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展鄉村建設行動,不僅關系到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的生活質量,也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產生深遠影響。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鄉村建設的整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必須在生產發展、生活小康、鄉村文明的基礎上,實現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基于村容整潔的目標,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要特別注意園林景觀的科學設計。
1、基于地區特色開展人文設計
以人為本是美麗鄉村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新時期,在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在人文氛圍濃厚的鄉村,要從全局出發,開展園林景觀設計,應融入當地的特色歷史文化,展現當地的特色風情,展示鄉村特色,提升鄉村園林景觀設計的整體水平和層次!在地區歷史人文因素融合實踐中,應注重鄉村園林景觀設計與地區建筑的相互融合,保證新鄉村整體設計的和諧。另外,要將地區特色歷史文化融入風景園林設計,還應深層了解本地區的人文環境、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結合這些人文風俗進行景觀設計,彰顯良好的鄉村景觀形象。
2、加快建設農業特色園區,提高鄉村經濟
從風景園林的角度上考慮,園林景觀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藝術性,園林中的植物群落會隨著季節的變化產生不同的景觀效果,這些植物群落特點鮮明,富有地方特色,能吸引眾多的游客觀賞游玩,給當地帶來不菲的旅游收入,還能打造別具一格的鄉村園林,增強當地風景園林的競爭優勢。
在鄉村振興發展中,當地政府部門可以借助于風景園林的經濟性優勢,從中挑選出資質良好、綜合實力強的本地農業企業、個體農戶,為這些農戶和企業提供政策扶持、技術支持以及資金支持,加大農業特色園區建設力度,在鄉村培育出農業優勢品牌,注重培育地方特色濃厚的主導花卉和苗木品種,滿足當地市場或者外地市場的花卉需求,使得鄉村當地特色農業的核心競爭力大大增強!
此外,這些有特色的花卉苗木不僅能夠對外輸出,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促進當地經濟快速增長,還能將其應用在農業采摘園區和鄉村農莊飯莊中,將花卉產業與旅游產業進行有效融合,讓當地旅游業發展起來,為當地農民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解決農民就業問題,這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舉措。
3、以鄉土植物為主,合理配置植物
外來植物的入侵比較強烈,在農村幾乎沒有天敵,在這種情況下,外來植物會占據本地植物的生存空間,吸收更多的養分。因此,在園林景觀建設中,要把外來植物的引進和種植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堅持以本土植物為主,合理配置植物,既能保證園林的穩定發展,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又能突出當地的風土人情,有效地把園林綠化和生態保護統一起來。
在選擇鄉土植物時,應考慮植物的季節變化特性,以達到一年四季景觀的園林景觀效果!在設置植物時,要考慮到植物的生長特性和生長習性,合理設置園林植物,既要注意景觀美感,又要注意景觀的實際功能。選擇常綠樹種,并與落葉樹種合理搭配,合理利用兩者的優勢,突出不同的自然景觀。觀賞植物分為開花植物、觀葉植物和結果植物3種,在園林景觀中,選擇名花、吉祥植物和新植物,以達到吸引游客的目光,讓游客流連忘返的目的。果樹最好選擇具有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植物,這些植物生命力強,養護簡單,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原生態植物產業的發展。
4、協調統一
在鄉村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城鄉要素的統一,需要根據園林建設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鄉村元素。同時,相關主題必須注意引入元素的獨特性,避免重復和循環,失去后續景觀設計的新鮮感和魅力。此外,在引用鄉村景觀中的人文因素的過程中,需要注重人文因素與社會建設發展的相互統一,與現代社會生態發展的總趨勢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