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穩步提升,同時,老齡問題的日趨嚴重,養老也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以養生、療養等為主題的養老旅居需求不斷增加,但是優質養老產品卻呈現供給不足的現狀。田園綜合體是國家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融合鄉村農業和休閑度假為一體的一種新模式,田園綜合體宜業、宜居和宜家的定位,也隨之成為城市居民旅居養老的一種新選擇。
一、田園綜合體下的養老新模式
?。ㄒ唬┪覈B老產業現狀
傳統養老產業一如其他傳統產業逐步陷入了僵化的局面,在“新經濟”常態下,已經不能適應大市場的發展了。
城市老年群體希望在鄉村旅居養老中體驗到農耕文化元素,而現有的農家樂、民宿客棧、生態農莊等休閑度假產品結構單一、功能雷同,缺乏針對中老年群體的體驗設計,無法滿足城市中高端收入群體的養老消費需求。
順應城市居民養老消費結構升級的現狀,鄉村旅游需要積極轉變思路,進行鄉村旅游產品供給側改革,圍繞消費者需求調整現有鄉村旅游產品結構,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旅游和養老有效供給體系,從根本上解決養老產品結構性矛盾。
田園綜合體養老模式的出現,不僅有利于養老產業的正向發展,而且體現了新常態的發展要求。
?。ǘ?、國內外鄉村旅居養老
旅居養老就是將旅游資源和養老服務結合起來的一種旅居形式。與傳統的社區居家養老和社會機構養老不同,旅居養老類似分時度假,主要依托鄉村旅游資源,在鄉村較長時間旅居過程中實現養老的目的。
20世紀70年代,歐美國家在經過工業化的浪潮后,開始將生活和養老區域向鄉村遷移。早期一些學者研究了城市居民在鄉村進行旅居養老的行為特點,發現鄉村旅居養老需求者年齡低,身體條件和經濟支付能力強,他們在目的地停留時間較長,會綜合考慮鄉村旅游目的地氣候、環境舒適度、旅游經歷和旅游地形象等因素。
(三)田園式旅居養老
田園式旅居養老指的是以農家樂、鄉村綠色田園景觀、農事娛樂體驗、特色鄉村風情為依托,以滿足老年人休閑度假為目標的旅居養老產業模式。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力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地區經濟得到很大程度的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田園式旅居養老模式提供了發展契機。尤其是農家樂產業,逐漸成為農村地區脫貧致富的一條新途徑。
田園旅居養老不僅可以觀光、采摘,體驗農樂,讓老年人體驗農村生產方式。還可以了解農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并通過產業鏈的發展,不斷開發漁村、牧村、林園、酒莊等特色田園旅居養老產業項目。田園式旅居樣養老模式的優點在于親近鄉村,回歸自然,缺點在于服務水平和配套措施都有待提高。
二、鄉村旅游與田園綜合體高端養老的矛盾
(一) 資源供給與城市養老需求的矛盾
鄉村旅游經營者多為當地居民,服務接待人員也以家庭成員為主,這往往缺乏基本的服務技能和先進的管理經驗,與規范化、標準化的旅游接待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同時,鄉村民宿受投入資金限制,大多配套設施標準較低,達不到商業住宿中消防、衛生和治安標準;住宿登記不與公安部門聯網。這些情況對于那些停留時間較長的旅居養老客人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現有鄉村旅游投資建設多處于自發狀態,缺乏歷史文化元素的設計和植入;相互模仿和抄襲的現象嚴重,停留在“吃農家飯、摘農家果、做農家事、住農家屋”的“農家四套路”上。這種簡單的經營方式不適合那些見多識廣的城市旅居養老消費者,從而很難形成鄉村旅居養老品牌。
現有的鄉村旅游大多嚴重依賴旅游景區或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客源供給,沒有自己獨立的細分市場。在營銷渠道上主要依靠旅行社團隊營銷平臺,這就會造成旺季一房難求、淡季大片閑置的問題。而旅游養老群體一般不會借助旅行社來選擇旅居目的地,大多會借鑒自己已有的認知或親友們的推薦。
(二) 鄉村旅游與旅居養老的需求錯位
當前鄉村旅游定位為觀光休閑旅游,在其經營過程中,希望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客源、拉動人氣,創造一種熱鬧的氣氛,以獲得更好的經營效益。養生養老則希望鬧中取靜、動靜分離。養生養老與鄉村旅游的功能定位既有重合,又有不同,兩者都希望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旅客流量來提升人氣。
旅居養老群體既希望大部分時間能安靜地享受自己的田園時光,又能在節假日看到自己的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然而,目前鄉村旅游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還是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休閑娛樂方面,缺乏親子主題和養老功能板塊的統籌設計。
在空間布局上很少做到區域隔離、動靜分離。在房屋的建筑風格上很少考慮不同職業背景和情趣的養老客戶對裝飾風格與文化元素的不同喜好,缺乏對養老人群在房屋租金方面不同承受能力的調查,導致旅游功能定位錯位和偏離。
(三) 醫療需求與醫療服務的不匹配
基于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養老群體大都希望養老場所有比較好的醫療配套,或者就醫比較方便。但是,當前城市與農村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鄉村醫院醫療水平和設備都還有待于提升。而鄉村旅游資源一般偏離城市,難以保證較高的醫療服務能力。同時,當前異地醫療保險聯合結算還有待于深化,一些鄉鎮醫院仍沒有納入異地就醫結算體系,這給異地養老帶來許多障礙。
(四) 田園綜合體規劃用地的矛盾
與農家樂養老不同的是,田園綜合體是對鄉村土地的綜合開發利用,要滿足旅居功能,必然涉及土地問題。按照住建部土地利用政策,鄉村旅游用地一概不能改變當前土地性質,基本上不能硬化處理,旅游用地最高年限為40年。
田園綜合體作為一種旅游業態,需要大面積的土地資源,才能實現其旅游功能和展現其旅游主題。盡管,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最高使用年限為50年,但是作為醫養養老用地其上限為5公頃,這種規模又很難滿足旅游功能。這些情況都提高了在鄉村田園綜合體中開展養生養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