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在中國古人看來,即使再平淡的生活,也有許多詩情畫意的時刻;即使只是棲息于一處,也能感知到每一天的美好。
中國古人眼中的“詩與遠方”不在別處,就在小小的園林。園林的每一處門、窗、洞、樹,都成為他們生活中的“畫框”,隨意一框,便能框住滿園詩意。
在古典園林中,有許多構景方法,而框景就是園林構景的絕妙手法之一。
框景就如同攝影師用鏡頭截取風景一般,利用空窗、洞門、廊柱圍攏等封合的圍框,框住某一處風景,四周出現明確界線,讓園林的每一處都成為一幅畫、一首詩。
杜甫《絕句》一詩中有:“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窗前正對著西山千秋雪,門前停泊著東吳萬里船。這首清新雋永的小詩就完美地再現了“框景”創造出來的意境。
將所有的美好都置于園林一處,或截取靜景,或展現動景,讓人仿佛身處美麗的畫卷之中,產生一種深遠不可窮盡的感覺。
框景可分為“框”和“景”兩部分,而“框”的最美妙之處在于不同的外框形狀可以框出不同風景而且會隨著人的視角的改變而變換。
框圓,則是圓形的畫面;框方,則是方形的畫面,或者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外框形狀,如海棠、寶瓶、月窗、長八方、葫蘆等。
■空窗框景
框景莫妙于空窗,通過一扇窗戶,截取一段風景,將園林得以無限的擴展,讓想象可以自由的延伸。
圓形、菱形、扇形、梅形等眾多窗的形式,將無限的風光以最佳的形狀勾勒出來,通過不同造型的剪裁和強調,構成意境綿延的精美畫卷。
■門洞框景
古代園林的門形式紛繁眾多,而月洞門是最常見的框景方式。未進其門,先窺其景,吸引了外人對院內美景的向往之情。
揚州瘦西湖的釣魚臺被譽為中國造園框景藝術的典范,它的一面是五亭橋,另一面是白塔。
五亭橋色彩華麗,白塔色澤淡雅,相互對比,相得益彰,構成了一幅極美的畫面。
■梁柱框景
梁柱也是框景的主要構架之一,梁柱將空間進行多層次的框架分割,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梁柱之間造就了變化多樣的梁柱框景,體現出中國古建筑的虛實之美。
■掛落框景
掛落是中國傳統建筑中額枋下的一種構件,常用鏤空的木格或雕花板做成,用作裝飾或同時劃分室內空間。
自建筑中向外觀望,則在屋檐、地面和廊柱組成的景物圖框中,掛落有如裝飾花邊,使圖畫空闊的上部產生了變化,出現了層次,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
■樹木框景
花草樹木抱合而成的景框,將庭院里的風景框于其中,透過若隱若現的花草樹木,目之所及,皆是一種美。
集自然、建筑、詩畫一體的框景,讓中國古人可以詩意的棲居一方,就算足不出戶也能感知四季變幻,看見隨著時光緩緩而過的風景,讓一切有跡可循,有時可依。
如今這種中國園林傳統的造景方法,已從深深庭院里轉移到了現代生活,它的構成和運用形式有了新的變化,但依然體現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框景與典雅、沉穩的風格家居相配,集聚中式神韻,古典氣質油然而生,能讓框內的景色如畫一般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