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來古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境內,不僅完整地保持著大量明清時期的川西民居,還有12棵聲名遠播的千年古榕。古色古香的老街,潺潺的小溪,蔥綠的榕樹,青灰的民居,小橋,流水,人家,自然清新中散發著幽幽的歷史韻味和濃濃的民俗風情,這便是西來古鎮。西來古鎮是典型的川西民俗文化古鎮、旅游休閑的圣地。是成都市歷史文化古鎮、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
西來古鎮的名字由來
關于“西來”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從天上看,整個鎮的民宅擺成了一個標標準準的“西”字。
第二種說法是一個傳說,傳說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臨溪河爆發百年不遇的洪水,將上游張魁場關帝廟內供奉的木刻關帝神像沖到了臨溪場西林寺的產田里,西林寺的住持靜慈和尚捐出廟產田,在關帝神像擱淺處新修了關帝廟。一般的廟門都為南北向,唯有西來的關帝廟門卻向西開,有不忘關帝從西而來的意思??滴?4年(公元1696年),蒲江縣縣令李紳文到臨溪場巡視,覺得臨溪場的名字不止一個,容易混淆,因關帝爺從西而來,帶來了這里的繁榮和希望,借用佛教教義中“佛法西來”的典故,即唐玄奘把大藏三乘經從西取來之意,遂改臨溪場為西來場。這就是“先有關帝廟,后有西來場”的來歷。
古鎮的核心景區是老街,這是一條有近百年歷史的老街,簸箕街、煙巷子、水巷子、花龍門子、亭子巷縱橫交錯,構成了1200米的長街和近700米的小巷。這里保存著許多明清建筑,民居是典型的川西特色,古樸典雅。
文峰塔
在老街中心院壩上,矗立著這座清代建造的文峰塔。文風塔高約20米,分3層,外加寶頂,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底建成。塔身成六棱狀,每一層都是飛檐走角。塔身四周是古典戲曲雕塑,并配有用九曲篆文書寫的詩文,此乃世間少有。文風塔上的報功堂,有一官神端坐其間,凡是你做了好事,有了功德,只需去給他報一聲,他就給你記下來了。而后,神靈們便根據你功績大小,決定增減壽緣,或施福降災。塔身下有個大的爐灶,用于燒寫過的字,故名惜字宮。
戲臺
在老街上,還有兩座木結構大戲臺,據說是錢姓和劉姓兩家人建的,時常二臺對唱,各唱各調,各吹各號。街中建有高高的燈桿,燈桿上吊有數十盞以油燈為照明的各式各樣紅燈籠,戲臺至今還在使用。
成都戰役紀念館
成都戰役紀念館位于蒲江縣西來古鎮銅鼓村,已被省政府和省國防教育委員會正式命名為“四川省國防教育基地”。成都戰役紀念館里集中展示的文物、圖片、書籍等以不同的載體,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生動形象、客觀真實地記錄和再現了英勇的人民解放軍征戰西南、決戰川西、解放成都的戰斗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