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人家;雞鳴,犬吠,田園……記者近日行走安徽南部村莊看到,緩步觀景的游客與忙于農事的村民時常會在村頭邂逅,宛如畫中景象。
為了讓畫里景象更具人氣、更具動態,近年來,安徽省黃山市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積極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體制,推動文化遺產資源由靜態保護向活態利用升級,實現保護與利用良性循環,讓珍貴的徽州文化留下來、活起來。
宏村,始建于南宋紹興元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作為皖南古村落的代表,宏村于2000年11月和西遞一起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
“我鎮不斷強化宏村古村落的保護與管理,有力確保了世界文化遺產地宏村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近年來無一起文物安全責任事件發生。”安徽省黟縣宏村聯村干部涂昊說,宏村現存古民居113幢、古祠堂2幢、古書院1幢,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期的鄉村原貌及內在的文化信息。
據介紹,宏村鎮針對古村落內古民居保護修繕工作,按照搶救性保護性修繕優先、居民住宅維修優先和環境整治改造提升等原則,加強古民居和非古民居維修保護,有效地保持遺產地徽派建筑風貌。
徽派古村落不止于保護,還著手活化利用提升人氣。黃山市作為古民居數量多、保留情況較好的地區,在保護和利用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探索。例如,一批“民宿村”的形成,不僅活化了當地的徽派村落,還讓村中增添更多煙火氣。
有著“徽州老堂前,黃山新客廳”之稱的西溪南鎮始建于唐朝,有1200余年歷史,現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代建筑,擁有1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屋閣及綠繞亭。
在西溪南鎮西溪南村,小河婉轉著從村中穿過,白墻灰瓦馬頭墻的徽派建筑保存較為完好,部分牌坊立于村中,民宿中的客人穿行村間,尋覓一份恬淡生活感。
2016年,西溪南創意小鎮景區啟動,通過復興西溪南村的保護、傳承、創新三大途徑,依托產城共融、特色小鎮的先進理念,將西溪南村打造成古村旅游+創意產業雙輪驅動的復合旅游村。此外,通過引入民宿品牌、各類新興時尚的創意產業業態,以打造“望山生活”為切入,成功推出了荷田里、清溪涵月等一批精品民宿。
據西溪南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當地政府聯合民宿業主共同舉辦文旅活動達10余次。在合理利用民宿業主資源的基礎上提升上村民宿集群的網絡知名度和影響力。
黃山市黟縣則積極探索“田園風光+文化村落+特色民宿”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以豬欄酒吧、倚南別墅、張公館、御前侍衛等為代表的新型文化體驗場所,初步形成了民宿產業集聚區。
近日發布的《安徽民宿發展報告(綱要)》顯示,近年來,安徽民宿快速發展,“徽州民宿”等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實踐中探索和形成了很多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安徽省大部分民宿集中在皖南地區,其中黃山市擁有民宿數量最多,達216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