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裝修分室內與室外。室內裝修通過對室內空間的分隔布置,體現建筑的主次地位。使建筑的空間、方向符合建筑功能和倫理功能。家具及陳設進一步體現人倫秩序。
室外裝修通過對長窗、半墻半窗、橫風窗、和合窗、磚框花窗及掛落、欄桿等雕飾布置,寄寓園主的觀念和情趣。
窗
明代計成的著作《園治》記敘窗時說道:多在方眼內作成領花形,后人簡化為柳條式,俗稱“不了窗”。
用這種式樣,是出于雅致的考慮。因此,柳條式窗格是最普通采用的一種。
柳條式窗格有許多變式,主要出于裝飾目的,其窗格紋樣并沒有什么文化涵義。
今天蘇州古典園林中還能見到柳條式原形的有滄浪亭妙香室、網師園萬卷堂、藝圃馎饦齋、思嗜軒和延光閣等處。
除此,《園冶》在“裝折”一章中還提到的窗格圖案有冰裂式、梅花式、六方式和圓鏡式。
冰裂式紋樣具有文化涵義,它既可象征文人冰清玉潔式的自傲自重,又可象征對春天的向往。因圖案富有裝飾性,采用較多。
梅花式紋樣的涵義很明白,文人借梅花傲雪怒放的自然性,比喻內心堅守的信念,激勵自己與艱苦的條件抗爭,不屈不撓地向既定的人生目標前進。
海棠花式紋樣也常作園林裝修紋樣,見于鋪地和隔窗。
海棠花花色艷麗,姿態嬌媚,有詩云:“雪綻霞鋪錦水頭,占春顏色最風流。”海棠花被譽為“花中神仙”,又有“國艷”美稱。
歷代文人爭相寵愛,以為風雅。文震亨《長物志》:“昌州海棠有香,今不可得;其次西府為上;貼梗次之;垂絲又次之。余以垂絲嬌媚,真如妃子醉態,較二種尤勝。木瓜似海棠,故亦稱‘木瓜海棠’。但木瓜花在葉先,海棠花在葉后,為差憋耳!別有一種曰‘秋海棠,性喜陰濕,’宜種背陰階砌,秋花中此為最艷,亦宜多植。”
明末文人王丹麓在《堅瓠集》中也有一段記載海棠花的文字:“明末王丹麓,于墻東草堂栽植秋海棠一二本,數年逐蔓衍階砌,相傳熹宗天啟五年(1625年),忽發奇葩,千朵起樓,錦開四面,經月不落。其旁又有三四朵形如蝴蝶。家人為之護其本根,環播花籽。”
到明年,則籽出無異,原本亦如常花。
越日再觀,或若山茶初放,或若牡丹半謝。其蓓蕾則似垂絲,含蒂似石榴,碎剪似秋紗;花朵則或大或小,花蕊則或連或散,花色則紅白深淺相間相宜。種種奇幻,莫可名狀。
拙政園專辟一庭院名“海棠春塢”,庭院內植垂絲海棠、西府海棠,屆海棠盡展文人風流才華。
可見,海棠花象征高貴和風雅。
卍字紋,音“萬”,源自梵文,象征太陽和火,武則天引用為文字。
《華嚴經六十五八法界》:“胸標卍字,七處平滿。”佛胸前垂掛,是佛教的標志。佛教認為該符號具有護符和符咒的功能,民間采用,借以保佑。
萬字符號和如意畫在一起,稱“萬事如意”。
萬字紋廣泛見于建筑裝修。
明代以后建筑裝修有很大的發展,主要從簡潔向繁瑣精巧演變,大多隔窗也花樣翻新,反映園主情趣,與周圍環境相配合,可謂美輪美奐,使園林透露出的東方文化魅力達到巔峰。
落地長窗下半部稱裙板,雕刻內容豐富,有人物故事、神話傳說和寓意吉祥的各種民間圖案。
表現人物故事的有三顧茅廬、白蛇傳、二十四孝等;表現神話傳說的有八仙、暗八仙、八吉祥等;寓意吉祥的有福壽題材、升官發財、喜慶平安、子孫興旺等。
蘇州古典園林不同于一般民居,過于俚俗的內容加以摒棄,多采用與文人趣味相近的內容,因而山水花卉、漁樵耕讀、琴棋書畫圖案較多,升官發財之類內容較少。由于建筑變動較大,裙板圖案也很難保證原物,有時內容與園林風格不相協調。
值得一提的是,年代較近的園林開始滲入西洋建筑審美情趣。
如獅子林、拙政園西部補園部分,明顯帶有晚清海派風格,窗多采用幾何形彩色玻璃裝修,雖難與古典園林風格協調,但明快的色調也體現出令人心理舒展的優點,與古典園林內斂甚至壓抑的建園基調形成對照,凸現出的東西方文化差異,引發人去省察其深厚的歷史背景。
欄桿
欄桿設在走廊兩柱之間,或設在地坪窗、和合窗之下代替半墻。
《長物志》寫道:“石欄最古,第近于琳宮、梵宇,及人家冢墓。傍池或可用。亭、榭、廊、廡,可用朱欄及鵝頸承坐;堂中須以巨木雕如石欄。而空其中。頂用柿頂、朱飾。中用荷葉寶瓶,綠飾;卍字者宜閨閣中,不甚古雅;取畫圖中有可用者,以意成之可也。三橫木最便,第太樸,不可多用。更須每楹一扇,不可中豎一木,分為二三,若齋中則竟不必用矣。”
《園冶》寫道:“欄桿花樣可以信手畫成,以簡便為雅。
古人所用的回文式和萬字式,一概摒棄,只留若干作為涼床和佛座裝飾之用,園林內房屋的欄桿,則一律不可用。
我于數年之間,留有百種式樣,有的細致而較精美,有的簡單而有風韻……采用時盡可加以發揮潤色。”
盡管計成和文震亨都不主張用卍字作欄桿,但園林中還是較多地采用,因為卍字具有延綿不斷、永無盡頭之意,在欄桿上又能很好地體現。
鵝頸椅
鵝頸椅因靠背彎曲似鵝頸而得名,俗名吳王靠或美人靠。
常位于建筑回廊,便于休憩觀景。
掛落
掛落為廊檐的裝飾,式樣僅藤莖和卍川兩種,實際運用中以卍川式為主。
掛落用木條制成,懸掛于廊柱間的枋之下,細條雖簡潔,卻有很好的裝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