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決策部署,深圳專門出臺了《提升城市發展質量的決定》,堅持組團式布局和產城融合,大力推進有質量的深度城市化,特別是把發展特色小鎮作為提升城市品位、豐富城市內涵、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著力點。
產城融合促“塊狀經濟”升級
近年來,深圳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特色小鎮。一是打造產城融合發展的時尚創意小鎮。今年7月,在大浪時尚創意城舉行的第六屆“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吸引了來自美國、意大利、澳大利亞、孟加拉、中國香港和內地的眾多參賽者。20名入圍決賽選手以幾近完美的東方設計體系作品,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時尚藝術的盛宴,吸引了幾千人次現場觀看,形成了數十萬人關注的行業傳播效應。
大浪時尚創意城內聚集了梵思諾、歌力思、瑪絲菲爾、南國儷人、卡爾丹頓、歐儷詩等深圳和國內著名服飾品牌企業,以及上百家服裝配套企業,其服飾品牌價值已逾261億元,2015年實現產值和銷售額45億元。目前,大浪時尚創意城正朝著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完善”“片區經濟、文化、城市建設水乳交融”“消費、文化、旅游齊頭并進”“人產城融合發展”的國際知名時尚小鎮的目標邁進。
二是打造高新企業集聚的坂田“互聯網+”小鎮。位于深圳龍崗區坂田的“互聯網+”小鎮,匯聚了華為、神舟等知名企業,是國內首個以云計算、大數據理念規劃的產城融合小鎮,旨在打造面向全球的新興產業綜合體和國家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基地。
坂田“互聯網+”小鎮不僅僅是產業高地,也是產城融合示范基地。小鎮規劃了近8萬平方米的配套服務設施,除餐飲外,還涵蓋了網球場、電影院、多功能報告廳、圖書館等,并打造了本地及遠程的人才教育培訓體系。下一步,坂田“互聯網+”小鎮將依托華為強大的研發能力,促進下一代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軟件、智能電網、新能源智能化管理應用等高端技術,形成龐大的產業鏈和巨大的經濟效益,引領深圳的產業發展。
三是打造平湖跨境電商特色小鎮。世界跨境看中國,中國跨境看深圳。深圳作為跨境電商的先鋒城市,活躍賣家數量約占全國總量的40%。目前,平湖華南城電商產業園1號館已入駐電商企業350多家,其中跨境電商約120家,排名全國前十的有環球易購、賽維網絡、傲基國際等5家。
目前,龍崗區正在加快制訂跨境電商產業帶的實施方案,把平湖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跨境電商特色小鎮。
四是打造知識產權特色小鎮。今年7月,“知識產權特色小鎮座談會”在深圳舉行,深圳正在謀劃打造“知識產權特色小鎮”。
深圳知識產權特色小鎮計劃以“知識產權產業”為核心,打造“一體兩翼”,布局知識產權全生態,形成以小鎮中部綜合功能中心為“主體”,東部文化版權和西部工業產權為“兩翼”的科學布局。
專家認為,特色小鎮是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全新載體,是“塊狀經濟”的升級版,而知識產權又孕育著未來經濟的新增長極,深圳打造知識產權特色小鎮,意義深遠。

文化為魂文化+旅游+休閑
在深圳最近的舊城改造中,一座有著500年歷史的湖貝古村重見天日。古村潮汕風格的祠堂、磚瓦、門樓,三縱八橫的建筑格局,清晰地浮現了廣東500年前的人文建筑和生活方式,最早可追溯到明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
深圳歷史文化底蘊豐厚,傳承歷史文化資源、整合文化旅游產業是培育特色小鎮的重要抓手。當前,文化已成為深圳特色小鎮建設的靈魂,“文化+旅游+休閑”模式落地生根。
甘坑小鎮客家文化濃郁。深圳客家自清初以來在深圳墾殖的300年間,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甘坑小鎮以客家文化為內涵,客家風韻建筑為空間載體,以生態田園為基礎,集民俗節慶、養生美食等為一體。小鎮青石小路蜿蜒曲折,雕梁畫棟、古樸深邃的老宅錯落其間,讓游人沉醉流連。不久前,深圳華僑城集團聯袂龍崗,采用“文化+旅游+城鎮化”模式,計劃用300億元打造“甘坑新鎮”。
“鳳凰文化小鎮”依托文天祥后裔祖居。景色宜人的文天祥后裔祖居鳳凰古村,始建于宋末元初大德年間,現有古建筑360座,是嶺南地區古建筑較集中、保存較完好、面積較大的典型廣府民居建筑群之一。2013年底,鳳凰古村就已進行保護性開發,首期改造項目鳳凰非遺基地、藝展中心、鳳凰書院三大核心載體以及配套基礎設施已建成開放。未來,“鳳凰文化小鎮”有望成為主題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功能疊加融合的文化旅游休閑小鎮。
“玫瑰小鎮”主打婚紗攝影。“玫瑰小鎮”位于深圳東部“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的大鵬半島。三面環海的大鵬半島,海岸線長達133.22公里,豐富的海蝕地貌和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為“玫瑰小鎮”帶來絕佳的外景拍攝資源,非常適合婚慶產業的發展。“玫瑰小鎮”在原工業區廠房格局的基礎上,以“穿衣戴帽”的形式,打造經典歐式、中式、韓式風情街和世界七大教堂群、迪斯尼夢幻城堡、田園風光等六大主題建筑,吸引了眾多游客和新人。
此外,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大鵬所城和有著“世界油畫第一村”美譽的大芬村也在朝著建設“文化+旅游+休閑”特色小鎮的目標改造升級。

一路向東新戰略助力發展
日前,深圳出臺了《深圳市實施東進戰略行動方案(2016-2020年)》及相關配套方案。在“東進戰略”中,深圳鋪開了打造東部美麗灣區、建設東部國際黃金海岸旅游帶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的藍圖。方案提出,未來5年,深圳東部將打造各具風情魅力的特色小鎮——梧桐山藝術小鎮、鵬城文化休閑小鎮、溪涌慶典小鎮、大芬藝術小鎮、甘坑客家小鎮、梅沙濱海運動休閑小鎮、南澳濱海旅游小鎮、土洋·官湖山海小鎮、新大·龍歧灣活力小鎮、中歐未來城·德國小鎮、坪山文化田園小鎮……
隨著深圳“東進戰略”的出臺,深圳特色小鎮建設邁入了一個新臺階。2016年,龍崗區“東進戰略”387個項目,總投資7032億元,其中就包含6個創意小鎮項目;在第二屆中國特色小鎮發展論壇上,寶安區與中國城鎮化促進會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中,也包括了“六鎮一園”建設規劃方案,如西鄉濱海風情小鎮、沙井金蠔美食文化小鎮、松崗琥珀文化小鎮、石巖阿婆髻雕塑文化小鎮……
規劃先行,藍圖繪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主題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郁、生態環境優美、產業發展強勁、多功能疊加融合的特色小鎮,將成為深圳一道道靚麗的風景。(文/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