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寺位于大連高新區龍王塘街道大石洞村,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平方米。寺院北靠橫山主峰,三峰同線相連,中峰略突,兩峰平齊,極似古代金元寶狀,更似大肚彌勒佛像,可謂山體神形,天賜佛緣,在“遼南八大寺”中曾享有“遼南第一寺”之美譽,2004年被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
橫山寺建筑以三門殿、天王殿、觀音寶殿等中路殿堂為中軸線,左右東西兩路殿堂完美對稱,前后三進,坐北向南,鐘鼓二樓為眼目交相輝映,沿襲了漢傳寺院標準格局規劃。
沿寺前石階徐步而上,三門殿映入眼簾,左右六牙白象莊嚴肅立,以表菩薩六度、法門龍象。中懸金地匾額,橫山寺三字乃佛門耆宿傳印長老親筆所書。三門殿供奉羅延、密跡金剛,護國護法。自無相門而入過三門殿,天王殿赫然在目,彌勒菩薩慈顏歡笑,四大天王分列兩廂,各執法器以征法義。韋陀尊天,面北而望,上書匾額,三洲感應。
東側建有二層鐘樓,一層為地藏殿,供奉大愿地藏王菩薩。與之對應的西側為鼓樓,同為二層殿閣,一層供奉伽藍菩薩關羽。地藏菩薩代表孝道,關圣伽藍代表忠義,相對并立,闡揚忠孝之道。
沿階而上,東廂延生堂供奉藥師如來,專為信士祈愿消災延壽、祿位高增所立;西廂往生堂供奉彌陀如來,專為超度亡者,早登極樂所立。延生堂、往生堂之上,文殊殿與普賢殿左右對設,供奉文殊、普賢二位菩薩,代表佛法修行中理論與實踐的“行解二門”。
中線二進院落,正殿即為橫山寺主殿——觀音寶殿,大殿臺閣軒昂,金碧流彩,桷楹相望,氣勢恢宏。內中供奉毗盧觀音像,全身用香樟木所塑成,通體妝金,頭戴五佛毗盧冠,雙目低垂,慈悲相好,手結禪定印,結跏趺坐于寶蓮臺上。表現出菩薩禪定與內觀的甚深含義,恰如無聲的說法、無盡的慈悲。
觀音殿東西兩側,即是客堂與庫房,是十方叢林不可缺少的四大堂口之列。東側僧寮,為常住僧人寢居之所;西側客寮,為方便信士留宿所用。
觀音寶殿后面,即為法堂。橫山寺法堂依山而建,地勢較高,門前有左右兩通石階溝通上下。法堂建筑為二層樓閣,一層為講經說法之處,供奉釋迦、藥師、彌陀三如來;二層為藏經閣,藏有三藏十二部大藏經卷。
古建中國和杭州梵華園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參與大連橫山寺的修繕、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