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是一種流傳了幾千年的文化形式,作為一種可以反映老百姓生活的語言,研讀之后總有幾分似曾相識的感覺。
槐樹是一種存活率較高的樹木,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栽種。古人之所以說“槐樹不栽庭院間”,其實與很多因素息息相關。
除了與一些現實因素有關之外,最重要的是還與迷信思想有千絲萬縷的關系。首先,古人認為槐樹一旦成年之后,樹冠的面積要比普通樹木大很多。
如果將其栽種在院子里,那么就很容易遮擋陽光。這樣就會導致房屋內無法接受陽光的照射,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潮氣或導致主人生病。
其次,另外那個原因就是槐樹易生蟲,據說槐樹上的蚜蟲特別多。這種蟲子的尿液一旦揮灑在庭院中,不僅會導致土地又黑又黏,并且還很容易影響院子中的其他植物生長。最重要的是會產生異味,長期吸入這種異味易生病。
最后,古人認為槐樹屬于“陰性樹”,為“鬼伏之木”,這就很容易導致家庭雞犬不寧,所以古人根本不會在庭院中種植槐樹。
實際上還有一種樹木也不能栽種,那就是大家比較熟知的柳樹,其實也很容易附著鬼魂,當然這只是一種迷信說法。
話說曾經有一個大戶人家,存在經驗中栽種了很多槐樹。由于這戶人家做事特別陰損,經常虐待家中的女仆。所以在一天半夜不堪痛苦的侍女,一時想不開在槐樹上吊死了。
至此之后每當夜晚十分的時候,這戶人家的老婦人就會在,侍女屌死的那棵槐樹上看見“影子”,甚至因此嚇出了一場病。
所以他命家中的仆人,將這顆老槐樹連根挖掉。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老婦人的兒子,竟然被倒了的槐樹砸死了。
從此之后人們便認為槐樹不吉利,都認為是那個死去侍女回到了這戶人家復仇。雖然這只是一個民間傳說而已,但至此之后也沒有人在庭院中栽種槐樹了。
古代俗語總有些玄之又玄的意味,大家在閱讀俗語的時候,只要體會其中的道理即可,對一些封建迷信應該及時剔除,正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