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藝術堪稱世界之母,從建筑布局到園藝小品,處處都體現出雅趣和智慧。對園林藝術生活最鐘愛的莫過于文人騷客。那么,他們都在院子里種什么植物呢?這些植物又有什么講究?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八卦一下。
竹子
這排名第一的,當屬竹子!古人把竹子比作君子,中空外直有氣節。
最早在園林里種竹子的是秦始皇,距今已有兩千多年。
園林中成片種植的竹子,疏密有間的竹影,引人遐思,成就了不少文壇佳話。
文人愛竹,竹子雖然很細,但筆直,寧折不彎,有節,代表著氣節和操守。
當年嵇康和阮籍就喜歡在竹林里喝酒聊天。
清鄭板橋一生畫竹無數,獨愛百節長春之竹。
歷史上愛竹之人,不勝窮舉。而蘇東坡對竹的愛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芭蕉
簾外芭蕉三兩窠。說起芭蕉就會想起芭蕉扇。芭蕉的確葉如巨扇,盛夏里遮天蔽日,濃蔭清涼。芭蕉還可當窗,碧翠似絹,玲瓏入畫,饒有意趣。
“窗前誰種芭蕉樹,階前點滴到天明。”“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木香
傳說玉皇大帝出巡時,喜歡用木香的蔓藤來鋪路。木香是攀援灌木,初夏開花,成簇成團,花香奇異獨特。古代女子身上常佩帶木香花,若遇知心人,則解佩以木香花相贈。
玉蘭
初春的庭院,玉蘭花開,如雪的玉色花瓣,瑩潔清香,蔚為奇觀。
玉蘭是高大的喬木,。玉蘭寓意吉祥如意,雅俗共賞。古典園林里常將它與海棠、迎春、牡丹、桂花一起栽種,構成“玉堂春富貴”的美好寓意。
瓊花
傳說中瓊花是仙鶴銜來的種子長成。開花時流光溢彩,每隔一個時辰就變換一種顏色。
隋煬帝聽說后,執意開鑿運河只為一睹瓊花仙姿。然而瓊花恥于見昏君,選擇了立即凋萎。
瓊花是半常綠的灌木,每年四五月間開花,花大如盤,色白如玉,四周八朵五瓣小花拱簇著中間的珍珠似的的小花。到了草木凋零之際,綠葉紅果,分外迷人。
西府海棠
海棠并非僅指一種植物,花卉古籍《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種,分別為貼梗海棠,垂絲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合稱“海棠四品”。張愛玲曾嘆人生恨事之一是海棠無香。然而西府海棠卻是既香且艷,是海棠中的上品。
西府海棠春季花開,嬌艷動人。淡粉的花朵三五成簇掛在枝頂,開花時如粉嫩云霞一般:“初如胭脂點點然,及開則漸成纈暈明霞,落則有若宿妝淡粉”到了秋日,鮮紅的果實就如同小燈籠一般綴于枝頭,味道酸甜可口,可以鮮食。
紫薇
傳說紫薇花是由天上的紫薇星幻化而來。遠古時期,有兇惡的野獸名“年”,害人畜無數,于是紫微星下凡,將它鎖進深山,一年只準它出山一次。故人們喜稱紫薇大樹是“風水樹”、“吉祥樹”,喜歡植于房前屋后。
紫薇是落葉的小灌木,樹姿優美,樹干潔凈,花色明艷。開花時正當夏秋少花季節,花期長達半年,可謂“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
芍藥
芍藥花開在春季之末,是五月的花神。自古便是愛情之花,年輕男女在離別之時贈與芍藥,表達愛慕之情。《詩經.鄭風》中有云“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故芍藥又被稱作將離。
芍藥豐碩艷麗,嫵媚多姿,形似牡丹,初為人所識的時候,多只有紅色,所以習慣上人們又把芍藥稱之為紅藥。姜夔的“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寫的就是芍藥。到了宋代以后,芍藥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花色也演變有紅、黃、紫、白等色。
桂花
桂花又稱木樨,它的樹冠圓整,四季常青,因其花香馥郁而聞名。
桂花不但花香襲人,花朵可愛,并且諧音“貴”,寓意富貴吉祥。其出境率在蘇州現存的八大古典庭院里高達百分之百。并且許多古典園林里的小景都以桂花為景名,如留園“聞木樨香軒”,網師園“小山叢桂軒”,深受古代土豪的喜愛。
荷花
荷花又名菡萏、芙蕖,除了北方一些極寒的地區,全國各地的池塘、湖泊里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江南園林中有種廳堂形式,名為“荷花廳”,多為面闊三間。南,北兩面開敞,東西兩面封閉或于墻上開窗取景,以便于賞荷。
荷花“出于淤泥而不染”,是清雅高潔的象征。佛教有“花開見佛性”之說,這里的花即指蓮花,也就是蓮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蓮的心境,就出現了佛性。
石榴
江南一些地方會在庭院或門口植樹,向來有“左栽金罌(石榴)右栽柳”的習俗,寓意金童(石榴)玉女(柳)、金玉滿堂。
石榴花火紅艷麗,花姿豐滿;石榴果“萬子同苞、金房玉隔”,意味著“多子”,象征美滿的姻緣。古時,定親的女孩要給自己的心上人繡石榴荷包,作為愛情的信物。
臘梅
臘梅花開于寒月早春,花黃如蠟,清香四溢。一般種植在入口處兩側和亭周、窗前屋后、墻隅,作為盆花樁景和瓶花亦別具特色。傳統上喜歡將臘梅與南天竹配植在一起,冬天時紅果、黃花、綠葉交相輝映。
庭院種植花木是藝術也是技術,如果搭配得當,一年四季都是鳥語花香盈滿庭院。
誰說草木無情?無數花木用自己的美麗華年與綽約身姿裝點了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還為我們奉獻鮮美的果實。每一種花木都有它的脾性和喜好,正像我們每個人一樣,各具風采。
如果草木能言,想那一院子的花花草草和小樹們應該也在談論著人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