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最美,山嶺古道因似火紅楓,景象迥然不同.古道與紅楓一同蜿蜒盤繞群巒之間,是為秋日最浪漫之風(fēng)景線。
但見古道紅楓相映,霜葉與秋絮翻飛!滄桑中透幾點浪漫,熱烈中帶些許寂寞,牽人思緒。是故,古道蒼蒼亦朦朧,一縷相思楓葉濃!
三灘大崗嶺——泰順,溫州
始建于明景泰年間,繁盛于清朝中葉,彼時浙南閩北五縣來往泰順縣城與溫州的陸路主干道。圖片圖片圖片起于三灘村止于洋坑頭古亭,與司前筱條嶺古道及百丈葉山寮古道相連,是泰順?biāo)拇蠹t楓古道中最為經(jīng)典的。古道楓樹密集,品種繁多,經(jīng)霜而紅,如火似炬,燦若朝霞,遠眺山間的那一抹紅楓帶,便是它清晰的身影。
交通:縣城沿S52行駛7KM,至三灘村三灘嶺亭進入
周邊:仙居古廊橋、紅巖雙瀑
大會嶺——文成,溫州
始于元,具體無可考。昔麗水?dāng)?shù)縣與溫州瑞安、平陽的重要交通道。地方志載,清大峃人陳慶昌800銀元倡建石板路,今大部路段是為花崗石砌成。
浙南最富盛名的一條紅楓古道,兩側(cè)遍布多種古樹,從嶺頭貫穿到嶺腳,很是壯觀。古道東起于大峃鎮(zhèn)嶺腳村,西至百丈漈鎮(zhèn)富垟村嶺頭,西北走向,全長4.8KM,4500多級整齊美觀的花崗石臺階。其中一段“斗米直”嶺320余級,筆直陡峭,相傳挑擔(dān)者食斗米方可上此處。
交通:縣城出發(fā)1.5KM之嶺腳村,易到達
周邊:貍貓擂嶺、松龍嶺、五十二嶺等古道
南黃古道——天臺,臺州
始于北宋初,興于南宋,盛于明清,千年歷史。至上世紀(jì)70年代,為浙東南重要的民間商貿(mào)驛道,重要的民族經(jīng)濟文化走廊。
位于臨海與天臺兩地交界,起于天臺南屏鄉(xiāng)前楊村,止于臨海黃坦大泛村,全長約12KM。鋪滿青石的古道旁種遍楓樹,滿地紅黃葉。行至山頂,俯瞰黃檀梯田,錯落有致,綿延無邊。元代隱士曹文晦便將此“南山秋色”稱為天臺十景之一,清代乾隆下旨令人繪制“天臺八景”,其中就有南黃古道身影。
交通:天臺縣城向南,經(jīng)G104轉(zhuǎn)灘山線行駛10.8KM到達南屏鄉(xiāng)前楊村,全程24KM。
周邊:天臺山、國清寺、濟公故居
石巖屋——甌海,溫州
古道可追溯至?xí)x代,明清至民國時為瑞安湖嶺至溫州鹿城的必經(jīng)之路和商旅通道。圖片圖片圖片
為瞿湖(甌海瞿溪至瑞安湖嶺)古道甌海段,嶺上多楓樹又名楓樹嶺,又因嶺上石巖屋而聞名,故俗稱石巖屋古道。起于瞿溪雄岙村,至瑞安與甌海交界分水城,長4.5公里,寬1.5-2米。沿道兩邊多楓樹,直徑都在60-70公分左右,甚有兩三合抱而大,深秋,自是滿山紅遍,層林盡染,美不勝收。
地址:溫州甌海瞿溪鎮(zhèn)石巖屋景區(qū)
周邊:近溫州市區(qū),可游市區(qū)、江心嶼等
箬溪嶺——蓮都,麗水
年無可考,數(shù)百年前,青田章村欲造路過箬溪嶺通蓮都。因嶺下盆地圓如龍珠,山脈如戲珠游龍,里人恐路動“龍脈”,不允。章村“霸王硬上弓”,數(shù)百人一夜間挖好路基。因修路造橋為積德善事,碧湖百姓只好默認。
為穩(wěn)固路基與避日,路上不僅建亭,嶺上還種下少于100株楓樹,其中山頂?shù)募t楓王,樹齡已有300年。雨打青松青,霜染楓葉紅。每逢深秋,片片紅葉在陽光下如龍鱗生輝,隨風(fēng)而動,猶如青山間的一條靈動“赤龍”。
地址:麗水蓮都區(qū)碧湖鎮(zhèn)中溪村村頭
周邊:古堰畫鄉(xiāng)、通濟堰
張基嶺——瑞安,溫州
地方志有載:“宋宣和二年,瑞安知縣拒方臘義軍,令境內(nèi)筑關(guān)隘10處,其中就有百步嶺(即張基嶺),900余年前,古道就是瑞安與平陽交通的一條重要的驛道,也是重要軍事要塞。
所在的張基山海拔約500米,紅楓古道總長約1000米,從張基村山腳一直延伸到山頂,兩旁有上百棵百年古楓,最老的楓樹已有300多年的樹齡。每到入秋,楓葉開始由綠變黃,然后再慢慢變成紅色,到初冬,愈來愈紅,直至霜葉紅于二月花。
地址:溫州瑞安高樓鎮(zhèn)張基村
周邊:寨寮溪風(fēng)景區(qū)、九珠潭
特色:可從張基村山腳處開始登山欣賞;驅(qū)車至老57省道張基嶺段,從半山腰開始欣賞;最輕松的是,沿盤山公路開至平陽縣龍尾鄉(xiāng)通鄉(xiāng)公路上,從山頂往下走。
茶遼古道——臨海,臺州
宋代以來,路經(jīng)茶遼的道路為皇家官道,為溫州、臺州前往紹興、杭州的重要通道。村子歷史文化深厚,村民幾乎都是唐學(xué)者鄭廣文后裔。圖片圖片圖片
茶遼村自然風(fēng)景優(yōu)美,以古道、楓林、奇松、竹海聞名遠近;進入茶遼村古道,黃、紅、青相間的楓林,青翠的竹子,高大的松樹,遠看群山層林盡染,極具詩情畫意。踩在被楓葉鋪滿的石階,四周綠中有黃,黃中帶紅,時而繽紛爛漫,時而熱情似火。
地址:臺州臨海永豐鎮(zhèn)茶遼村
周邊:江南長城、紫陽街
勝美尖古道——永嘉,溫州
始于北宋,清末重修,前年歷史。起于永嘉縣三梅園村嶺腳,止于勝美尖頂。
全長2.5公里,寬1.5米,3080級石階,蜿蜒而上,道不盡古道深深,山光畫意。古道漸行漸高,漸入佳境。頑石鋪成的古老路面堅實整飭,內(nèi)側(cè)山崖高聳,外側(cè)斷澗深切,俯視不見其底。時至深秋,落葉飄零,紅楓飄香,數(shù)處瀑布,細流如絲,只待春來復(fù)見珠玉飛濺之姿了。
地址:溫州永嘉縣三江街道梅園村
周邊:近溫州市區(qū),可游市區(qū)、江心嶼等
注意:楓葉經(jīng)霜而紅,普遍11月中旬可以開始賞封。各地氣候不同,導(dǎo)致紅楓景觀時間有前后之差別,行前請留意當(dāng)?shù)貧夂?。浙南及周邊適宜賞楓地眾多,此八處為慢旅時光通過對比、篩選得出,最具歷史人文及風(fēng)景秀麗之八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