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暑期,民宿行業的發展勢頭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所以如何打造出一家心馳神往的民宿,從這幾點著手會有所改善:
1.民宿定位
指的就是要成為什么樣的民宿。從產業鏈上看,民宿還沒有規模化的時候,一般都需要經過“依托景區存在”的發展階段,也就是說,要打造配套的旅游景區,靠旅游生存,這也是大部分國內民宿的現狀,在人們游玩山水同時,晚上可以提供一處休息的舒適場所。
2.民宿選址
氣候是選址的重要條件,因為我國幅員遼闊,有五種氣候類型,不同的氣候類型直接會影響當地的自然景觀和旅游目的,選擇適宜的溫度,適度的陽光和降水的地方,避免總是出現短暫極端天氣的地方。
交通便利是打造民宿的一個重要因素,與城市的距離決定了潛在消費群體的數量。隨著我國交通網絡的完善,風景城市的交通建設力度不斷加大,距離和時間已經成為消費者的參考項目,尤其是交通成了人們直接需要考慮的問題。
民宿屬于休閑旅游的范疇。大多數消費者來自城市,生活和工作的沉重壓力,希望他們的日常生活能夠發生轉變。空氣、水、環境這幾個方面已經成為了選擇民宿的重要指標,民宿與生態環境相得益彰。初期,民宿主要依靠生態環境,沒有太多的封閉建筑,保持環境的原生態是最理想的。
3.文化的塑造
先說民宿餐飲,其主要的點在于走心。作為家庭旅館模式的民宿,可以根據家庭理念設計餐食規格,提前詢問住戶的個性化需求,并適當搭配當地特色食材,制作簡單美味的餐點,讓客人盡享其樂。減少一些花招、提升品質、房客分享等策略,為客人提供良好的用餐體驗。此外,特色飲食也可以形成差異化優勢,例如,提供區域小吃,或特色咖啡、面包店等,將民宿與特定的飲食元素相結合,形成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品牌。
許多民宿提供“叫車”等服務。有的民宿主人甚至還充當免費導游的角色,進一步拉近了游客與房東之間的感情,讓游客有一種老友相見的感覺。民宿為游客提供接送服務,再根據當地公共出行的特點,提供太陽鏡、背包、雨傘等戶外用品的租賃等配套服務,為客人提供最大的方便。同時,針對兩類住宿對象(本地和外國游客)分別定制不同的方案。用個性化的語言或其他旅行者的實際體驗來介紹和推薦景點,確實可以起到參考作用。
這樣的民宿打造出來,怎會有人不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