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被舉世公認為世界園林之母,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更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
北方園林主要地處黃河流域的西安、洛陽、登封、開封、曲阜、北京等古都古城,多為皇家園林。
北方園林規劃布局中軸線、對景線運用較多,園林賦予凝重、嚴謹的格調。建筑形象厚重、敦實,封閉感較強,有剛健之美。園內空間劃分較少,整體感較強。
北方園林可概括為“北方之雄”,但秀媚稍顯不足,是我國古代園林的宏麗之作。
北方園林的特點
1、北方園林的特色在皇家、寺觀、私家園林中都有表現,主要表現于前朝后寢、軸線對稱、一池三山、仿景縮景、障景漏景等方面,從內容的布局特點上看,主要表現為儒道佛三家對園林的滲透。
北方園林的構筑物與自然關系密切,主要反映在溫度和風向與建筑的關系上。北方寒冷,防寒是建筑最主要的功能。
2、相對于南方而言,此區雨量較少,華北湖泊較少,不可能像江南既有廣袤平原,又有縱橫水道,于是,在平原地區高聳的泰山和燕山就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象征。
水源和水量的限制是北方園林的制約因素。
地方性自然地理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山東一帶,因比鄰江蘇,園林有模仿江南園林的跡象,如十笏園,就是園主游歷江南而后回家造園。
北京園林除了皇家園林占有湖泊之外,王親貴族只能得到皇家的殘羹冷炙,水面不大,有些只能是平地造旱園,即使園中有水,也是水面很小,現代公園亦旱園很多。
相對于全園面積,北方園林的水面比率是很少的。
3、北方園林的崇山性表現在園林的堆山上,園山雄偉,以高、壯為美。山體面積較大,高度較高,當然,清代皇家及貴族也有權力、財力以及人力營造如此雄偉的山。
如北海的瓊華島、御花園的堆秀山、景山公園的景山、恭王府花園的假山等等。景觀效果最為有名的泰山和長城都是山景。
泰山在岳位居第一,泰山封禪是歷代皇帝的最愛,園林中的孤立土山概取象于泰山。長城因地處燕山、連接隘口而聞名中外,園林中常有城關一景,就是長城的寫照。
4、北方一帶園林用石多為房山石、太湖石、青石,尤以青石有地方特色,太湖石雖是審美中最得寵的石材,但它并不十分普遍,因為此地遠離江南。于是,北京一帶較少,在山東一帶相對較多。
與太湖石相近的房山石,人稱北太湖石,倒是最為普遍的,因為此石就產于北京市的房山區,從開采到運輸較為方便,不過,房山石在山東倒不十分普遍。青石在河北、北京一帶用得較為普遍,平置和豎立皆可。
5、在植物方面,北方園林中柳樹、槐樹、松樹、柏樹、楊樹、榆樹等喬木類是用得較多的樹種,其中以松柏和柳樹最多,因為耐寒性強,能過冬。
灌木類有丁香、海棠、牡丹、芍藥、荷花,大部分是不能過冬的,現代公園中,許多冬青類籬式灌木常作為界邊材料和冬季景物。
四季景色差異性最大的主要表現于植物上,春來萬物復蘇,樹木吐綠,仲春開始,百花齊放;夏季柳樹成蔭,荷花盛開;秋季楓槭變紅,群山盡染;冬來萬木凋零,雪花紛飛。
北海公園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區,主要由北海湖和瓊華島所組成。面積68公頃,其中水面約39公頃,陸地為29公頃。這里原是遼、金、元、明、清五個封建王朝的皇家“禁苑”,已有上千年歷史。北海公園全園以北海為中心,面積達到0.69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約0.39平方公里)。湖口瓊華島上建的藏式白塔為全園標志。
景山的主要建筑有:三座園門(景山門、山左里門、山右里門);祭祀孔子的綺望樓;五座峰亭(觀妙亭、周賞亭、萬春亭、富覽亭、輯芳亭);景山山后的壽皇殿;東側的永思殿和觀德殿以及護國忠義廟。
景山公園地處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占地23公頃。南與紫禁城的神武門隔街相望,西鄰北海公園。景山山高42.6米,海拔88.35米,是北京城的最高點。站在山頂可俯視全城,金碧輝煌的古老紫禁城與現代化的北京城新貌盡收眼底。
園林建筑中融入了中國的文化、習俗、地理等特點,并且將北方的建筑設計藝術體現得淋漓盡致,它所表達出的是人們對自然、對美好的寄托和追求。南方園林的秀麗柔美和北方園林的雄偉壯闊,兩者所蘊含的意境和風格迥異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作為國家的文化瑰寶,人們應該好好的保護園林建筑,讓世界看到都為之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