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展示延邊獨特的旅游資源,挖掘延邊更多新玩法、新場景、新產品,打造“跟著四季游延邊”城市旅游品牌亮點,1月12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啟動“‘煥新升級·集聚人氣’延邊州旅游新玩法打造計劃”,以前沿的達人視角、真實的游客體驗、專業的專家建議,聯手構建消費“新場景”,展示“新形象”,塑造“新IP”,持續推廣“美麗中國·鮮到延邊”的城市文化品牌,以旅游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跟著旅游達人實地采風,深入挖掘延邊旅游新玩法、新體驗。發布中國朝鮮族民俗園旅拍、霧凇島礦泉水漂流、雪地摩托穿越秘境、夢都美滑雪場暢玩粉雪、吉地溫泉泡湯、峽谷浮石林、冰上拉力賽、延吉網紅彈幕墻、邊境親子自駕游、峽谷溯溪、防川景區一眼望三國、城市“CoffeeWalk”(咖啡漫游)等旅游產品,暢玩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新玩法,從不同視角體驗純粹的延邊旅游。
跟著延邊本地的5位不同行業領域的主理人,品味跨境旅游、咖啡文化、滑雪攝影、露營探險、特色美食等延邊旅游的新亮點、新要素,倡導全民參與“延邊州旅游新玩法打造計劃”,分享屬于自己的新玩法。
為推動延邊旅游行業高質量快速發展,激活文旅市場消費活力,10位行業專家、學者結合各自領域,為延邊文旅建言獻策。
陳斌:中國旅游協會旅游商品與裝備分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
圍繞“利用特色資源開發特色文創和旅游商品的路徑”進行主題演講。
想要旅游市場火爆,就要找準城市的爆點,要突出城市特色和內涵,除了新玩法、新體驗,還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創產品和旅游商品。第一,特色產品開發要先定位產業,再開發產品。要準確分析市場客戶群體,找準自己的定位,既要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更要突出特色文化元素。第二,開發有潛力的特色文創和旅游商品要準確判斷市場需求,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創意,再進行專業設計。只有細分到極致,開發到極致,才能看清市場的本質。延吉人參果凍的典型案例,說明很多產品還具有可開發的巨大空間。第三,要利用好“國貨潮品”的東風。要重視年輕的“潮”市場,有針對性地發展文創和旅游商品,突出旅游商品的長尾效應,通過文創產品的銷量實現文化的傳播,持續擴大消費、帶動產業、發展經濟、增加就業,助力人民實現美好生活。
厲新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圍繞“新需求新場景新玩法——延邊旅游發展建議”進行主題演講。
延邊非常重視文化和旅游工作,提出文化強州、旅游興州。對“如何在民族文化傳承方面做出創新示范”這一問題需要更多的思考,要注重“三新”:第一,新需求,關注市場變化。要通過正確的引導,讓游客融入旅游目的地,把旅游業態、活動植入旅游過程,把旅游特色元素轉化為產品,讓“玩家”來帶動大家,以小眾帶動大眾,以創新玩法、沉浸業態激發舊資源的新活力。第二,新場景,激發消費欲望。要用空間思維去打造新的場景,摒棄原來的資源本位的思想,建立起業態本體的觀念,將特色資源植入更多的業態和玩法,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要強化場景思維,營造氛圍化空間,激發人們消費和體驗的欲望,讓玩法成為吸引力。第三,新玩法,推動價值變現。要用好新場景來帶動新玩法,調動消費情緒。以時間場景、空間場景、人群場景、融合場景打造形成新的玩法,以新玩法帶動新傳播,用旅游增加流量,推動商業空間的人文化、文化空間的沉浸化、沉浸空間的體驗化、體驗空間的旅游化,最終推動旅游空間的商業價值變現。
李雪敏: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鄉村研究院專委會委員,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原局長、二級巡視員
總體感覺延邊有四大優勢,一是獨特的氣候和文化資源;二是緊鄰長白山,有冬天冰雪、夏季避暑資源;三是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四是邊境口岸區位優勢。民族文化特色鮮明,美食美景隨處可見,最近火爆的網紅墻、中國朝鮮族民俗園就是多年耕耘出的碩果。延邊需要打造自身品牌,在行業專家的指導下科學規劃設計,從特色產品、營銷理念、傳播手段和搭建平臺方面不斷出新。政府層面要通過推出優惠政策,不斷激活旅游交易市場,實現旅游企業之間的資源補充、相互賦能、互惠共進。要加強行業的內勾和外聯,進一步實現“引客入延”,完善品牌和體系建設,針對不同的場景、人群和消費市場,提煉具有延邊區域特色的多元化品牌口號,助推延邊文旅發展。
劉家明:中國科學院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副主任
推動延邊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一要抓文旅品牌體系建設。要以效益為核心,提升人均停留天數、人均旅游消費值、精細化旅游服務、高品質旅游服務、高質量旅游設施及高質量休閑度假環境等指標,實現延邊文旅產業高、中、低檔協同發展。二要做好大長白山旅游的文章。延吉市要提出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戰略藍圖,與長白山共創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三要做大“冰雪+文化”的冰雪文化旅游產業。充分發揮延邊民俗風情文化優勢,為游客提供“冰雪+民俗文化”的多場景、新空間旅游產品。四要打造全季節時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要繼續鞏固現有四季休閑旅游基礎,拓展野奢、輕奢的度假酒店或精品度假宿集,實現延邊旅游的提檔升級。五要謀劃建立跨境旅游合作區。
魏長仁:勁旅集團總裁勁旅網創始人升級工場發起人
延邊文旅要持續高質量發展,應該立足既有資源優勢,建立內循環。延邊旅游最大的兩個優勢,就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休閑旅游及邊境旅游資源,應當提早規劃邊境旅游,結合市場需要不斷創新產品、創新玩法,整合現有產品、玩法,提煉出能夠給予游客角色代入感的新鮮體驗,讓游客更加滿意。要構建內容生產創作機制和體系,賦予新場景、新空間、新生活以全新的內容,讓游客感受到城市的溫度和煙火氣。要重視用戶反饋,發揮創作機制作用,整合創意資源,推動開發新產品。要建立內容宣傳分發機制和產品淘汰機制,保持產品的熱度。推動文化融合和科技融合,發動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建立一個新玩法創作創意平臺,實現“顛覆式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移動端傳播”,提升產品更新頻率。
馬牧青:北京青藍文旅規劃設計院院長,中國城市科學規劃設計研究院旅游總規劃師,中國旅游景區協會規委會專家
延邊州是中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州,一直以來,韓國游客朝拜長白山都是走延邊州的安圖縣,故而韓國是重要客源地;另一方面,休閑旅游就是一種生活體驗。朝鮮族的風情生活體驗對內地游客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在這方面,延邊做得很不錯,延吉的網紅墻和水岸市集。因此,延邊做旅游,除了借助長白山這一吉林乃至東三省的著名旅游品牌和龍頭的強大影響力,還要做好地域化生活。
延邊州未來旅游發展,長白山觀光當然可以依托,但更重要的是依托生態、環境、氣候、地質條件與文化稟賦基礎上的休閑度假,空間上從景區向城鄉轉換,氣候上南北交換,產品上風俗、風情、風物、風味與自然風光、鄉土風貌共生共情。要持續發揮延邊鄉村旅游資源優勢,持續放大度假休閑屬性,守住人間煙火氣,通過南北互換和休閑轉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創建鄉村微度假目的地。
乾隆曾言“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此說是指位于京津交界處的盤山對于北京的區位優勢和優美風光,延邊州的地域化生活體驗相比于韓國在文化特性、交通便利性和出入境方面,豈不是同樣具備吸引力,正所謂“早知有延邊、何必去南韓”。
王學峰: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系主任
第一,政治有態度。延邊要抬高站位,強化大局意識,突出邊境區位優勢,主動作為、主動融入,以旅游來促進經濟、文化及更多方面合作,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第二,市場有期待。要做大做強邊境旅游和跨境旅游,推動跨境產品常態化,構建邊境旅游產品體系,引導延邊由出境旅游通道向旅游目的地轉變。第三,發展有路徑。延邊已經具備走紅網絡的必要元素,網紅墻、咖啡店、旅拍、美食等都是具有生活化的場景。要尊重市場的自然成長,遵循內在的發展規律,穩步前行,打造精致、美麗的新延邊。
劉愛利:首都師范大學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副教授
延邊夏季避暑休閑和冬季冰雪旅游有非常好的資源支撐和產業基礎,要想做大做強,一是要做成延邊文旅的兩張王牌,起到引流和市場招徠的作用。二是提升游客人均消費支出,做大旅游收入的蛋糕。三是形成全國乃至國際認知度高的旅游品牌。實現路徑包括:第一,產品業態和空間格局的優化與嬗變。夏季避暑休閑關鍵是生活化的旅游做得是否到位,尤其是夜生活旅游場景及業態。冬季冰雪旅游的核心是要強化冰雪與旅游各要素的“冰雪+”,以及與各類民俗及非遺的融合,把旅游消費真正變成文化消費。第二,旅游形象與營銷推廣方式的嬗變。要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和優化自身旅游形象,靠產品、業態、場景、空間的綜合營造和建構新形象,要從原先供給引領式的營銷推廣,更多轉移到需求滿足和體驗實現上來。第三,旅游服務與綜合管理體系的嬗變。要把“討好型”的游客服務模式轉變成“以標準化服務為基礎,以人性化服務為特色,以制度化體系為保障”的長效型服務。同時,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構建游客友好型、居民宜居型、主客共建共享共生共榮的新型旅游城市,為做大做強夏季避暑休閑和冬季冰雪旅游提供模式創新和制度保障。
魏云:北京城鄉創新發展博士研究會會長
延邊要利用多元文化,促進文旅產業的提質升級。要建立互聯網思維,用互聯網IP賦能新玩法,通過互聯網產品獲得流量、鎖定客戶、吸引客戶。迎合市場需求,打造出更多融合了民俗文化、邊境文化的產品,開發出更多的免費產品來拓展市場。要把延邊的美食文化、咖啡文化進一步打造成為網紅IP,迎合草根經濟的需求。要把握互聯網服務經濟屬性,不斷迭代,通過多元文化,打造社會協作、眾包共享的服務體系,建設村級融合的鄉村,全方位展現延邊形象。
丁旭冬:美團政企合作中心總監美團文旅研究院研究員
延邊是一個具備獨特資源和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東北地域特色的冰雪季節都賦予了延邊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因此,要形成多維“旅游+”產品,構建“旅游+”產業格局,以促進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和加強產品服務能力的保障。對于夜經濟發展,應當對地域、資源、美食、民俗文化等與一線城市明顯差異化的文旅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滿足游客對目的地的體驗提升需求,形成有效互動并引發自傳播,達到促進流量宣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