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只有兩件。第一,那就是每個人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多一分鐘都不會有。第二,那就是每個人都會死亡。正常情況下,都是先自然衰老而后死亡。如此一來,養老問題隨之而來。
《紅樓夢》作為一部世情小說,自然逃不過贍養老人問題的描寫。那《紅樓夢》中又是如何養老的?
一、(賈母)有錢有后型:丫環照料起居,兒女繞膝在側
最令人羨慕的就是賈母了,賈母膝下兒女成群,孫輩眾多。除此之外,賈母可以說是一生富貴。待字閨中時,賈母生長在“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的史家,賈母娘家家族龐大,門第顯赫。出嫁從夫時,賈母依舊生活在鐘鳴鼎食之家,這時她只不過是從一個貴小姐身份轉變為一個貴婦人。
賈母物質生活十分富足,而且身體素質也非常好,能夠一連生下幾個孩子,人們熟知的就是賈赦、賈政和賈敏了。要知道古代的醫療條件并不算好,女人生孩子相當于在鬼門關邊上徘徊,而賈母能順利生下幾個,說明她身體還是不錯的。
富貴的生活和子女的承歡膝下,這些賈母都有了。但是,這些東西依舊不能阻止她老去,兒女成家,孫輩長大,賈母也到了享清福的年紀。富貴的生活讓她的老年生活依舊精彩。
首先,賈母有貼身的首席大丫鬟鴛鴦,日常起居基本都是她安排照料。其次,寶玉等人玩耍作詩時,賈母也會參與其中,跟這些年輕有朝氣的孫輩們一起消磨時光,估計是她最快樂的事了。最后,賈母最喜歡熱鬧,而她的孫媳婦王熙鳳又是一個最會制造煙火氣的人,有了王熙鳳的存在,賈母隨時都有笑話聽。如此每天笑口常開,又沒有俗事纏身的老年生活,何其歡樂。
二、(邢夫人)有錢無后型:為人刻薄吝嗇,到老無人可親
邢夫人是整本書里最尷尬的女性了,雖是賈赦的正妻,但是從來不招人喜歡。整本書里,根本找不出她與賈赦恩愛的痕跡,在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時,邢夫人本想領著黛玉去見賈赦的,但賈赦一口回絕了。可想而知,賈赦不僅對黛玉親情淡薄,對邢夫人更是連一點兒面子都不給她。
他倆不恩愛就算了,賈赦最起碼要對邢夫人厚道一點吧!房里放了一堆妻妾就算了,竟然還好意思讓邢夫人到賈母面前討娶鴛鴦。邢夫人也是愚蠢,只知一味地順從賈赦。就因這件事,邢夫人又不負眾望地將榮國府上下得罪了個遍。
邢夫人既無所出,又兒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聽,如此性情固執不知變通,可想而知她的老年生活,將會如何慘烈。首先,她不得丈夫不疼愛又無所出,使得她在老年之際更無依靠。
其次,她雖然是賈璉名義上的母親,也是王熙鳳名義上的婆婆,但她與賈璉夫婦的關系,一直都不親厚,如此一來,老年之時更顯凄涼。
最后,她只與自己的陪房王善保家的關系好一點,其他的人,個個不太喜歡她,當她垂老之際,王善保家的或許都不在人世了。到那時,邢夫人只有被人嫌惡和踐踏的份了。
三、(劉姥姥)無錢有女型:晚年奔波勞碌,有女養老送終
劉姥姥是整本書里年紀最大的人了,比賈母還要大幾歲,但是劉姥姥就沒有賈母那樣好命了。首先,劉姥姥子嗣不多,只有一個女兒。其次,劉姥姥家境貧寒,一到冬天,就要面臨餓肚子的窘境。
貧窮又頗有些見識的老人家,晚年生活先是非常辛苦勞作,后來到了榮國府打秋風之后,日子過得不那么緊張了。心地善良又懂感恩的劉姥姥,在第二次進賈府的時候,再次得到了資助,從此以后基本就擺脫貧窮了。
這個頗有人民藝術家氣息的鄉村婦人,每日進行基本的勞動,身體也在適當的勞動之下越發的延年益壽。此時,劉姥姥雖然膝下單薄,但好歹有其血脈傳承下去。想來,劉姥姥在臨終之前會得到直系親屬的悉心照料。
總而言之,從書中劉姥姥和賈母的晚年生活可以看出,在養老這個問題上,解決的辦法基本上是從老人的家庭內部解決,而不是統治者出臺一些政策進行養老。這和我們由來已久的孝文化也有很大的關系,統治者一直推崇孝文化,就是為了讓養老成為一個家庭責任,而不是一個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這樣的話,養老方面的社會支出就會少很多。
而像邢夫人這類無兒無女又不善待別人的老人,垂老之際也不會有人可憐她,贍養善待就更不用提了,請兩個人貼身伺候已經是她最好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