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個地區對外公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夜間經濟”也成為各地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據相關數據報道,夜間經濟預計今年規模將達36萬億元。夜經濟可以提高設施使用率、增加社會就業、提高消費水平、帶動區域發展,毫無疑問是城市消費的“新藍海”。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自己的“深夜食堂”。
《深夜食堂》是日本有名的電視連續劇,故事發生在一家鬧市胡同里的小餐館,店主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大叔。在這里不僅有簡美味的家常菜,還有每一位食客們的故事。在知乎上曾經人提問“為什么很多人喜歡在停車熄火后,獨自在車里靜坐一會兒再回家?”一個高達數萬贊的答案寫道:“因為跨出車門你就是那個被柴米油鹽的生活包圍的你,而在車門里獨自一個人靜靜,這時候的你才是你自己。”
想想當我們每天為生活奔波,下班后疲倦的擠著地鐵時,你的身心總需要有一個不被打擾的地方歇一歇。無論是下班后吃上一頓美味的小吃,還是和朋友一起逛夜市、喝酒、唱歌、玩玩劇本殺、在電玩城里打游戲,都能讓你的身心放松。因此夜經濟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產物。
1、夜經濟緣何而起
許多人理解的夜經濟等于宵夜,其實不是夜經濟是指從當日18時至次日凌晨,以當地居民、工作人群、游客為消費主體,以購物、餐飲、娛樂、休閑等服務消費為主要形式的經濟活動。包含了“”吃”“喝”“玩”“樂”為一體的多元化經濟。
夜經濟發展史
從唐代詩詞《夜看揚州市》中可以看出,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夜經濟。“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如今不似平時日,猶自笙歌徹曉聞”。但我國夜經濟的正式起步是從上世紀90年代左右開始,并逐漸由單一化走向多元化,從小規模走向大規模。最終形成了現在的食、游、購、娛、體、展、演等在內的多元夜間消費市場。
城市化發展必然
側面來看夜經濟其實是日間經濟的延伸,經濟學家表示:一個城市夜間燈光明亮,意味著該地區經濟相對活躍。夜經濟也逐漸成為衡量城市繁榮、生活舒適程度與便利與否的標準之一。憑借著蓬勃發展的夜經濟,讓成都榮獲12次“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在成都不僅有著數不清的夜間小吃,還可以夜觀博物館,夜游錦江,在通宵不眠的夜間書店看書。在很多地區,周末和節假日,公交車和地鐵也會延長1小時來滿足居民們的出游需求。夜經濟不僅代表著地區的經濟活躍度,還代表了當地居民生活的多元化和富裕程度。
政府支持
夜經濟有著鮮明的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等導向。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要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各地紛紛響應,比如北京、上海等地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進傳統商圈改造,提升特色商業街區品質,繁榮夜間經濟。政策推出的背后和當前國內經濟發展階段有很大關系。目前消費的結構性升級顯然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我國經濟結構也早已進入消費驅動發展階段。對于夜經濟,政策的支持是必然的。夜經濟不僅可以擴大消費從而提高經濟發展質量,而且還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促進消費多樣性。同時政策的支持也將加速夜經濟的蓬勃發展。
2、誰在參與夜經濟
那么夜經濟背后都有哪些人群呢?隨著互聯網公司的崛起,內卷似乎成為了常見的社會現象。不少上班族要到了7點后甚至更晚才能吃上晚餐。而當代消費主力軍“千禧一代”年輕人,對夜經濟有著更強烈需求。白天工作忙碌,消費需求和社交需求沒法得到充分滿足,只能通過夜間的時間來填補。而對于生活節奏更慢的小鎮青年來說夜經濟意味著增添愉悅感的生活方式。三線城市以下的消費者因為基本生活開銷(租房、餐飲)相對較低,對于夜經濟也有著很大的購買力。
3、乘風夜經濟
據數據統計,中國夜間消費約占總體零售額的60%,并以約17%的規模持續增長。夜生活,已經成為主流。在不同的消費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憑借著夜經濟成功的創業者們。
吃
長沙頭部文化餐飲品牌——超級文和友的發展離不開夜經濟的支撐。今年文和友目前收入超過1億,并且在同年2月份,獲億元融資。
成功的背后離不開文和友對消費場景的打造,文和友通過匯聚了各地經典小吃,再加上80年代復古的裝修,以餐飲加文創的形式吸粉了大量年輕人。
以為了消費者對炸串不健康不干凈的理念切入市場,夸父炸串把街頭大眾小吃重做一遍的理念值得新入局的創業者借鑒。夸父炸串采用了更健康不上火的草本鹵油,收到了市場的大力認可。這種把街頭小吃標準化規范化健康化的理念讓夸父炸串今年三個月內完成了兩輪融資,金額近億元,目前全國店鋪近1000家。
喝
酒飲行業絕對是夜間經濟中最為火熱的的行業,數據表示去年年末,中國約有3.5萬家酒館。
圖片
海倫司小酒館憑借超過380家的店鋪成為行業佼佼者。在大多數酒吧酒水高昂的情況下,海倫司小酒館人均消費一般在60-70元,酒水單價多數不超過10元。極高的性價比讓海倫司獲得了年輕人的追崇。
玩
隨著社會文化發展,那些曾經零零散散街機游戲廳,早已不在被大眾青睞。各類新奇的游樂設施逐漸整合,并發展成如今的電玩城。游戲內容豐富多樣,多元的功能分區,可以打游戲,還可以玩跳舞機、抓娃娃、投籃、賽車的衍生成的“大人們的游樂場”。這也促使了電玩城成為了各大商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在夜經濟的后半場,“蹦迪”成為了不少年輕人釋放壓力的新方式。近兩年受到疫情影響明顯的夜店,現在也更加的安全和規范化了。夜經濟正在通過多種形式崛起,值得每一個創業者注意。
4、創業者如何布局夜經濟
面對夜經濟新趨勢,創業者們該如何布局?
擴展品類
不少創業者對夜經濟的理解基本都是在夜市排擋和小吃上,但這只是冰山一角。
娛樂和文化形式的夜經濟有著無限潛力,從近兩年比較火的“社交游戲”劇本殺,再到解壓館,都是值得創業者探索的新方向。創業者要學會不斷挖掘年輕人的喜好,打造出他們喜歡的產品。
增加渠道
夜經濟的營銷模式大都是在大眾點評、美團等平臺上進行展示,渠道過于專一,過于嚴重依賴平臺。從長遠發展來看,商家除了要做好自己的產品外,同時也要學會多渠道運營,甚至可以搭建屬于自己的平臺來實現私域運營,這也是一個強有力的壁壘。
結合各地特色
不同地區的夜經濟文化也各有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的青睞。每個地區的風土民俗各不相同,這就很考驗商家對于本地文化挖掘和放大的能力。以美食文化為例,商家可以通過本地特色來改良新品,比如北京的鹵煮、蘭州拉面、四川火鍋,串串等。同時可實現集團式夜經濟本土化,就比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通過還原長安街景,將商業集合起來打造“不夜城”的模式,反響非常好,一度火爆全網。
加強規范化
正如法國經濟學家薩伊所說:“僅僅鼓勵消費無益于商業,因為困難不在于刺激消費的欲望,而在于供給消費的手段。”夜經濟同時也需要城市不斷完善管理。確保夜間治安安全,還有提供便捷的共同交通的足夠的停車位。在適當節假日,可以延長共同交通時間來輔助夜經濟的發展。
夜經濟作為當代一種特殊的經濟狀態,既是白日經濟的延續,同時又有著屬于自己的特色。作為增進消費的有力手段,在政策的護航下,夜經濟必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