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達到2.54億,占總人口比例的18.1%。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雷曉燕稱,到2049年,中國老齡人口預計將接近4億,占我國總人口比重達29%。
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伴隨而來的是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隨著全球化和城市化的不斷發展,“空巢”現象也越來越不可避免,兒女、親戚、朋友往往無法面面俱到,幫助完成所有護理工作。相對于傳統養老模式,現代科技與養老的結合拓展了對未來養老新模式的探索。
近日,工信部表示,將支持適老化智能終端設備的研發、升級和應用推廣。國家將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健康養老領域融合,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創新發展,為產業開辟新的發展空間。
互聯網+養老開啟社區養老智能化新時代
事實上,在智慧康養方面,我國已做出了許多探索,多地社區智能化養老成效頗為顯著。
在北京石景山區八角街道,轄區內的老人們幾乎每天都要和智能化打交道--在養老服務驛站內“刷臉”就餐、享受一鍵呼叫的“私人定制”服務。便捷周到、求有所應,這座“沒有圍墻的社區智能養老院”,讓轄區內的老人們“覺得很幸?!薄?/span>
在杭州,阿里云智能IoT為杭州一萬戶社區獨居老人安裝智慧養老系統。該系統將通過物聯網技術,對老人進行室內生命安全預警,并快速將信息反饋給老人的親屬或社區居委會。杭州還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設,建成一批“智慧養老院”、智能化養老社區。
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正在推動新時代養老服務業“彎道超車”。2019年的中國國際養老服務博覽會展示了更多走在研發前沿的智慧康養產品。譬如“床椅一體化機器人”,既可以當床,又可以當輪椅,同時配備了血壓、脈搏等生理參數監測和報警系統,通過一臺小型機器,可以進行網絡視頻,提醒老人按時吃藥等。
在上海陸家嘴長者綜合照護家園,3臺康復機器人成了老人們的寵兒,它們的名字分別叫“小腕”“小踝”和“小肢”。它們是針對腕關節、踝關節和上肢的康復機器人?!霸谒鼈兊呐惆橄?,康復就像做游戲,老人們都很喜歡玩?!碑斂祻蛶熢O定好康復方案后,老人坐在電腦前,手肘放在肘托中,手指抓住操縱桿,屏幕上就會出現各種水果。老人可通過操縱桿上下左右移動抓水果,來達到康復訓練的目的。
他山之石:日本養老,萬物皆可IoT
號稱“銀發之國”的日本,在養老領域的物聯網(IoT)技術,幾乎涵蓋了老年人生活護理需求的方方面面:
1.健康監測系統
疾病,一向是老年護理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政府老齡化開支的重中之重。東京國家全球健康和醫學中心(NCGM)糖尿病研究中心開發了一套名為“幸運的七神”(Shichifukujin)的應用程序,用來幫助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老年人使用壓監測儀、計步器和身體成分監視器所生成的數據,會被發送到安裝了這一APP的手機上,并在云端進行檢測。醫生能夠持續跟蹤重要病人的數據,并基于數據算法確定是否向用戶提供進一步的幫助。目前,該技術還可用來進行高血壓、高脂血癥等生活方式疾病的管理。
2.智能生活用品
將物聯網與老年人高頻使用的生活用品加入物聯網模塊和數據功能。例如,將智能標簽插入到鞋子和袋子中,幫助跟蹤癡呆癥患者,防止走丟。在醫院床單上安裝傳感標簽,及時提醒管理員何時該處理和清洗。
3.智能居家設備
研究顯示,大多數老人都希望呆在家里,而不是搬到有輔助生活設施的養老院,日本的獨居老人比例尤其高??梢酝ㄟ^智能家居設備進行遠程護理。房間內的感應器還可以檢測到入住者呼吸時胸部及身體活動等情況,通過云端進行個性化的日常活動計劃。也可在床腳處安裝探測器,如果老年人睡覺不慎掉下床,探測器就會自動報警,通知護理中心等。
4.智慧出行系統
日本就有保險公司與科技公司InfoDeliver共同開發了預防失智癥的應用。該軟件可以通過GPS定位,計算出高齡用戶的步行速度,并將其與數據庫內的各年齡層平均步行速度進行比對,協助用戶及早發現失智癥的前兆。
機器人,老年人未來最得力的助手?
隨著市場需求正變得迫切,護理機器人勢必將成為服務機器人全面市場化的急先鋒。現在,日本著名的汽車制造企業本田、豐田,都在花重金進行護理機器人的研發。日本預測,“養老服務”機器人市場在20年內將上升到37億美元。目前市場需求約為一億五千五百萬美元,將會有24倍的潛在增長。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SumitomoRiko公司研發的護理型機器人ROBEAR就致力于幫助那些行動不便的人,輕柔的動作可以將人類抱起或放下,或者是幫助其站立起來。
此外,老人運動方面,有廣播體操機器人,帶領老人活動身體;也有運動機器人,可以通過擺動機械臂,帶動老人活動四肢。
有針對居家養老人群的監視用藥機器人,對不按時吃藥或者重復吃藥的,都會發出警報。
老人吃飯方面,有喂飯機器人。利用這款機器,頸部以下癱瘓的病人、肢體不便的老人也能自行進食。
老人洗澡機:看上去就像個洗衣機,老人躺進去后,洗澡機就自動把老人身體洗凈。它會貼心地幫你涂沐浴露,洗刷刷之后幫你烘干,之后再涂上潤膚露……除此之外,它還能做汗蒸、芳香SPA、聲音SPA等。是不是比子女還貼心?
洗發機器人:老人只需躺在那里,機器人的手指就會以合適的力度對人的頭部進行重復的揉、壓、捏、搓、洗等,整個洗發過程大約需要3到8分鐘。這款“洗發機器人”還與一張可轉換成輪椅的護理床相連接,極大地方便了行動不便的病人接受洗頭服務。
高科技+人情味才是最好的養老
不管你是否做好準備,AI時代的養老已經來了!不少機器人從業人員都確信,人工智能不僅能照顧長輩,也能提高他們的獨立性,減少他們與社會隔離的可能性。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實際生活中,不少智能產品存在著操作程序煩瑣、界面復雜、老年人使用難的問題。譬如,有的產品因耗電過多而使用不便;有的產品頻繁提示更新升級,讓老人誤以為出現問題;還有一些可穿戴設備,站在年輕人的角度設計好,但沒有考慮老年人現實需求,老年人并不喜歡。
想要讓機器代替人類來照顧老年人,并不那么容易。讓老年人感受到科技升級的便利,本身就是技術真正有溫度的地方,也是我們所有人將要依憑的未來。
技術不是萬能的,智能養老既要有技術的精度,更要有人文的溫度。高科技+人情味,才能真正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