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美學,似乎從來沒離開過園林。詩詞里最常見的,是各個詩詞家私家園林里的風景。中國明清兩代的巨富們,有了錢絕對也得先造個園子,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下中國園林。
中國私家園林簡史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士大夫為了逃避現實,退隱江湖。開始在自己的生活居住地周圍經營期具有山水之美的小環境,著就是私家園林的開端。熟悉歷史的人們都知道,魏晉南北朝的士大夫們,那是各個風雅的很,不吃飯可以,不美不雅是真的會死人的。想想這么一群有極高的學問,極好的審美能力,把風雅當命的人,可不得造出世界上最美的別墅嗎?
唐朝是中國園林全面發展的盛期,光洛陽一代,就有私家園林千家之多。詩人白居易在洛陽就有經營的小宅院。(老白自己詩里邊寫的哦,可以不是亂猜的)。白居易的園子占地17畝,其中住宅占三分之一,水面占五分之一,竹林占了九分之一。水池中筑有三島,島上有亭,池中種了白蓮、紅菱和菖蒲,環池小徑穿行于竹林之間。四周建有小樓、亭臺、游廊。看看,住的這么美,還能寫不出美美的詩句嗎?
宋朝都城汴梁除了大量皇家園林外,私園也有數百座。這個時期的傳統造園哲學,已經初步形成,為明清兩代江南園林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大家都知道,明清兩代是中國私家園林的頂峰時期。明清時期,江浙一帶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南京、無錫、蘇州、常州、湖州、杭州、揚州、太倉、常熟等城市,宅園興筑盛極一時。這些園林都是在唐宋寫意山水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強調主觀的意興與心緒表達,重視掇山、疊石、理水等創作技巧;突出山水之美,注重園林的文學趣味。
江南園林興盛的原因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是迅速成為牛人的必備素質。江南園林的興盛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建園林需要山和水,尤其是水。江南河流密布,氣候溫和,四季常青,是絕佳的造園環境。加之,江蘇、浙江一代多產石料,為造園提供了天然的原材料。
啥事都離不開錢,尤其是造園子,向來都是孔方兄堆起來的金山銀海。江浙乃魚米之鄉,手工業發達,貿易往來頻繁,城市繁榮,自然也就有了許多可以造園的有錢銀。話說,當年乾隆爺6下江南,也是被江南的名園迷的七葷八素的。當地的大鹽商怕皇帝吃醋,一個勁的獻殷勤,于是憑借自身的財力,在揚州建了龐大的瘦西湖園林。現在的瘦西湖白塔,和五亭橋,就是模仿北京北海的風景所造。
造園林,是一種很有文化有逼格的活動。沒有人文情懷,再有錢也不行的。江南自古文風盛行,大批的文人墨客云集。尤其許多有文化的達官貴人告老還鄉,都在當地購買田地,建造園林。
私家園林的造園手法
白居易老爺子曾經毫不吝嗇的夸自己家的宅子:“滄浪峽水子陵灘,路遠江深欲去難。何如家池通小院,臥房階下插魚竿。”老白把自己家夸了一大通,就是沒跟我們說他怎么造的園子,才能在自家院子里就有氣象萬千?怎么安置這些建筑,能讓住宿游樂相得益彰?別著急,我們來跟你說。
江南園林在布局上采取靈活多變的手法。首先,不像北方皇家園林那么規整,而是靈活、不規則的不知,按功能,將各類建筑穿插在風景中。其次,多用曲折蜿蜒的小路,或者廊橋,亭子,把這些建筑連接在一起。再者,在建筑、水面、路徑之間,用各類花木扶疏、影壁、漏窗、堆石等元素,點綴其間,使整個園子步移景異,可觀賞到不同的風景。
這點,大家可以去蘇州留園細細觀看。
園林造景,講究師法自然,但要把天然的山水再現于私家園林,就不是按比例縮小尺寸那么簡單。需要經過概括、提煉自然形象的審美精髓,進行再創造。這點就是為什么園林一定要多看,才能悟出其中道理的原因,也是園林百看不厭,讓人著迷的原因。師法自然而變化多端,又融合了詩書畫藝等多種人文情懷與審美元素。這點,獅子林是一定要去好好琢磨的。
私家園林多數沒有宏大的空間,也沒有大體量的建筑,只有曲折有致的空間里,近在眼前的各種建筑和山水植物。要做到經看,經游,除了在布局、模仿山水上下功夫,細節更是非常要緊的。主要是園子中的建筑、山水、植物之間的搭配細節,連接細節,風景的構畫細節。江南園林里,經常可以在一家宅子里發現數十種甚至上百種門窗樣式。揚州的何園就是細節處理的典范。
意境是中國古典藝術所追求的境界,而園林本身也是一種藝術,中國山水園林一開始就與山水畫、山水詩文不可分離,所以,意境也就成為古代園林所追求的一種最高境界。學會看意境,也就學會了古典園林的精髓。
意境可說卻不可授,不過,想要找到看的方式,也不是不能有的。最關鍵的,是學會看園林意境的幾種表現手法。
象征與比擬,是園林意境用的最多的。孔夫子曾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從此后,人們喜愛自然山水,乃至在園林中堆山開池,都要帶著仁者智者的神圣色彩來布置,要用風景來表達自己的人格觀念。比如,種荷花以示清廉;種竹子代表氣節;移個松柏表志向,栽簇菊花耐秋寒。
引用各種名勝古跡。名勝古跡多數都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都帶有各自不同的歷史內容。園林中引用名勝古跡,是個非常引人入勝的好辦法。比如,承德避暑山莊就出現了模仿鎮江金山寺的景點小金山和嘉興南湖煙雨樓的景點。
應用詩詞畫意,這點,注意看看園林中的楹聯匾額就能發現。中國園林的意境與詩詞從來就不曾分家,造園者在造園前必須飽讀詩書才敢提筆規劃。江南園林一步一景,步步都可入畫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