投入能力、發展潛力較大的片區,開展鄉村田園綜合體試點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農村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條件之外,《通知》還對投入資金有了明確要求——“嚴控政府債務風險和村級組織債務風險,不新增債務負擔。”這意味著,試點地區要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田園綜合體建設,探索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綜合考慮運用先建后補、貼息、以獎代補、擔保補貼、風險補償金等。
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通知》要求,擬開展試點項目的縣(市、區),要成立以縣級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財政部門及農村綜合改革機構、農業綜合開發機構牽頭落實,發改、國土、環保、水利、農業、林業等有關部門參加的田園綜合體建設領導小組,統籌組織試點項目的申報和實施工作。
張燦強分析稱,由于田園綜合體涉及多個方面,需要縣級人民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進行統籌協調,這樣才有利于試點的更好開展。為了防止出現類似“特色小鎮”一哄而上的情況,《通知》稱,要適應農村發展階段性需要,遵循農村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
根據自身探索的實踐經驗,張誠認為,將資金、人才、技術等優勢要素匯聚在一起,確實需要能夠解決問題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而非地方“一窩蜂”地去搞,最終出現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糟糕狀況。
張燦強則認為,由于是試點階段,既要進行相應的引導和扶持,也要防止大拆大建、急功近利。
張誠對第一財經表示,立足鄉村或小城鎮的事情,做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不論是政府試點還是投資者,都不能太理想主義,要審慎地對待田園綜合體的發展,一定要有商業模式,對政府對金融機構都是如此。而且要花功夫、花時間深耕,絕對不能浮躁。模式中要將諸多生產要素組織在一起發揮集聚作用,并且能夠持續運營執行下去,這考驗的可就是地方的行政管理能力,以及組織者的資源整合能力了。(文章來源:印象特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