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堂水鎮曾經歷史輝煌
響堂水鎮位于冀南大地峰峰礦區最北部和村鎮腹地東和村,西依巍巍太行,東傍雄峻響堂。水鎮東北三里是滏陽河發源地,汩汩清泉噴涌萬年,向西南流入和村,滋潤一方沃土,養育一方百姓。水鎮北八里是磁山文化遺址,這里是東方文明發祥地,是世界上糧食粟、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發現地。水鎮南二十里是中國磁州窯的故鄉彭城古鎮,磁州窯火千年不熄,用白地黑花演繹了中國陶瓷的神話和傳奇。可以說,這里是古老的磁山文化、磁州窯文化和響堂文化、滏陽河文化滋潤交融的一片圣土!
隨后悄然沒落
改革開放后,和村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本世紀初成為全國重點小城鎮。但由于當時沒有注重統籌協調發展,東和村的環境也遭受到嚴重破壞,尤其是流經村中的滏陽河,成為居民傾倒垃圾、工礦企業排放污水的河道,曾經的溪流潺潺、水清魚肥的美好景象成為許多東和村人的回憶和鄉愁。
如今輝煌再現
今天的響堂水鎮,是2017年度全國十大美麗鄉村之一,是周邊省市人們出游的首選之地,是冀南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自2017年9月21日正式開街以來,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以開放、包容、熱情的姿態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沉寂許久的響堂水鎮終于再次迎來輝煌!如今,這里小橋流水,青瓦白墻,小吃云集,人聲鼎沸,既融入了江南小鎮的特色,又結合了當地的北方特色文化。無論你來自哪里,在這里,你總能找到那份熟悉的感覺,這就是響堂水鎮的魅力。
水鎮街區以“水街、古街、美食街”三元素文化為靈魂,重點規劃四個區域,包括民俗游覽區、餐飲休閑區、文化藝術區、商賈作坊區等四大功能分區。
滏陽河濕地公園
以九和塔為中心,在傳統公園基礎上,通過濕地恢復,綠化植被、建壩蓄水等措施,切實將滏陽河濕地貫穿于水鎮景區中。
商賈作坊街
以古玉皇閣為中心將水鎮河道兩側居民房屋改造成仿古民俗商業坊,精心還原清明時期和村古鎮商賈作坊。風情小吃街--匯聚了來自峰峰本地、陜西、云南、四川、河南等全國各地風味小吃。
和村民俗街
以體現和村歷史與豐富的民俗文化為主基調。向游人展現老門頭、村史館、民俗商業小街、染坊等傳統民俗節點。將傳統老宅進行原貌修復,形成建筑風貌獨特的民俗游覽區。
九和塔
九和塔自下而上依次為:見和,戒和,身和,口和,意和,利和,人和,地和,天和。登臨到塔的最高層代表天和,天和是人生和社會國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諧社會也是天和之意。九和塔的內部墻壁上,根據這九和的寓意畫有精美的壁畫。
玉皇閣
玉皇閣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1573年-1620年),它是響堂水鎮標志性的建筑,也是古太行八陘之一滏口陘古道之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建筑。他與南響堂無梁閣為姊妹建筑,都建成于明萬歷年間。2002年,東和村村民自發組織籌措資金,自愿充當義工,在原址上經過翻閱有關資料,加之老年人的追憶重新修復了玉皇閣。新修的玉皇閣基本保持了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