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諺語:“先有清真寺,后有卜奎城?!饼R齊哈爾地處我國東北邊疆,怎么會有如此古老的清真寺?歷經三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卜奎清真寺為何依然熠熠生輝?
2006年6月10日,是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這一天是齊齊哈爾卜奎清真寺的大喜日子?!安房逭嫠隆北粐鴦赵汗紴榈诹珖攸c文物保護單位。這是齊齊哈爾市區內的第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齊齊哈爾唯一的國寶,也是齊齊哈爾各族人民的殊榮。
卜奎清真寺,位于齊齊哈爾清代駐防城西南1里許(建華區禮貌胡同1號),創建于清代二十三年,即1684年,距今已有330多年的歷史。卜奎清真寺創立那年正式甲子年,甲子是天干地支之首,是個好兆頭。60年為一甲子,卜奎清真寺已走過了五個半花甲之年。這樣久遠的清真古寺,在我國清真寺當中也應屬佼佼者。
齊齊哈爾為什么會有這么古老的清真寺呢?這得從民族和宗教說起。
伊斯蘭教大約從唐代開始傳入我國,是當今世界上影響最大、最為活躍的宗教之一。在我國的56各民族中,有回、維吾爾、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拉薩、東鄉、保安等10各民族信奉伊斯蘭教。由明代至清代,伊斯蘭與儒家思想結合,已形成獨具特色的伊斯蘭文化,成為中華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
那么伊斯蘭教又是什么時候、如何傳入齊齊哈爾的呢?
清初康熙十五年,即1676年,有四十多湖回族民眾,從山東、河北遷入齊齊哈爾,落戶于卜奎村、在此前后有北京飯館20多人移居齊齊哈爾,從事餐飲業?;刈迕癖娪诳滴醵辏?684年,在卜奎西南一里許建起了清真寺,而且請了教長,開始進行宗教活動。齊齊哈爾的伊斯蘭教傳播和發展由此開始。
當初建立清真寺,只是幾間土坯草房,即現在卜奎清真寺的前身、康熙二十四年,即1685年,由于沙俄入侵,清朝發起了第一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攻克了雅克薩城。清朝的軍隊約有萬余人,由漢、滿、蒙、索倫、鄂倫春、達斡爾、回等多民族組成。其中山東、河北的回族穆斯林應征來到黑龍江參戰。戰爭平息后,濟南的王、夏兩姓回族留居齊齊哈爾,被編入齊齊哈爾水師營。到了乾隆年間,1760年新疆寶發的反抗清廷民族壓迫的起義失敗后,有100多名穆斯林連同家屬200多人被發往呼倫貝爾,途徑齊齊哈爾時,家屬被留下。1763年被發配的穆斯林受赦免,其中大部分留居齊齊哈爾。乾隆三十二年,即1767年,有幾十名甘肅的穆斯林要和家屬移居齊齊哈爾。乾隆五十九年,即1794年,又有從甘肅來的10余名穆斯林到齊齊哈爾定居。其后又有甘肅的教眾和除回民以外的其他民族來到齊齊哈爾,新疆維吾爾族來齊齊哈爾定居,俄國籍的穆斯林來到昂昂溪定居。
齊齊哈爾的伊斯蘭教,在清朝時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清康熙三十九年,即1700年,清真寺改建,已不再是幾間土胚草房。咸豐二年,即1852年,又擴建了清真西寺。光緒年間,18593—1894年西寺和東寺又進行了重大維修,1897年東寺再次維修。到1911年清真寺東寺窯殿寶頂安裝了風剝銅寶葫蘆,清真東、西兩寺合稱“卜奎清真寺”。1924年,又增建了清真女寺,清真寺基本形成了現在的規模,成為齊齊哈爾較大的宗教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