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耕發生于距今八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
在遠古時期,由于五谷和雜草混生在一起,草藥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誰也分不清。
于是,就有了中國古代神話中,神農氏嘗百草的傳說。神農對百草一樣一樣的嘗,一樣一樣的試種,最后從中篩選出稻、黍、稷、麥、菽五谷,所以后人尊他為“五谷爺”、“農皇爺”。
谷子可以年年種植,源源不斷,若能選為人用,多多種植,大家的吃飯問題就解決了。神農由此得到啟發,教導人們廣泛種植農作物,中國古代農耕時代開始了。
當然,僅有神話傳說來佐證中國農耕歷史的久遠還是不夠的,還要有出土文物考證,才是實錘。在這方面,中國出土文物相當豐富: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原始稻作遺存出土,在距今4000年以前的,已發現185處,是現在世界上發現這類遺存最多的國家。
其中,浙江寧波五星地區出土的稻谷,距今4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秈稻、粳稻,距今5000多年;浙江慈溪童家岙,出土的陶夾稻,以及在浙江桐鄉羅家角,出土的秈稻、粳稻,均距今7000年。等等。
所有這些,都證明中國古代農耕歷史久遠,值得人們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