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一明確要求為農村發展指明了方向,鄉風文明也成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
鄉村文明就是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導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決反對長期以來的盲目攀比,奢侈浪費等陳規陋習,開展打擊封建迷信和邪教傳播,促進農村移風易俗,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風,全面提升農民素質打造農民的精神家園。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內在的需要鄉村文明這個客觀要求??傄蟮?個方面是辯證統一的,缺一不可。鄉村文明作為內在要求之一與產業興旺,生態宜居之有效和生活富裕,既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系是一個系統的5個方面,其相關文明是思想和文化層面的內容,為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自留校和生活富裕提供思想動力和精神支持其二,產業興旺和生活富裕,為加強鄉村文明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生態宜居和治理有效為更好的建設文明鄉風提供良好的環境氛圍。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鄉村文明這一重要的精神支持。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能夠積極穩妥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在農民困難也在農民。農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參與主體和直接依靠力量,是重要的主力軍。然而農民素質,受到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家庭環境,人類關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必然導致農民素質參差不齊高低不同,直接影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宣傳發動和組織推進,也最終會影響到具體的實施效果上。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加強農村的鄉村文明建設,建設文明的鄉村,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知識,建設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有利于提升農民的精氣神和整體的精神風貌,有利于幫助農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有利于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更好地調動農民推進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參與實施鄉村振興,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更強的精神支撐。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用鄉風文明來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氛圍。鄉風文明是鄉村治理的重要內容,建立良好的鄉風,才能保證農村的和諧穩定,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生活的平靜安逸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和諧穩定的內外環境,特別是農村內部環境至關重要,穩定是一切的基礎,沒有和諧穩定的鄉村環境,整治鄉村工作就不可能順利推進實施,鄉村振興就成了一句空話,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有利于構建和諧穩定的鄉村秩序,有利于創建和睦團結的鄰里關系是振興鄉村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