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建筑是文化和藝術的載體,那么蘇州園林則是我國古典園林的典范。逛這些大大小小的園子,就猶如開啟了一場中國古建筑文化之旅。
那么,你知道這些園林造園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嗎?欲露而藏。
園林設計者們,把最精彩的景觀藏在園林的深幽之處,引人入境后有種曲徑通幽后的驚喜。
所以,逛蘇州園子的話,看似大同小異,頗有規律,實則各具特色,內藏乾坤。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以湖山奇石聞名天下的獅子林。
獅子林,這座園林雖然是中國古建建筑的典范,但因為它曲折的經歷,導致我們現在看到的園子是中西合璧的處理方式,這在蘇州的園林中是非常罕見的。
行走在這座禪意的園林中,雖然你會看到的到處彰顯著中國古典元素的亭臺樓榭,湖石假山,但卻在不經意間發現建筑的窗洞,居然是含有西方元素的彩窗玻璃。這著實不得不勾起人的極大好奇心,為什么會這樣呢?一起來看看。
1、獅子林的由來:
獅子林,又稱假山王國,是蘇州園林中,古代假山最多的一個園子。始建于1342年,占地面積15畝,平面呈長方形。迄今已經有650多年歷史了。
這是蘇州四大園林中最特別的一座,因為它既有傳統造園的原理,也采納了西洋造園的長處,既保留了佛家的禪理,也可以看到私人(貝氏家族)的家祠。
2、獅子林的前世與今生:
相傳在元朝期間,高僧天如禪師來蘇州講經,后來募集資金建造寺廟,禪師為紀念在天目山獅子巖得道的師尊,將這座園林取名獅子林。
獅子在佛門叫狻猊,是佛國之獸,獅子座為佛之座。所以,這里取名為獅子林寓意這里是講經傳法的地方。它的后花園便是今天我們看到的獅子林的前身,園內有竹有怪石,石頭形狀神似獅子。
幾經變遷后,到了1917年,顏料巨商貝潤生耗資白銀80萬兩,歷經9年重建,在原來的園子上改造擴建,融入了西方建筑的元素,如:開篇提到的彩窗玻璃,最后修成了東祠堂、北住宅、西花園的格局。將傳統園林的造園手法,西方建筑的特長,巧妙地融入這片禪意深深的園林中。
1945年,新中國成立后,貝家后人將此園林捐獻給國家。1954年,蘇州園林接管過來,正式對外開放。
獅子林是古典園林中的集大成者,亭臺樓閣,流水山石,處處可見。不僅名家們喜愛,乾隆皇帝更是六下江南,次次光顧,并贊不絕口。
3、獅子林的主建筑:
燕譽堂,是全園的主建筑。鴛鴦雙廳結構。修葺后的燕譽堂整體富貴華麗,主廳外設四處小庭院,院內種植多種花卉植物,如白、紫玉蘭,牡丹花等,是園主用作賞景用的,其中最好看的是春景。
燕譽堂前后都修有廊道,廊道還有數塊磚刻匾額,如“入勝”、“通幽”、“聽香”、“讀畫”、“幽觀”、“勝賞”。廊道往東可通往祠堂,朝西可走向立雪堂和湖石假山群,朝南有粉墻高筑下的方正庭院,湖石、花臺和小樹組成多個小景片段。
4、獅子林的“假山王國”
獅子林以“假山王國”著稱于世,所以,湖石假山是整座獅子林的參觀重點,也是這座獅子林的靈魂所在。
而最著名的還是它洞壑式的假山園林,這片假山群,北到指柏軒庭院前,東止于燕譽堂墻下,南面透遒至修竹閣,西端延伸入池水中央,與池水西岸僅隔一石拱橋。占地約1000平方米,9條路線,21個洞口。迂回曲折,穿梭其中,很容易迷路。
石頭形酷似獅子,神態各異逼真。如:舞獅、睡獅、吼獅、搏球之獅、相斗之獅,如此等等。據說,這些石頭可辨認出500個獅子的形狀。
這些假山除了形似獅子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都符合了古人對石頭的審美標準:具備有“適、漏、瘦、皺”這些特征。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筍,石縫間長著古樹和松柏。石筍上懸葛垂蘿,富有野趣。
難怪清代學者俞樾會贊譽獅子林“五復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
5、其他
除了這片假山園林外,還有指柏軒和乾隆御字的真趣亭也值得去參觀,背后的典故也很有趣,總的來說,逛獅子林,若要細細參觀的話,要兩個小時左右,如果遇上導游講解,最好去白嫖一下,導游講解的典故還是很有意思的,這樣會豐富你游玩獅子林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