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地惟山林最勝,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懸,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入奧疏源,就低鑿水,搜土開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雜樹參天,樓閣礙云霞而出沒;繁花覆地,亭臺突池沼而參差。絕澗安其梁,飛巖假其棧;閑閑即景,寂寂探春。好鳥要朋,群麋偕侶。檻逗幾番花信,門灣一帶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隱僻,送濤聲而郁郁,起鶴舞而翩翩。階前自掃云,嶺上誰鋤月。千巒環翠,萬壑流青。欲藉陶輿,何緣謝屐。
這段畫加上標點一共196個字,前后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概括山林地的特點
園地惟山林最勝,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懸,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
意思是:園林地理位置以山林地為最佳,因為這些地方有高有低,有曲有深,或是峻峭的懸崖,或是寬闊的平地,本身就形成了天然的雅趣,無須勞煩人力施工。
第一句話很好理解,建園林最好有多變的地形,這樣才能依照空間特色去營建不同的空間,而城市地、村莊地等大多不具備變化的地形,因此平地建園的工程量也就變大了,不像是山地建園可以利用自然的優勢,稍加調整就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第二層:介紹山林地如何營造園林
入奧疏源,就低鑿水,搜土開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雜樹參天,樓閣礙云霞而出沒;繁花覆地,亭臺突池沼而參差。絕澗安其梁,飛巖假其棧;閑閑即景,寂寂探春。
意思是:進入隱蔽的地方疏浚出水流源頭,順著低洼的地勢開鑿成池塘;掘土開辟洞穴與山腳,培土成山,以連接房屋和長廊。園林中雜樹參天,樓閣在云霞中隱現,繁花遍地,亭臺突出池塘邊而顯得參差錯落。水澗絕徑處架設橋梁,飛巖懸崖處鋪設棧道。就這樣閑適地觀賞眼前的美景,安靜地尋訪滿園春色。
這兩句話其實是在解釋建園的順序,我們先得在山林深處找到一處水源,依照周圍的地勢來鑿池整山,然后再布置建筑樓閣,軒廊亭臺,讓這些建筑都融合在環境之中,最后再將這些建筑通過橋梁、棧道相連形成園路。讓園林變成時刻都能欣賞的藝術品。
第三層:如何布置園外的景色
好鳥要朋,群麋偕侶。檻逗幾番花信,門灣一帶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隱僻,送濤聲而郁郁,起鶴舞而翩翩。階前自掃云,嶺上誰鋤月。千巒環翠,萬壑流青。
意思是:這里充滿著悅耳鳥鳴,似有呼朋喚友之意;到處奔跑著靈巧的糜鹿,成群結隊而過。在花檻邊拈花玩味,看門外一脈清溪細流。竹林之中清幽的小路通向館苑,松林中的小房舍在僻靜處安然靜立,聽郁郁風濤,賞翩翩鶴舞,高樓臺階之前彩云舒卷,月色之下不知何人在梅嶺苦苦耕耘。千座山峰繞園,恰似青翠的屏障;萬條溪水細細流淌,好像青綠的碧玉。
這三句話是讓你把目光投向園外,不要只顧著園內的精彩,園外同樣一片勃勃生機,除了自由自在的動物,還可以在園外松竹間布置草亭,這里就像是王維的竹里館遠離別墅,但融于自然,周圍的一切不也是園林景色的一部分嗎?
總結:欲藉陶輿,何緣謝屐。
意思是:可以如晉代陶潛一樣,坐一乘竹轎優哉游哉地游覽山水,不必穿上謝靈運那樣的木鞋,辛苦地跋涉。
最后的總結很有趣,計成用了兩個典故,東晉時,陶潛足部有病,外出游玩只能坐由兩個兒子抬著的竹轎。看到的是山的遠景或中景景觀,主要是“遠觀其勢”;
晉代謝靈運在爬山的時候,穿上了特制的木鞋,上山時把木展的前齒去掉,下山時把木展的后齒去掉。謝靈運穿著木屐尋山陟嶺,所見的非山的整體形態,而是“近觀其形”。
可見這句話好像在說坐轎子比走路要好,但其實是教你如何更好的欣賞山林地的景色,坐轎子省力省心,騰出精力來可以觀賞整體的山林之勢,走路費時費力,但能讓你看到更多細節,感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