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養是越來越熱門的話題,人人都希望身體健康、精神愉快、延年益壽。康養旅游,就是圍繞實現這一目標的旅游,業界也稱之為“健康養生旅游”;在較發達的一些國家,則強調旅游與醫療健康的結合,稱之為“醫療健康旅游”。由此,則不難窺見“康養旅游”一詞的大致含義。
01、康養旅游的大致概念與發展現狀
(一)大致概念
康養是較為寬廣、綜合、交叉的產業領域,涉及眾多的產業和業態。
康養旅游,是以各類旅游要素供給為基礎,通過吸納和運用醫養保健的相關資源、技術和手段,如環境、醫療、療養、健身、休閑、度假、藥膳等,將各類康養資源開發集成為有益于醫治或緩解一些亞健康、慢性病的服務產品,以提升國民的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指數。
(二)融合特征
我個人的理解,嚴格的說,康養旅游既不完全等同于旅游休閑度假、旅居“候鳥生活”,也不完全等同于民政、老齡機構所說的養老與長壽。而是帶有明顯的旅游與醫養相融合的特征,也就是醫療、療養、養生等+旅游,或旅游+。
(三)發展階段
從全國的發展情況看,康養旅游與全面小康建設相伴隨,是起步比較晚、呼聲比較高、發展比較快、勢頭比較猛的新業態,全國涌現出一大批康養項目、康養小鎮和康養基地,總體上處于探索階段、零散階段、初級階段。
02、康養旅游發展的關鍵在核心業態
康養旅游要加快做好,關鍵是要有核心業態的支撐;評價一個康養旅游目的地,關鍵就看核心業態的建設情況。就如同各地旅游發展的標志,要看有無五星級酒店、5A級景區、國家旅游度假區一樣。
所謂核心業態,就是指在康養旅游產業發展中,具有特色性、專業性、競爭性、有效性,能夠發揮引領、支撐、拉動作用的一些業態,而非僅貼了康養標簽的大路貨、常見貨、賠錢貨。
有五類康養旅游業態,值得關注和重點培養:
(一)醫養。就是通過與醫院和專業醫療機構合作,并充分運用其它康養資源,對旅游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治療、保健和防病等醫養服務。
康養旅游中的醫養業態,與醫院治病救人有3個明顯區別:一是它是旅游康養服務機構與醫院、特色醫療的融合發展,不同于就近建醫院或去醫院看病;二是在治療和康復手段上,以傳統醫學(中醫和少數民族醫學)和民間驗方為主;三是充分借助當地康養資源優勢,如海濱、森林、物產等。在與醫療資源利用融合發展的基礎上,推動形成醫養的專業技術能力,再輔之以優越的天然環境和特色物產,以形成有特色、有效果地醫養療效。例如,甘肅酒泉市肅北縣蒙醫院有“放血”治療高血壓的獨門絕技;貴州畢節市百里杜鵑景區外的慢性病康養中心,通過針灸和湯藥可有效治療或緩解抑郁癥;有的醫療機構對各種失眠患者,有一整套卓有成效的醫療手段加以調養,包括設施設備、環境、藥物等,有很好的市場潛力;
(二)療養。也可叫休養、調養、康養,就是借助當地優勢資源條件(如溫泉礦泉、海水浴、森林浴等),再輔之以簡便易行的醫療手段,治療各種亞健康或緩解某種疾病。它與“醫養”有一些類似性,只是治療手法相對更加簡便易行。
如90年代以前,一些風景名勝區或溫泉療養區都設有療養院(河北的北戴河、山東的青島、廣東的從化、貴州的息烽溫泉),接待勞模和一線工人療養;新疆伊犁火龍溝鄉村醫院的地窨子,利用“燃煤地熱”治療風濕病。療養者還可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學習一些強身健體之法,如瑜伽、八段錦、太極拳、五禽戲,還有國外的如印度的瑜伽、德國的室內滑雪操(Skigymnastik)。目前,國外也有專門教習這類課程的地方,如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就有一座馬拉維瑜伽大學(分校),對來自各國的研學者教授印度瑜伽。
(三)旅養。通過參加旅游+康養的系列活動,達到促進康養的效果。它與旅游、休閑、度假、戶外等密切相關,差別在于要輔之以康養的理念和行為,也就是“旅游+”、“+康養”。例如,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泡溫泉礦泉、沉浸到生態絕佳處“森養”;進行有氧慢跑、水上運動、戶外遠足、飛拉達攀巖等;深入自然鄉野“采菊東籬”、收摘果蔬、采蓮抓魚、耕耘稼穡,讓人忘卻煩惱、釋放壓力、輕松愉快。
(四)食養。也叫藥膳。就是通過科學地選擇、搭配、烹調食物,以調養身體、助益健康。要收到較好的食養效果,需要一是采用真正好的食材,如原產地、地理標志產品,如綠色、有機產品;二是有針對性的調養,在醫養專家的專業指導下,根據客源體質的差異進行食物調養,而非隨便就去吃沒有區別的藥膳;三是由專業廚師的指導或代為烹飪,應有一套康養特色的菜譜、食譜,也就是“特菜特烹”,不能像吃家常菜一樣隨意。
(五)“天養”。借助于當地特有的優異自然資源進行康養,包括氣候、水文、地形、植被、海拔、含氧量、富硒、溫泉、礦泉等。具體好在哪里,怎么宜于康養,應有專業機構的測定和認可,應有成功康養的現實案例。例如,海濱、森林空氣含氧量高,對呼吸道疾病患者、對血管堵塞引發腦部和肺部功能障礙的患者,具有較好的康復效果,也就吸引了很多“天養”者,但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不同地段含氧量是不同的,需要具體的數據和例證去說話。
03、專業化推動康養旅游高地建設
我國具備康養旅游發展優勢的地方不少,要將優勢資源轉化為優勢產業,必須找準方向、突出特色、抓好核心、壯大產業,方能培育起來康養旅游高地。
(一)統籌謀劃康養旅游產業
一個地方要把康養旅游發展好,除了應具備必要的客觀條件,關鍵是黨委和政府下定決心,及早做好決策部署。要將康養旅游列為一大重點產業;建立推動發展的領導班子和工作機制;研究編制好康養旅游發展規劃,從專業角度推動康養旅游發展。
(二)有意識重點培育核心業態
要確保康養旅游高質量發展,關鍵是抓好核心業態的培育。在康養旅游發展規劃中,應把核心、重點、主干突出出來,明確政策支持、配套條件和保障措施。避免假冒康養之名與實干康養不分,避免簡單拼接疊加與深度融合發展不分,避免主次和輕重不分。
(三)抓好旅游與醫養的融合創新。這是康養旅游發展的重要關節點,也是作為目的地成熟與否的標志,要創新與各類醫療機構和資源的合作方式,鼓勵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醫養、療養的康養旅游產品。
(四)引導自發性康養發展。對于依托當地優越自然環境和公共設施,以康養之名建售房屋、開發項目,以買房租房前往本地“候鳥生活”等自發性的康養發展,應吸取個別地方的教訓,及早加以統籌研究與適當引領,確保把優越地段和優勢資源用于核心康養業態的開發。比如,優質溫泉所在地、生態條件優越的海島或濱海地段。
(五)搞好康養旅游公共服務
理想的康養旅游目的地,必須有配套健全的公共服務。譬如,通達的交通、便利的商業、豐富的餐飲、人性化的家政服務,以及其它共性的服務需求。
山東是我國康養文化和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的省份,也是康養旅游發展的領先探索者,2022年就出臺了《山東省文旅康養強縣財政激勵政策實施方案》,計劃2024年前每年評選10個文旅康養強縣,給予資金、金融、土地等系列激勵政策。青島市更是醫養健康產業發展的率先踐行者,已經研究編制了有關規劃,確定了創建全省醫療改革龍頭、全國區域醫療中心、國際健康養生宜居名城的發展目標。可以看出,青島市在醫養健康產業發展的總體謀劃,與專業推進康養旅游發展的方向、目標、重點是一致的,只要立足海濱康養資源優勢,深入發掘和凸出青島濱海特色,大力推進醫養與旅游融合發展,狠抓康養旅游核心業態培育,全力打造康養旅游新高地,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套向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康養旅游發展經驗,為全行業、全國康養旅游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