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土里土氣的鄉村逐漸告別了“大而粗”的管理模式,走起了“小而美”的精致路線。
當下,鄉村振興戰略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產業、文化與民生并進。原本土里土氣的鄉村逐漸告別了“大而粗”的管理模式,走起了“小而美”的精致路線。
鄉村振興有利于激發產業活力、改善鄉村風貌、提高村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鄉村運營能夠更好地鞏固和放大鄉村振興的成果。同時,鄉村作為一個地方的文化窗口、農民的生活空間和產業承接地,本身就是需要運營的。今天我們以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為例,淺析一下鄉村振興的“運營新路徑”。
鄉村運營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鄉村運營的概念。所謂鄉村運營,就是利用有限的鄉村資源,打造鄉村特色產品,找到對應需求市場,利用營銷手段來實現產品價值的最大化。
鄉村為什么需要運營呢?鄉村振興的重點是產業,運營的目的就是為鄉村植入能持續造血的產業。通過鄉村運營手段,能夠成功挖掘鄉村文化、盤活閑置資源、聯動村落產業、招引有實力的投資商,形成集聚效應和可持續發展,實現村集體和村民收入的增加、并借此轉變村民觀念理念。
鄉村運營的主體是市場化主體。以前,我們所謂的運營其實是綜合管理的職能,基礎設施、公共配套建設完成后由村委接手,然后進行簡單的維護。這樣一來,缺乏市場化導向,不能創造大的營收。
市場化主體運營,能夠直接對接市場,結合自身特色,提供市場所需要的創意產品并營銷,創造更大利潤。同時,與一般投資商不同的是,市場化主題運營商更注重整村性、系統性、多維度,能夠聯動村落各個項目,打造集聚效應。
臨安模式
自2017年4月開始,臨安創造性地提出“村落景區”的概念,編制了《村落景區臨安標準》,并開始招募鄉村運營師。臨安鄉村便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蝶變”,昔日的冷清村落變成了今日的詩意景區。
如此詩意風光、美輪美奐的鄉村新景,得益于臨安探索鄉村市場化運營之路的創新之舉——通過與愛鄉村、會策劃、懂營銷的鄉村運營師團隊開展合作,將鄉村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
(1)臨安鄉村運營的模式
政府部門是“跑龍套”:改變過去“大包大攬”的做法,改為承擔引導和規范職能;
鄉村運營商是主角:承擔參與村落景區發展規劃、項目投資、招商投資、產品開發、旅游營銷、日常運營、綜合管理等職能,并扮演“第二村委會”角色,參與村莊發展議事會議;
投資商是配角,按照村落景區主題和風格開展項目投資,只對自己投資的項目負責。村委會是股東,代表村集體與運營商簽訂合同,以集體資產入股。村委會在運營工作業務上不干涉不參與經營管理,主要協助并保障運營商在村落順利開展運營工作;
村民是主人,作為農民可出售農產品獲益,作為投資者可投身鄉村民宿、伴手禮、采摘園等獲益,作為勞動者可在家門口就業;
專家是師爺,定期對運營商進行指導和交流,為運營商提出對策建議。
(2)臨安鄉村運營的主要做法
委托專業機構進行資源調查,建立招商項目庫,幫助快速運營商先了解村莊的“家底”和特色。
招引運營商,雙向選擇,擇優引入。重點考察四方面能力:一是策劃和文創;二是集聚資源;三是具備市場運作;四是鄉村情懷和工匠精神。
圖片鄉村運營師招引發布會
組建運營公司,注重村民利益。
流程:村民大會同意——村委會與運營商達成合作意向——專家組審核——運營商與村民共同組建運營公司。
亮點:村委會不出資而占股;運營團隊有人員常態化駐村工作;如運營工作無實質進展,雙方可協商解除協議,運營商退出運營。
建立運營工作推進機制。定期召開例會、沙龍會;實行專家問診制度;組建村落景區營銷中心,“抱團作戰”式對外宣傳營銷;利用好采訪報道及公眾號宣傳造勢;根據績效考核,發放資金補助。
亮點:集群式推進。形成全域面上線路產品,以及運營村之間結成聯盟組織;獎勵后置,實行年度考核,考核合格才獎勵。
實施專業化運營,包括組建團隊、資源調查、主題定位、營造景觀小品、招引投資、打造業態、包裝線路、市場營銷、加強社會合作和管理等。
(3)成效
業態與產業:盤活利用閑置資源,完成向旅游文創產品的轉變。衍生出民宿、木藝坊、雕塑館、美術館、玫瑰莊園、四季果園、天河酒坊等一系列鄉村旅游新業態新產品。
運營商進入僅3個月,原來幾乎沒有旅游業態的青南村迎來第一家自然主題餐廳
月亮工坊系列民宿,帶寬敞庭院,內含泳池,共計有4棟20間房,任何一個角度都是青山藍天,完美融入天目山自然風景。
天目·留巖民宿,源于村集體閑置用房改造,依山而建,青翠繚繞,是一個集會議、居住、餐飲、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民宿度假空間。
天目美術館,源于村內一處保留完整的宋代天目窯遺址,可供游客參觀體驗茶器制作、燒制的過程,讓游客能夠更多的了解天目窯文化,體驗文化賞玩的樂趣。
乾隆月巷步行街,沿線有高端民宿兩家,還有“香月”包子鋪,金月亮土菜館,是天目月鄉村落景區的宴客廳。
鄉村文化保護與傳承:通過充分挖掘本地歷史和傳統文化,打造一批鄉村旅游體驗產品,使傳統文化得以保護和發展。
臨安楊溪村忠孝學堂:體驗忠孝課堂,跟著老先生朗誦弟子規,學習忠孝禮義
公共與眾創空間的營造:利用好祠堂、廣場等公共空間,植入富有鄉土特色的標志物、設施和活動,令空間的參與者在活動的同時逐漸產生對空間情感上的依戀感。
借鑒意義:
堅持市場化運營。運營商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按照自身的一套盈利模式和運作體系運營,負責村落景區的旅游運營。村委會雖然占股份,但不干涉運營公司日常經營,企業政府考核,但不做政府的施工隊。
運營前置,獎勵后置。運營介入在政府投基礎配套之前;實行年度考核,考核合格才獎勵。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運營商負責市場化運營;政府負責規范引導;專家負責審核和提供建議;投資商只對自己項目負責;村委會負責提供設施,分工助力;借抖音等平臺宣傳營銷。
保障村民利益。村民作為股東,入股不出資;同時享受運營所帶來的附加效益。農民的閑置房被租用,而且房租每年水漲船高;農民參與旅游經營,或開民宿或開商店;不會經營的村民發揮各自特長,為民宿供應農家食材和民俗用品和特產。
鄉村運營是一個新生事物,它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并非一蹴而就的單一化工作。需要我們以運營的思維,以改革的方式去推進。運營改變鄉村!我們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