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建設已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代名詞,全國各地正在掀起美麗鄉村建設的新熱潮。那么“美麗鄉村”建設有哪些意義和必要性呢,建設美麗鄉村最核心的問題有哪些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美麗鄉村建設的意義
1、是改變農村資源利用模式,推動農村產業發展的需要;
2、是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改善生活環境的需要;
3、是保障農民利益、民生和諧的需要;
4、是保護和傳承文化,改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5、是提高農民素質和新技能,促進自身發展的需要。
“美麗鄉村”建設其實質是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升級階段,它的核心在于解決鄉村發展理念、鄉村經濟發展、鄉村空間布局、鄉村人居環境、鄉村生態環境、鄉村文化傳承以及實施路徑等問題。因此,“美麗鄉村”建設是改變農村資源利用模式,推動農村產業發展的需要;是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改善農民居住、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的需要;是保障農民權益,民主管理,民生和諧的需要;是保護和傳承文化,改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是提高農民素質和新技能促進自身發展的需要。
二、美麗鄉村建設的必要性
建設美麗鄉村不僅僅是農村居民的需要,也是城市居民的需要。農村所有問題,包括生態問題、環境問題、文化問題,影響的絕不僅僅是農村人口的生產生活問題,實際上從各方面影響到城市產業發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比如,水土流失問題,土壤污染問題,沙塵暴問題,水的污染問題等等,都直接通過大氣或者食品等等影響到城市居民。
更進一步講,農村作為空間的界限也是日益模糊。農村距城市的距離是越來越短,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選擇到農村去度假。隨著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我國城鄉聯系也將日益密切,因此,建設美麗鄉村不僅僅是滿足農村居民的需要,也是滿足城市居民的需要,是整個社會的需要。
三、核心問題
當前鄉村發展建設存在十大問題。
1.發展理念
中國很多鄉村發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它們不具備人才、資金、組織模式等良好的發展因子,很多鄉村缺乏與現代城市的信息與文化交流,發展理念傳統、保守、缺乏創新。
2.產業發展
產業結構、資源配置不合理,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產業缺乏延伸、融合,應該重視循環經濟、堅持可持續發展模式,生產力有待提高。
3.鄉村建設
鄉村規模大小不一,布局過度分散,村容村貌差,人畜混居,廚衛條件亟待改善,基礎設施不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及服務能力不足。
4.村民收入
產業結構單一,就業機會偏少,城鄉收入差距較大。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種養殖等第一業,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農閑時間的村民或無所事事或進程務工,為農村和城市帶來一定社會問題,不容忽視。
5.社會事業
由于鄉村自然村屯一般規模較小,布局分散,加上計劃生育政策與城市化進程,空心村情況普遍,很多自然村屯缺乏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就醫、求學通常距離較遠。存在一定的看病難、求學難等情況。
6.人才
由于農村就業機會少,發展空間局限,很多人才選擇了發展前景好的大城市,導致農村人才外流,人才匱乏。
7.技術
農村缺乏資本、缺少人才,自然也缺乏新技術的引入與創新。這已成為農村發展滯后的一個主要因素。
8.資金支持
并非所有鄉村都有良好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和產業等優勢,所以對資本吸引能力不足,再加之自身產業發展的局限性,因此資本匱乏,需要更多資本支持。
9.管理機制
鄉村發展一般處于長期穩定狀態,因此管理機制缺乏創新。
10.空心村現象
由于計劃生育政策,加之城鎮化進程及進程務工等原因,農村青、壯年及兒童大量減少,空心村顯現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