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需求,康養旅游正在迎來發展新機。同時,在“健康中國”國家戰略之下,康養旅游正在成為推動鄉村休閑度假游的重要推動力。當前,全國各地都在積極布局康養旅游項目,將康養與其他產業結合,打造,打造“康養+旅游”“康養+醫療”“康養+度假”“康養+鄉村”“康養+運動”等特色康養項目。
毋庸置疑,康養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特色小鎮和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一方面是康養旅游發展的強大市場需求,一方面是我國當前對康養旅游的認知還比較淺薄,當前發展康養旅游,必須要認識到現存的一些誤區。
1、誤區一:目標群體≠“老人”
提到康養,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老年人群體,但實際上隨著康養不斷發展到“泛康養”的程度,老年消費群體只是目前康養旅游的一個分支。對健康生活的需求不局限與老年人,康養的市場非常寬泛,應該是一個全齡化的市場。
根據丁香醫生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21國民健康洞察報告》,從70前到00后,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都有相應的健康問題。從孕幼到青少年再到中老年等各個年齡階層的人群,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康養需求,從健康到亞健康再到病患甚至是需要臨終關懷的群體,社會各個群體都有必要納入康養的范圍。
由此可以看出,康養應該是一個服務于人類整個生命周期的新興產業,只將目標消費者局限于老年人群體無疑是自斷生路。
2、誤區二:產業主題≠“養老”
將康養產業的目標群體突破老年人之后,就會清晰地看到一個問題:以往將老年人作為消費市場的背景下,產業主題基本上圍繞著“養老”二字。但實際上,康養產業的主題遠遠不止“養老”那么局限。在泛康養格局下,康養產業應該是圍繞運動、健身、休閑、度假、養老、養生、醫療等多種主題,通過豐富的主題內容開發,實現全年齡段目標群體的身體、心靈、生活、社會適應等方面都處于一種良好的健康狀態。
3、誤區三:核心驅動≠“醫療”
康養絕對不等于醫療,二者是一個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如果想通過發展醫療驅動康養產業,就是把康養的路走窄了。醫養產業包括醫療服務、健康教育與管理、健康養老、生物醫藥、醫療器械與裝備、中醫中藥、體育健身、健康旅游、健康食品和健康大數據等領域,它只是健康服務產業下的一個重要板塊,而健康服務產業又是康養產業的重要板塊。
康養產業涵蓋范圍更加廣泛,包括養老、養生、醫療、文化、體育、旅游等諸多業態,醫養只是其中一部分業態。
4、誤區四:核心資產≠“土地”
幾年前的康養產業主要是地產商主導之下的度假地產開發,這種模式最終都是依靠土地售賣物業,這樣的產品土地是核心資源;而康養度假產品包括旅游休憩產品、康養醫療產品、康養服務等,其核心是以旅游為主線,對康養產品進行全產業鏈的一體化運營。在運營產品過程中,發掘多元屬性,實現資產增值,進行可持續發展,而非傳統的地產銷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