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春天的腳步已經近了,三四月份是踏春的好時節,出門便可見到新芽綠意,暖陽和煦的春日下沉寂的千年古鎮仿佛也散發出新的活力,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適合踏春的地方——錦溪古鎮。
錦溪鎮,是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鎮,位于江蘇省昆山市,東臨淀山湖,西依澄湖,與上海、蘇州相鄰,北與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和昆山市張浦鎮相毗鄰,屬于江蘇省的“南大門”,素有“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的美譽。
“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是錦溪的寫照,古鎮傳統建筑以明、清、民國初為主,建筑特色古樸,具典型的江南建筑風格,以民居民宅、四合院為主,另外還有水墻門、吊腳樓、落水廊棚、橋樓廊坊等獨特的河街集市建筑。
錦溪很安靜,幾乎沒有游人。每個有陽光的日子里,陽光透過樹葉,灑下的點點光斑會落在緩緩流動的河面上。民居門前大家晾曬著自家的被子衣物,掛曬著自制的咸魚臘肉,處處都是尋常人家的生活韻味。
游客們來錦溪,多是要看一眼中國山水畫般的古蓮橋以及那神秘的陳妃水冢,而沿著水巷走到老街盡頭,便能看到一汪泊滿搖櫓船的池塘前坐落著始建于南宋的蓮池禪院和文昌閣,寺內香火甚旺。
知名景點
古蓮橋
古蓮橋是錦溪古鎮的標志性建筑,整座橋獨立在五保湖中央,朱紅色古典飛檐造型的亭子連結起長長的廊橋,橋亭在水中的倒影非常漂亮,許多攝影愛好者都喜歡來這里拍古蓮橋。古蓮橋左側有著名的陳妃水墓,右邊是孝宗為懷念陳妃在此設立的蓮池禪院,從蓮池禪院里可徑直走進廊橋內。
蓮池禪院
蓮池禪院,又名蓮花池、古蓮寺,位于五保湖畔菱塘灣口。它是南宋孝宗為了愛妃陳氏而建,有八九百年的歷史了。陳妃病歿后,孝宗為懷念她,下旨在此設僧建寺,為陳妃誦經超度。后又命眾僧在寺院東側挖池種荷,始稱蓮花寺。經40余年的陸續修建,寺內殿堂廊廡、寶閣岑樓和琴堂畫舫一應俱全,遂成江南負有盛名的佛門勝地之一。
在八百載的滄桑歲月中,蓮池禪院曾屢廢屢修。1996年后,經不斷修繕,重現光彩,與陳妃水冢、文昌閣和十眼長橋構成完整的古蓮景區。
蓮池禪院雖算古跡了,但現在并不發揮寺廟的功能,不設燒香拜佛等活動,僅僅作為古跡供人參觀。因而,院落內是相對清凈的,縱然古鎮外游人如織,憑票參觀的禪院內還是一片寂寥。目前大殿里仍然保留有一些佛像,只是燈光灰暗,顯得有些落寞。院外倒是挺開闊的,綠樹成蔭,樹上還掛著祈福的紅繩。
陳妃水冢
“誰見金鳧水底墳,空懷香玉閉佳人。君王情愛隨流水,贏得寒溪尚姓陳。”這是文徵明的《陳妃水冢》詩。詩中所指的“君王”指宋孝宗(一說宋高宗),“佳人”指其妃子陳妃。“陳”指古鎮錦溪(原名“陳墓”)。文徵明的詩,不但表達了自己憑吊古人之內心感受,還巧妙地點明了古鎮得名的緣由。站在錦溪“蓮池禪院”內,一眼就可見到五保湖中有一個立于水中的“獨圩墩”,那就是“陳妃水冢”。
陳妃水冢靜臥在鎮南五保湖中,四周長滿蘆草。令人驚奇的是不管水位多高,陳妃水冢總是露在湖面上,搖曳著綠色的蹤影,是錦溪古鎮八大景之一。
錦溪古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邊走邊逛便可遇到好些臨水而筑,建于宋、明朝代的古橋,無論是太平橋、槃亭橋、天水橋、還是普慶橋、里和橋……,雖然滄桑斑駁,但古韻猶在。
除古建古橋外,錦溪的各大博物館也值得一逛,古鎮的民間藏館非常多,古磚瓦博物館、紫砂館、壺具館,中華奇石珍品館、古董博物館、中原文化收藏館、文革藏品陳列館、中華奇石珍品館……,館內一件件老物件就安靜地陳列在那里,細細觀賞就能品味出歷史斑駁的痕跡。
游覽其中細細參觀,這些頗具民俗及記錄時代意義的博物館,可帶你迅速了解當地文化與歷史。
當地美食
從進入三月起,錦溪古鎮仿佛進入了舌尖上的春天,春風暖人也吹醒了人們的味蕾,這個時節正好品嘗當地品種繁多的春季時令美食。
青團
聽說春天第一次吃青團子叫“嘗春”。青團是江浙地域的特色食物,一般選用去年秋收的糯米、去年的新米,打成粗細適宜的粉,包裹新紅豆和新疆的紅棗等餡料蒸制而成。
古鎮上有些手工作坊,每年到清明前開始倒騰蒸青團子,當你路過某些弄堂口,香味就撲鼻而來,夾雜著淡淡青草的香味。輕咬一口,皮厚薄恰好,一嘴的豆沙,甜而不膩,滿口青香。
酒釀餅
在錦溪,每個時令都有它的專屬美食,如今春暖花開,一種以鮮花為餡料的美食也悄然上線,這就是酒釀餅。
酒釀餅是用清酒釀發的,因為酒釀釀造對于氣候溫度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只能賣當下這一季,最佳時節是在清明前后,屬于春季時令點心。酒釀餅有葷、素之分,品種主要有玫瑰、豆沙、薄荷等味。因為餡料的不同口感滋味分明,但都油潤晶瑩,色澤鮮艷,甜肥軟韌。
海棠糕
海棠糕是蘇州古鎮的民間特色糕點,創制于清代,因其形似海棠花,民間便起了這么一個好聽的名字。
海棠糕的制作工藝與其他糕點相比,并不是很難。先將面粉加水拌成漿糊狀,再用勺子將糊好的面粉倒入模具中,放上豆沙餡,最后在豆沙餡上放上一塊拌了糖和鹽的豬油,便可進行烘烤。五六分鐘后,即可起鍋,反扣在盤里,隨即,快速往滋滋冒著泡、面色紅里透黃的海棠糕上撒上芝麻、瓜仁進行點綴,香味撲鼻。彈彈的糯糯的甜甜的,清香在嘴巴里彌散余味悠長。
明前螺螄
清明前后的螺螄最好吃,營養豐富,民間流傳著“清明螺螄賽只鵝”的說法。錦溪的螺螄,色青,殼薄、肉嫩。由于錦溪這里水質清冽,螺螄買回家還是很容易養干凈的,放在清水里養一兩天方可食用。
把油鍋熱得冒煙時,放入姜蒜煸炒一番,倒入螺螄,翻幾個身子,即把醬油、紅糖、鹽、加上料酒倒入其中,大火煮十分鐘即可。這時間,極為講究,少了、多了都吸不出肉來。待收湯時,便出鍋。此時的味道全在殼上和殼里,嘴巴一吸,滿口鮮美。
光為美食,錦溪古鎮也值得一往,襪底酥、長隆月餅、醬汁肉、海棠糕、小柴蝦、云片糕本.還有芡實糕、扎肉扎蹄等都是這里的獨特味道,頗具江南特色,吃一口,便記在心里,長久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