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定義寧波的春天?是那一望無際的花海?是那連綿起伏的茶園?是那朦朧詩意的山水?有這樣一個或陌生或熟悉的群體,集聚了所有的山水、建筑、人氣,喚醒了遙想懷古的舊夢,點綴了甬城的絕美春景,她便是散落在寧波角角落落的那些古村。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唯美的古村吧!
李家坑村
一邊是潺潺的溪水,一邊是靜如處子的山村。四明山懷抱里的李家坑有著一動一靜的性子。這是一座千年的江南古村落,青石墻基、青石小路,臺門各異,古樹依屋;曲溪環繞,炊煙裊裊……是一副日落而息的江南舊景。
地址:海曙區章水鎮
童夏家村
童夏家村素來享有“寧波香格里拉”的美譽,是塘溪鎮最邊緣也是最高的一個小山村,梅溪穿村而過,溪上古橋映影,溪邊古樹繁盛,居民沿溪而筑,干凈質樸。“小橋、流水、人家”,就這樣簡簡單單,如此和諧,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令人神往。
地址:鄞州區塘溪鎮
天童村
天童村定位為保護歷史遺存,延續傳統生活,展現禪文化、商貿文化的聚居古村典范。一頭系著天童寺,一頭連著小白嶺,天童老街不長,卻承載著太多舊時的繁華歲月。盛大熱鬧的天童镴會,古樸野拙的石墻,堅守傳統的老手藝人,為我們保留了一個淳樸安逸的空間。
地址:鄞州區東吳鎮天童村
半浦村
自慈城往南,見到青磚灰瓦白墻古色古香的宅第民居連成一片,這便是以“渡口古村”文明的半浦村所在地。從小路探訪半浦,一路上很安靜,一些村民在農田專心耕作,偶爾轉過來打量陌生的臉孔。青藤、筒瓦、馬頭墻、雕花小窗、石板路……依舊與半浦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江北區慈城鎮
韓嶺村
舊時韓嶺有柴場、竹木場和賣鹽場,正是這“三場”和老街,使這個古村成為名噪一時的“韓嶺市”。時至今日再至,老街老鋪的紅墻極蘊年華剝落的滄桑感。水街已于去年十月開街,用藝術裝點韓嶺,續寫湖山傳奇。當然,那些三盛六房、金氏宗祠、裴君廟、花桐殿、崇德堂、大夫第、韓嶺煙廠…也會繼續將那些值得尊重的曾經與你娓娓道來。
地址:東錢湖旅游度假區東錢湖南岸
馬頭村
走進馬頭村入江南水墨畫般的舊民居中,這里的牌樓、石亭、池潭、古井似乎都有無盡的故事等著被聆聽。
馬頭村的明清舊居基本處于原生狀態,積淀著斑駁厚重的人文歷史。馬頭村里沉淀的歷史和美需要用行走的方式慢慢品味。
地址:奉化區裘村鎮
巖頭古村
巖頭古村位于奉化區西南山區,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這里始成毛姓子民繁衍生息的聚居地,自此開始了她生命的起舞。
環村皆山,翠竹掩映,剡溪上游的南翼支流——巖溪,南北狹長、穿村而過,潺潺清水從溪床中大片裸露的花崗巖上流淌,時而是如歌的行板,時而似激越的重奏,妙不可言。
地址:奉化區溪口鎮
鄭氏十七房村
鄭氏十七房的古樸絕非做舊可以模仿,時間在磚瓦赤壁中留下的記憶,是裂紋,是苔衣。
一層高過一層的馬頭墻,連廊相連,即便是雨天,也能在其間自如的穿梭;巷弄相隔,分明的功能劃分,互不打擾,隨處皆有清幽。
地址:鎮海區澥浦鎮
何婆嶺村
何婆嶺村山連山,山疊山,被竹林與茶園所環繞。來到何婆嶺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悠然、靜謐、秀美的園林式村莊。
溪坑或蜿蜒曲折繞村靜淌,或高低錯落穿村而過,沿溪一側以毫不起眼的溪坑石鋪成的沿溪步道古樸無華。復古韻味與青山比誰互相映襯,把芬芳田野、鄉村農居的閑情野趣凸顯的淋漓盡致。
地址:象山縣泗洲頭鎮
儒雅洋村
儒雅洋,很文縐縐的一個村名,本名是很接地氣的樹下洋,村民祈愿“耕讀傳家,儒生雅士輩出”,故有今名,其中也包含了鄉人們的美好愿望。
千年古驛發展成村,至今尚留有驛站古道及歐陽橋等。村東南“緣溪”蜿蜒流經,周圍原生態環境保護良好,資源可利用率高。
地址:象山縣西周鎮
許家山村
寧海茶院鄉西南山區,距縣城16.6公里,平均海拔200米的地方,是遠近聞名的石頭村——許家山。周圍都是山地,植被完好,草木茂盛,古楓參天,翠竹亭亭,石景幽幽,炊煙裊裊,悠然清靜。
這里的石板或是棱角突兀、狹窄悠長,或是斑駁參差、青黃相間,行走在石巷中,地面上那被磨平磨圓的石子、斑駁的蒼苔,仿佛在訴說著村落的悠遠滄桑。
而石縫間盛開的小野花、石墻上隨意垂掛下來的藤蔓,又似乎給這古老的村莊帶來些許詩意,超然里浸透了些許滄桑。
地址:寧海縣茶院鄉
方家河頭古村
日常氣象里的方家河頭村依靠著群山,舊日風景依稀。路邊多是蒼古的老宅和參天大樹,還有意外踴躍的活水。
村口有藕池,村外有生二泉,溪水貫穿全村,這里可謂處處見水,被水滋養。
地址:慈溪市龍山鎮
中村村
中村之美,剛剛好就是那點背山繞水的清秀。迎面是層層疊疊的蒼翠青山,仿佛觸手可及,村中央蜿蜒穿過一條清澈見底的曉鹿溪,將整個村落一分為二,形成隔岸相望之勢。
溪上乃至整個中村最美的風景,非白云橋莫屬。遠遠望去,高聳的石橋如長虹般橫跨在曉鹿溪兩岸,兩邊山巒挺立,充滿了豪壯的氣勢。
地址:余姚市鹿亭鄉
柿林村
柿林村位于著名的丹山赤水風景名勝區內,村子周圍都是山,抬眼便豁然開朗,滿坡翠竹林木,流泉叮咚,鳥語花香。
柿林村不但山水秀麗,而且有原貌保存完好的山居,原始古樸,小巷深深,雞犬相聞。
地址:余姚市大嵐鎮
金冠村
金冠村地處姚地之南,村落依山而建,沿冠珮溪而居,由金岙、里冠珮和外冠珮3個自然村并成。
現存建筑仍保持著清代卵石路、石砌墻、木結構建筑原貌,是一個典型的古村落。它還是一個“紅色山村”,黃明烈士故居等紅色遺跡保留完好。
地址:余姚市四明山區
細數寧波絕美古村,還真不少,夠我們慢慢欣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