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作為一種特定的自然景物,運用工程技術在一定的區域內通過對自然景觀的主觀創作而形成的符合大眾審美的自然環境,它的誕生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藝術的表現。園林的花草布置,景觀建設、道路鋪設以及建筑營造等工程表現方式,深受特定時期的社會文化影響。在中國的傳統園林景觀建設上,“禮樂”思想對園林的景觀建設影響很深。
在古代,中國的園林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富麗堂皇的皇家園林,另一種是小巧別致的私家園林。宋代是各類藝術文化都很繁榮的時期。
宋代的私家園林的藝術成就,在我國園林發展史上有著承上啟合的作用,宋代是私家園林文人化發展的開端。
一、宋代私家園林的發展概述
兩宋時期的經濟、文化、科技繁榮昌盛,在文化、科技方面都有著頗多的建樹。在私家園林的營造方面,也有著巨大的進步,中國的古典園林誕生較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出現園林早期的雛形,又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在宋朝時期造園技術達到頂峰,
兩宋時期的經濟、文化發展,為園林的營造奠定了基礎,宋朝的園林營造,繼承了前朝造園藝術,同時宋朝的園林建設思想也對后世的園林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文人社會地位提高——宋代園林迅速發展的直接原因
文人化是兩宋文化發展的特點,宋朝時期社會思想重文輕武,文人的社會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讀書風氣盛行,社會中知識分子數量明顯增加,科舉制度得到傳承與完善,科舉入仕使得朝中涌現出一大批文官,私家園林的建設在古代中國往往都是一些貴族所擁有的。那么宋代出現的這一大批文人士大夫對宋代私家園林的文人化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宋朝時期科舉選出的文人士大夫,雖然取得了較高的社會地位,但它還是不同于一般的皇親貴族,科舉選出的官員沒有皇親貴族的世襲地位,因此,這些文官在朝中進事之時也有著對后期罷官后退路的考慮。罷官后全身而退,隱居山水似乎成了這些文官的共識,修園墅業幾乎成了所有在職官員的愛好,因此,造成了宋朝時期的私家園林數量暴增。
2.宋代私家園林的藝術特點——意境的營造
宋朝時期的私家園林,在山水,花木布局上無不體現著宋代文人的思想狀態與文化審美,在《洛陽名園記》中記載:“南渡通津橋,上方流亭,望紫筠堂……走蔭樾亭,賞幽臺,抵重波軒……亭臺花木,皆出其目營心匠,故逶迤橫直皆曲有奧思。”
從文中記載可以看出,此時的宋代私家園林,文人的思想與審美,深刻影響著私家園林營造時的設計方法,這種園林的營造技術不僅考察了園林工匠的技術水準,更體現出園林營造者的造園經驗。宋代私家園林的文人化表現是更加注重園林的意境營造。
二、宋代社會文人化
1.宋代文人,引領社會潮流的精神領袖
如果要說哪些因素對宋代社會文化的發展影響最大,宋代的文人士大夫是不得不提的一個文化群體。經過隋唐的文化興盛與文化交融,宋代的社會文化表現的更加燦爛。宋朝社會追求文化,與統治者推行重文輕武的思想是分不開的,宋代文人的社會得到提高,文人的思想才學影響著社會的文化風向,因為宋朝理學的興起,宋代文人的審美情感提煉到了極致的純凈,宋代文人不再是外在物象的氣勢磅礴,它所追求的是對心靈和人生的謹慎細膩的品位。
2.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特點
宋代的文人思想具有追求平淡,順應禪意,隨心所欲的意氣特點。宋代文人追求平淡的藝術特質是指對自然平淡的營造,追求一種平淡美,“做事無古今,惟造平淡難”,蘇東坡的一種人生境界:“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對于自然的追求,宋代大詩人歐陽修在做文章上極為推崇:“孟韓文雖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爾”。另外,宋代文人所追求的禪意主要表現在對待世俗社會與高雅內心的辯證思想上,這種禪意思想,打破了原有的固化思維,雅與俗的辨別不在客觀的事物之上,而更加強調的在于看物者本人的雅俗思想,“凡物皆有客觀,皆有可樂”。
宋代隨心所欲的意氣思想以宋代的書畫為主要的表現形式,宋代文人畫不求形似只求神似,蘇東坡在解釋“士人畫”中說到:“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取其意氣所到”。
三、宋代私家園林的文人化特征
宋代文人講究的,追求平淡,順應禪意,隨心所欲的意氣藝術思想,也成為了這些文人士大夫建設私家園林的指導思想。這種私家園林寄托了宋代文人在官場能全身而退后歸隱山水的思想,私家園林的營造上也盡顯了文人的這種生活藝術。
1.宋代私家園林,文人思想與身心的花園
宋代的私家園林,在營造藝術上講究自然之趣,這種追求自然趣味的思想,體現在兩個方面,一種是造園內部景色的刻畫,要求親近自然,順勢而為;另一方面是,在造園的選址和設計上要與園子周圍的景色相協調,達到園林內外景物一致,仿佛渾然天成。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是宋代園林建造書籍《園冶》中所記載的,說的是園林雖然由人來設計,但最高的造園藝術是要求看不出是人為故意做的。這種造園藝術,對后世造園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在邙山之麓……開軒窗其前,以臨水上……凡登覽倘詳,天授地設,不待人力而巧者。”這句話出自《洛陽名園記》,它所代表的是另一種造園思想——園林內外渾然一體。這種園林的營造要求因地制宜,結合原有的地貌順勢而為,自然與人為相協調,如此這般,皆是因為宋代私家園林文人化思想所影響下的造園藝術的升級。
2.雅俗觀念下,文人化的私家園林
宋代私家園林的建設風格還體現了宋代文人的雅俗觀念,宋代文人的雅俗觀念,與其他朝代不同的是在,辨別事物的高雅上不在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出自觀察事物人的思想上。在這種文化思想影響下,宋代的私家園林,在植物造境上多采用竹子作為主要配置。
蘇東坡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見竹子,在宋朝的這種審美觀念上有著更廣大的愛好群體。在宋朝這種充滿“禪”意的審美觀念下,宋代園林出現了很多的寺廟園林和面積規模較小的私家園林。但是無論什么樣的園林,竹子成了這些園林植物中的代表。在園林栽植中十分普遍,《淺析山水畫與古代園林》在歸納宋代園林特點中寫到:“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竹子這種植物的品行在方寸之間觸發觀察者對生活的感悟,參悟更高的人生內涵,園林景物禪意化是宋代文人化下的私家園林營造的又一創新。
3.文人化的私家園林,人生的感悟與寄托
宋代文人的“意”像,原本體現在文學創作上,寫詩作畫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運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技巧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在后來的私家園林的創作上,也同樣運用了這種“得意忘形”的思想,在這種思想意識主導下的建園設計,以作者內心為主導,在有限的空間里,表現出更多的景色。園內的奇花異石,亭臺樓閣,畫橋水榭等景物的布置,都在有限的空間上盡力表現出無盡的景物,展現出無盡的韻味和意境。宋代私家園林是寄托著文人的情懷,園林的建造上也盡力貼合文人的思想,使身處園林間的人們,伴隨著景物的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人生感悟。
四、宋代私家園林文人化有何影響
宋代文人階層大興建設私家園林,使得古典園林建設在兩宋時期達到頂峰。宋代私家園林在古典園林史上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它是我國古典園林進入成熟期的第一階段。“園囿之興廢,洛陽興廢之候也。”私家園林的興旺提現了國家的興盛,宋代私人園林的繁榮也提現了宋代經濟的繁盛。宋代文人化下的私家園林展現了園林藝術的高峰,為后世明清的園林建造藝術打下了基礎。宋代文人畫下的私家園林,留下了大量的可供后世考察的實體園林,同時園林建造中運用的表現手法,植物配置,文字繪畫,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宋代成書的《園冶》《長物制》成為園林理論著作的代表,宋代興起的文人小景畫風和園林中留下的書法作品成為文化界的寶貴財富。
五、總結
宋代私家園林的文人化促進了園林造景手法的發展,園林設計者在遵循這種文人思想指導下創作了許多驚世的作品,宋朝時期的園林雖然留于現世的不多,但其思想和名聲還是很廣泛的,滄浪亭就是很好的代表。宋代私家園林的建設受到文人思想的影響,另一方面園林的營造,也影響了文人對生活的感悟,文人的這種平淡的,追求神似意向的思想難道不也是從客觀的景物中所感悟到的么。總之,宋代的文人化下的私家園林是值得我們細細品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