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覺醒年代,你是不是也熱血沸騰了起來!看到先輩為中華崛起而奮斗,而奉獻生命,是不是恨不得立馬投身那個時代參與偉大的革命事業,并燃起對歷史的濃厚興趣。那就一起來看看《覺醒年代》里那些偉人的故居吧。
陳獨秀舊居
安徽省安慶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
重慶江津區南部的五舉鄉鶴山坪
北京東城區箭桿胡同20號(舊時的門牌9號)
陳獨秀先生比較著名的居住地有三個地方,故居位于陳獨秀故鄉安徽省安慶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內,目前是全國唯一一座陳獨秀故居。
《覺醒年代》中于和偉的把陳獨秀演活了,陳獨秀先生的一生是多舛的一生,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和黨早期主要領導人,卻因故最終被開除黨籍。1932年10月被國民政府逮捕并囚禁于南京??谷諔馉幈l后,他于1937年8月出獄,先后住在武漢、重慶,最后于1938年長期居住于四川江津(今屬重慶市),一直住到1942年5月逝世,時間長達4個年頭,享年63歲。
陳獨秀北京舊居位于東城區箭桿胡同20號(舊時的門牌9號)。經年累月,如今胡同里只剩下陳獨秀舊居這一戶人家。
李大釗
北京市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
李大釗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9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北京的小伙伴有去過的嗎?
1916年夏至1927年春這十年間,李大釗一直在北京工作生活,跟現在的北漂一樣,換過不少住所,先后居住過八個地方。如今的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舊石駙馬大街后宅35號),是李大釗一家人在故鄉之外生活之間最長的地方,將近4年。1979年8月,李大釗故居被公布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直到今年6月1日,北京李大釗故居才作為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正式面向社會公眾開放。
蔡元培
紹興市區蕭山街筆飛弄13號
東城區東堂子胡同75號
磚木結構,花格門窗,烏瓦粉墻,青石板地,蔡元培故居是一個頗具紹興特色的明清建筑,位于紹興市區蕭山街筆飛弄13號,也是中國唯一專門介紹蔡元培一生事跡的名人紀念館。
蔡元培故居與別的名人故居有些不同,蔡元培一生未置產業,直到他1940年在香港病逝,也沒有一處自己的房產。1917年至1923年任北大校長期間,蔡元培租住在東城區東堂子胡同75號,“五四運動”正是在這里策源,這里也因此被定為“蔡元培故居”。北京故居于1985年10月,被認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胡適
績溪上莊村
上海萬航渡路320弄42號
胡適一生輾轉過很多地方,出生在上海,后又因父親在臺灣任職而遷往臺灣,因甲午中日戰爭回到故鄉績溪,之后又因生存求學輾轉北京上海到國外留學。胡適故居也分兩處,一處故居坐落于績溪上莊村,是胡適父親在清光緒年間所建,也是胡適成長的地方。小青瓦,馬頭墻,門罩門樓,水磨磚雕,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古建筑。
還有一處是在上海西極司菲爾路49號租的一幢小洋房,現在是萬航渡路320弄42號。1926年5月間,胡適租了這幢小洋房,和家人居住在這里。
魯迅
浙江省紹興市內東昌坊口新臺門內
西城區阜城門內宮門口二條19號
上海市山陰路上的大陸新村9號
廣州市白云路西段的白云樓西側的26號(現7號)二樓
魯迅先生的一生輾轉流離,因此其居住地也不斷變換,居住的地方主要有四個:北京魯迅故居,上海魯迅故居,紹興魯迅故居,廣州魯迅故居,這里重點說下紹興和北京的故居。
紹興魯迅故居,大家都很熟悉了,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內東昌坊口新臺門內,原來是魯迅家早年的住處,后被國家修繕,成立魯迅紀念館,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都在這附近。
魯迅在北京的故居位于西城區阜成門內宮門口二條19號,這里也是魯迅在北京生活的最后一處住所,一直到1926年8月,魯迅離開北京,去到南方,和他兩次從上海回北京看望母親,都是住在這里。故居內藏有文物、圖書等6萬余件藏品,既有魯迅的大量手稿、藏書、友人信札等文物,還有許廣平、錢玄同等人的遺物。
周恩來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淮城街道鎮淮樓西路駙馬巷7號
周恩來總理的故居坐落于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淮城街道境內,位于鎮淮樓西路駙馬巷7號,屬于周恩來故里景區之一,是總理12歲以前生活過的地方。清宣統二年(1910年)春,周恩來隨伯父離家去東北求學,從那以后便再也沒有回過家鄉。
1978年9月,經保護、修繕將這里恢復成總理離家去東北時的原貌。1979年3月5日,周恩來故居正式對外開放。2015年10月,周恩來故里旅游景區正式獲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
趙世炎
重慶酉陽縣龍潭古鎮
趙世炎故居位于酉陽縣龍潭古鎮,是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也叫趙莊。這里占地1605平方米,建筑面積710平方米,是清代磚木結構建筑的四合院。舊居大門上方,有鄧小平現場手書“趙世炎同志故居”字跡,院內還有趙世炎同志塑像。
2010年修繕完成的紀念館重新開放,該紀念館可每天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800人,游客年容量可達25萬人次以上。
劉半農
江陰市西橫街49號
劉氏兄弟故居位于江陰市西橫街49號,更多人喜歡稱之為紀念館,距今有150年的歷史,是江陰市人民政府為紀念劉半農、劉天華、劉半茂三兄弟而利用劉氏后裔捐贈的祖籍故居改建的。
紀念館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宅特色的清未建筑,在這里誕生了中國現代文化名人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三兄弟,使得這個普通的住宅成為了江陰積淀了濃厚人文底蘊的建筑,成為很多人到江陰都會參觀拜訪的必打卡景點之一。
漫長的歲月里,因為各種原因有些名人故居甚至曾經面臨被摧毀的風險,所幸是都保存下來了,成為了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逛名人故居難免會覺得乏味,但當你深刻了解到名人,了解到他們背后的那段歷史,那故居里的一草一木都會讓你心生敬意,尤其是看完《覺醒年代》之后,你還知道劇里哪些名人的故居,評論里補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