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記》可理解為中式生活美學的范本,借松竹之間的“空兒”而居,借山而居,倚青林,花霑衣,草盈階,茶香滿樓,體驗四季,皆為春光,可詩可畫。建筑庭園起承轉合,留白濃疏,方寸之間有大呼吸,可謂人居上境。
全書始于醒,終于倩,雖混跡塵中,卻高視物外;在對澆漓世風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雋,其格言玲瓏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
醒
花繁柳密處,撥的開,才是手段;瘋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跟。
不近人情,舉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念;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留七分正經,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透得名利關,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關,方是大休歇。
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無小害者,惟書。
情
一片秋山,能療病客,半聲春鳥,偏喚愁人。
山水花月之際,看美人更覺多韻。非美人借韻于山水花月也,山水花月直借美人生韻耳。
黃葉無風自落,秋云不語常陰。天若有情天亦老,遙遙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
峭
榮寵旁邊辱等待,不必揚揚;困窮背后福跟隨,何須戚戚。
一失腳為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
放得俗人心下,方可為丈夫;放得丈夫心下,方名為仙佛;放得仙佛心下,方名為得道。
達人撒手懸崖,俗子沉身苦海。
學者要有兢業的心思,又要有瀟灑的趣味。
待人而留有余不盡之恩,可以維系無厭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盡之智,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
榮寵旁邊辱等待,不必揚揚;困窮背后福跟隨,何須戚戚。
靈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念頭稍緩時,便莊誦一遍。
志要高華,趣要淡泊。
空山聽雨,是人生如意事。聽雨必于空山破寺中,寒雨圍爐,可以燒敗葉,煮鮮筍。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凈土。
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
人勝我無害,彼無蓄怨之心;我勝人非福,恐有不測之禍。
浪子回頭,仍不慚為君子;貴人失足,便貽笑于庸人。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素
鄙吝一消,白云亦可贈客;渣滓盡化,明月自來照人。
心茍無事,則息自調;念茍無欲,則中自守。
清晨林鳥爭鳴,喚醒一枕春夢。獨黃鸝百舌,抑揚高下,最可人意。
葆真莫如少思,寡過莫如省事;善應莫如收心,解謬莫如澹志。
若想錢,而錢來,何故不想;若愁米,而米至,人固當愁。曉起依舊貧窮,夜來徒多煩惱。
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
雨后卷簾看霽色,卻疑苔影上花來。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斗室中萬慮都捐,說甚畫棟飛云,珠簾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誰知素弦橫月,短笛吟風。
景
人冷因花寂,湖虛受雨喧。
幾分春色全憑狂花疏柳安排;一派秋容,總是紅蓼白蘋妝點。
秋竹沙中淡,寒山寺里深。
潭水寒生月,松風夜帶秋。
褥繡起于緹紡,煙霞生于灌莽。
韻
情因年少,酒因境多。
月有意而入窗,云無心而出岫。
憂心人似梅花,韻心士同楊柳。
多方分別,是非之竇易開;一味圓融,人我之見不立。
清疏暢快,月色最稱風光;瀟灑風流,花情何如柳態。
填不滿貪海,攻不破疑城。
流水有方能出世,名山如藥可輕身。
渾如花醉,潦倒何妨,絕勝柳狂,風流自賞。
觀山水亦如讀書,隨其見趣高下。
奇
識盡世間好人,讀盡世間好書,看盡世間好山水。
花看水影,竹看月影,美人看簾影。
讀《春秋》,在人事上見天理;讀《周易》,在天理上見人事。
心無機事,案有好書,飽食晏眠,時清體健,此是上界真人。
先讀經,后可讀史;非作文,未可作詩。
面上掃開十層甲,眉目才無可憎;胸中滌去數斗塵,語言方覺有味。
綺
到來都是淚,過去即成塵。
世路既如此,但有肝膽向人;清議可奈何,曾無口舌造業。
俊石貴有畫意,老樹貴有禪意,韻士貴有酒意,美人貴有詩意。
胸中不平之氣,說倩山禽;世上叵測之心,藏之煙柳。
桃紅李白,疏籬細雨初來;燕紫鶯黃,老樹斜風乍透。
豪
才以氣雄,品由心定。
云破月窺花好處,夜深花睡月明中。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處世當于熱地思冷,出世當于冷地求熱。
能為世必不可少之人,能為人必不可及之事,則庶幾此生不虛。
劍雄萬敵,筆掃千軍。
胸中無三萬卷書,眼中無天下奇山川,未必能文。縱能,亦無豪杰語耳。
法
病中之趣味,不可不嘗;窮途之景界,不可不歷。
勿以小嫌而疏至戚,勿以新怨而忘舊恩。
處心不可著,著則偏;做事不可盡,盡則窮。
不能受言者,不可輕與一言,此是善交法。
性不可縱,怒不可留,語不可激,飲不可過。
進以靜事而約己,遠以惜福而延生。
為善有表里始終之異,不過假好人;為惡無表里始終之異,倒是硬漢子。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
倩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處女。
幾聲好鳥斜陽外,一簇春風小院中。
一軒明月,花影參差,席地便宜小酌;十里青山,鳥聲斷續,尋春幾度長吟。
會心處,自有濠濮間想,然可親人魚鳥;偃臥時,便是羲皇上人,何必秋月涼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