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私家園林的人,大多部分都是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倍际菨M腔抱負的儒家學子。但是其中又不免有道家文化所存在。儒道文化相生相知,只有將二者進行相互融合才能達到園林中的一種意境。還有一種說法說著園林的命名,然后還融合了釋家思想,為何呢?在塵世之中修建如此的神仙之境,從修建之人的內心來看,自然是有一種大隱隱于世的感覺。
“芳名”何處來?
在這些中國私家園林的命名中,蘊藏著怎樣的故事呢?那么下面就以蘇州園林的各個園子為例,刨根問底的探尋一下這個名字背后的含義。
滄浪亭——以人命名
滄浪亭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說到這個名字就不得不想到宋代的詩人蘇舜卿,他本人自號滄浪翁,因此將此亭命名為“滄浪亭”。而作為蘇舜卿的好友歐陽修自然不會錯過這等機會,祝詩一首《滄浪亭》,其中一句:“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自此之后,滄浪亭就成為了聞名遐邇的園林之一。
拙政園——引經據典
拙政園是蘇州古典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山水園林。明代嘉慶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買下了這座園林后又聘請了文征明參與園林設計,歷時16載終于建成了這座亭子。這座園林的命名是源自于希靜文人潘岳的《閑居賦》:“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蔬,以供朝夕之膳(饋)………此亦拙者之為政也”。
這座中國古典的園林命名充分展現了王獻臣,只愿卸甲歸田,不問朝政的心態所向。
環秀山莊——自然實體
環秀山莊始建于唐代末年,它的名字由來是根據庭院內的設計而來。清朝時,蔣輯居住于此并且在其中又修建了“求自樓”用它收藏經書典籍,在求自樓后又重疊假山,并且又在地下挖掘一口井,井中有清泉噴涌因此稱之為“飛雪泉”。這山,池,泉,水,石,層層環繞,層層疊加,相互間秀麗還堂,假山層疊秀麗,池水清澈透明,讓這座園林大放其彩。被譽為“蘇州三絕”。
獅子林——以地為名
元朝時,獅子林才開始籌建,選址于蘇州城內東北部。這座園林的原址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園,公元1341年,天如禪師來到蘇州為眾僧徒講經受道,在此期間頗受眾僧徒的愛戴。在第二年,天如傳世的弟子們,為了紀念自己的師祖,購置了這塊地皮為天如禪師修建了禪林。
這座古典園林被稱之為獅子林,是因為天如禪師的師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獅子巖,堅如禪師為了紀念自己的師傅。除此之外,佛書上有獅子吼如此一說,加之園內的假山造型都形如獅子,因此而得名。當天如川師圓寂之后,許多畫家詩人前來此參禪,因此在這座園林內留下了不少經典作品。
留園——諧音命名
留園的設計風格,是清朝園林風格的代表之一。與其說是建筑中的經典,不如說是一張音樂的詩篇。在園林的空間體系設計上顯得極其有節奏和韻律成為了舉世聞名的空間藝術處理典范。這座園子的名稱來源于它的主人——劉恕。此人愛好書法名畫,因此他將自己的書畫作品都鑲刻在園中走廊的墻壁之中,此后的歷代原主為了承襲這種風格,形成了書條石的特色。俞械作《留園記》:“嘉樹榮而佳卉茁,奇石顯而清流通”。因為前園主姓劉,由此取其諧音改為留園。
在中國家古典園林的命名中,園林的名稱,講究的是精巧、詩情畫意并結合園內的主要景觀,通過簡短的三四個字,充分表達出自己要傳遞給游園者的思想以及園林內的主要特色。無論是人文情懷,還是文學藝術都需要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園林命名者將眼前的自然之景與所要表達的文化內涵相結合,將獨有的風情魅力展示給城市中的游者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