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江南總是有著特殊的向往,隱匿在江南水鄉的千年古鎮,流傳在街頭巷尾的民間故事,總有著令人無法忘卻的獨特味道。
嘉興嘉善·西塘古鎮
遠眺水鄉,白墻墨頂,舟影波光,在薄霧的暈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紙畫。西塘河流縱橫,綠波蕩漾,晨間薄霧似紗,傍晚彩霞暈染,就像一位含羞的少女,蒙上了最神秘的面紗,等著人們去發掘她的美好。
夢里水鄉,斜斜的小巷,咿呀的門窗,夜晚朦朧的燈火,靜謐停靠的漁船。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歷經了歲月流逝的長廊橋弄,已傾聽了千年的流水低吟,閱盡了兩岸的屋舍變遷。依河而建的街衢和臨水而筑的民居,都使整個小鎮在記憶中慢慢褪去了色彩,雖有些泛黃,卻逐漸清晰......
嘉興桐鄉·烏鎮
烏鎮,江南四大名鎮之一,是個具有6000余年悠久歷史的古鎮。水舒緩流淌貫穿全鎮,民居依水而建,外飾木質外墻,被譽為“枕水人家”。走進烏鎮,悠然自得地踏著青石板鋪成的狹窄的小街上,看到兩邊各式各樣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老人,就會讓人有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
烏鎮的夜色更是嫵媚。綠樹下、拱橋邊、臺階旁處處閃耀著七彩燈光,天上星星閃爍,地上燈火通明,一陣暖風襲來,已辨不清到底是天上人間,還是人間仙境。
寧波寧海·前童古鎮
在寧海,藏匿著一座擁有7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鎮。它不張揚,像是深宅里走出來的大家閨秀。或許聽到它的名字,你都會有一絲絲陌生——前童古鎮。前童鎮其實面積不算小,明清時的那些古街老屋被外圍大量新建的房屋包裹著,走入古鎮,外面的喧囂嘈雜幾乎瞬間被隔離,穿越到另一個世界。
沿著卵石鋪就的小徑走進前童古鎮,滿目皆是明清時期的古老民居,潺潺溪水在門前流過,溪中小魚悠然自得,頗具生氣。
紹興·安昌古鎮
這里沒有摩肩接踵的游客,有的只是原汁原味的水鄉風情。烏篷小畫船,鑒湖水如月。乘舟而行,是了解安昌這座水城極好的方式。安昌的魅力,在于它積淀深厚的歷史文化。數百年來商賈云集,百業興盛,蔚為越北大市重鎮。古鎮風貌至今保存完好。老街依河而建,南居北市,全長1747米。
腳劃船往來的街河,姿態各異的石橋,青石板鋪就的街路,錯落有致的翻軒騎樓,傳統特色的店鋪作坊,古老凝重的臺門,幽深僻靜的弄堂……風貌原真古樸,極具水鄉特色,船行的不快不慢,眼前如印象畫一般一幅幅掠過。
湖州南潯區·南潯古鎮
水鄉古鎮,自有股冷靜幽清,在眾多古鎮中,南潯秀麗但不出挑,只靜靜處在江南一隅,看時光輪轉,待歲月變遷。水鄉古鎮、江南豪門、經典園林、中西合璧……南潯卻是惟一具有大宅院集群的江南古鎮。這些歷史建筑不僅是傳統明清大宅,更是組合了歐式建筑風格,甚至連家具、地磚、彩色玻璃都是進口的。
憑欄在水閣之中,或行走在長長的青石板路上,兩邊來的景色猶如一副濃墨淡彩的江南水鄉畫,若隱若現美麗,最是讓人沉醉……
湖州德清·新市古鎮
相比那些遠近聞名的江南水鄉,德清的新市古鎮多了一份不被打擾的安詳和寧靜。古鎮因水成街,被水分割成18塊,又由50余座橋梁連成一片。這里沒有擁擠的人潮,也沒有繁華的商店,有的是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深宅老巷子中等待被傾聽的故事。
養在深閨中的小鎮,就像一個正在享受午間小憩的老人,慵懶而舒適。穿過弄堂吹來的涼風讓你忘記炎熱和煩惱,不經意就被吸引,不經意便久久駐足。
杭州富陽·龍門古鎮
富春江南岸、仙霞嶺余脈的龍門山腳下,龍門古鎮這個江南最大古村落歷經千百年,從一個大家庭的聚居地,成為了今日的古鎮。這里溪道兩岸自古沒有店鋪,謝絕了市儈習氣和商業的煩雜。生活在此處,清淡、安逸而單純,與紛亂無緣。
小街窄窄的,邊上一側的青石板下河水流淌,踏在古鎮的鵝卵石上,腳步也會輕快起來。那是一份隱遁的愜意,只有親臨才能有體驗,只有慢慢地走,才能全然感受。
衢州江山·廿八都
位于浙閩贛交界的千年古鎮,青山綠水,黛瓦磚墻,遠離城市紛擾,一方紅塵凈土——江山廿八都古鎮。踏上這方土地,覽盡這上百年的老屋,街頭巷尾那歲月的痕跡讓你有恍如隔世之感。我們不僅被她深藏的精致和柔媚所折服,更為她那古樸濃郁的民俗風情和厚實的文化底蘊而贊嘆。
最美不過清晨時分的廿八都,風華仿若出水,偏似一處煙云之地,恰似一方制宜水土。炊煙麝香,一襲撲鼻繞人心腸;如履仙境,一嘗人間煙火,甘露沁人心脾。
麗水蓮都·古堰畫鄉
或許是因為江南有太多的古鎮,誰曾想到在麗水還藏著這樣一個真正的水鄉桃源,不受室外喧囂的侵擾,兀自靜靜地美著。它有一個如詩畫般的名字:古堰畫鄉。古堰即為通濟堰,畫鄉叫做大港頭鎮。這兩個小村落間并沒有道路,只能依靠船家,在這一來一往間,擺渡著最純凈的江南風情。
行至巖鳳尾蕨茂盛的空空山谷,鳥聲清脆,樹上種子崩裂,一起在樹下疲累而眠……我想,這才是最愜意的小鎮生活吧。
舟山·東沙古鎮
談到古鎮,我們想到的都是白墻黑瓦,小巷幽深……而東沙,坐落在岱山島之上,有著濃郁古樸的漁村風格,彌漫著海水的氣息。這里曾是舟山著名的漁港,更是曾經繁華的商埠。
弄堂是東沙古漁鎮最明顯的建筑風格和最常見的生活空間,如果說歷史文化是古鎮的“根”,古巷弄堂則是古鎮的“脈”。發源于街巷弄堂的傳統游戲是最貼近群眾生活的民俗文化活動,廣泛流傳于民間且具有鮮明地方文化特色,作為一項體育游戲,有極強的娛樂性和參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