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場就是集成了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基因精準技術、生態技術、食品安全等現代理念和高科技的手段,構建由政府引導、企業經營、農民做老板的嶄新商業模式。未來農場是引領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型農業生產主體和生產模式,具有產業生態化、管理智能化、要素集約化、生產標準化等特點。
打造未來農場,需要實現產業生態化、管理智能化、要素集約化、生產標準化等“四化同步”,需要落實建設水準高、科技含量高、智能程度高、生產效率高、質量效益高、共富成色高等“六高集成”。
一是推進宜機化示范改造。加快科學編制“未來農場”規劃。圍繞規劃布局、功能區塊、空間設計等,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宜機化改造,打造路網完善、電力達標、溝渠配套、設施完善的高標準農田,滿足農機設備安裝運轉、作業通行等需求。
二是推進農業科技示范推廣。鼓勵科研院所與“未來農場”共建新型研發平臺,圍繞良種育繁推、測土配方施肥、農業機械等,探索市場化農技推廣服務供給模式,加快自主研發新品種、新技術的示范展示和轉化應用。深化“1+1+N”農推聯盟和科技特派員機制,實現“未來農場”農推聯盟、科技特派員全覆蓋。
三是推進智能裝備示范集成。加快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集成應用,推進糧油高效植保施肥、茶果蔬水肥一體、畜牧業洗消飼喂等設備應用。推廣動植物生長感知、生產環境和病蟲害監測等智能裝備,推動設施園藝、畜禽和水產養殖數字化管理、實時化監控與預警。
四是推進共建共享示范機制。建立“未來農場”與村集體、農戶等共建共享利益聯結機制,引導“未來農場”以多種形式促進村集體經濟壯大和農戶增收。通過推動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等方式,增加財產性收入;帶動本村小農戶、低收入農戶等就業創業,增加工資性收入;實施“農場+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增加經營性收入。幫扶低收入農戶實現產業創收、就業增收。
五是推進農業項目示范集聚。深入推進農業項目“雙進雙產”,支持具有較高經營基礎的農業經營主體根據產業特點,升級改造一批“未來農場”。強化農業招商選資,大力引進社會資本、工商資本參與“未來農場”建設,投資建設一批“未來農場”。充分利用土地綜合整治、農地標準化改造契機,以工業化、園區化思路高標準規劃整合打造一批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業園區,形成一批“未來農場”片區。
六是推進質量品牌示范建設。實施“肥藥雙減”,推行生產、管理各環節可視、可追溯,主要農產品達到行業有關質量認證標準。農業主體擁有注冊商標,注重品牌建設與推廣,發揮互聯網數字化營銷的優勢,形成整體的品牌效應。以數字農業為手段,建立符合電商需求和現代商業的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從生產、倉儲、物流、加工,利用標準化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為市場提供更加優質的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