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行業的內卷,從未如此之慘烈。尤其對新開景區,開放即面臨生死。本文從文旅運營的角度,探討文旅行業內卷的成因、現狀,以及突破內卷的思路。
01、雙重壓力導致內卷升級
一方面,未來5-10年,雖然國內旅游休閑需求呈上升趨勢,但受經濟環境、中產階層縮水、新生代個性消費、景區同質化嚴重等因素影響,總體消費力將呈下降。與人口紅利、基建紅利不同,新一輪AI產業紅利,不僅將屬于極少數人,而且會沖擊普通人群的收入。
2013年,我們熟知的國內個別文旅網紅景區和事件,都獲得了大量人流和關注度,然而消費轉化能力弱和不可持續兩個根本問題,仍然無解。同時,它加劇了地區文旅間的內卷。
如果哈爾濱能為一個冬季投資35億,冰雪大世界營業71天接待80萬游客,那么,被搶走游客的其它省市可否為一場活動投資35億?如果淄博能舉全市之力、讓全國人都去享用平價燒烤,那么,新疆、內蒙、遼寧和云南要奪回本該屬于它們的游客,該付出多少?
一個城市或景區必須加大投資以吸引游客,而總體蛋糕卻在變小,因此行業內卷也就成為必然。
已經過去的2023年,是文旅的百花爭鳴,還是虛火過盛?
另一方面,文旅產業將進入“文旅+”與個性化的時代。不僅是新生一代,即使70后和80后人群,對文旅項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避免同質和平庸,留住原本屬于自己的游客,促使每個景區必須考慮在自己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進行大的調整和提升,這種覆蓋全體的再投資行為,就像目前的教育內卷——你要報更多的培訓班,才能和其他人公平競爭。
由于市場原因,文旅行業陷入主動或被動的內卷不可避免。好的一面,內卷本身會加速提升國內整體文旅水平,促進旅游產品的創新,然而對于大多數景區,能夠生存下來才是即將要面臨的根本問題。
對于民營項目和新籌項目,不僅要找準方向、細分市場、長遠謀劃,還要積極嘗試資源整合和創新——借用外力和使用巧勁。
內卷環境下,應對的關鍵,最忌固定思維和盲目復制,在市場面前,一切經驗都要求變。
02、突破內卷的6個方向
創新:內卷,是倒逼產品創新的最佳環境,“文旅+”本就有無限的可能。一個景區要成功,向外看只占20%,做足內功才是關鍵。
提供不同旅游產品的機構似乎很多,其實它們已迎來創新的春天和發展的機遇,加大在產品研發上的投資會事半功倍,這同樣會給景區擁有者以啟發。
建立在特有資源、讓人耳目一新的旅游產品,將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景區不僅要抓住這些新鮮事物,更要重視自我創新,如果一個景區90%的內容都是原創或首發,那么它將極具競爭力。
創新,應該重視發掘自身潛力和合作資源的潛能。
做強核心產品:越是競爭激烈,越要把錢花在核心資源的提升上。無論是文化資源,還是自然資源,一個景區的核心資源往往具有唯一性,在此延伸的產品則更具吸引力。
游客決定去一個地方,大多只是因為一個吸引點——提升要聚焦。
走心:景區,需要有趣的靈魂。
旅游的過程,實際上是景區與游客心靈互動的過程。如果你發自內心的愛這里的一草一木,那么,大抵游客也會喜歡。曾經走過很多的文旅街區和古鎮,有些會讓人融入和喜歡,有些則毫無感覺。這體現了創作者是否用了心,而且是站在游客的角度用心。
以景區服務為例,2013年出圈的項目,哪個不是發自內心的歡迎和不斷的改進提升服務?
所以,做景區要自己先用心,這可能并不需要你多花一分錢,甚至可能還能節省。細節不僅決定成敗,也決定可持續性。
消費轉化能力:游客的消費轉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設置消費的出發點。
以設置收入項為出發點,還是以提供超出游客需求預期的服務為出發點。從這兩個出發點,形成的產品體系是不同的。
消費產品和服務的提供,站在游客的角度,可以提供比人們的需求更多更好的內容,轉化就會順暢。
持續運營能力:樹立品牌和持續的提升,是景區持續發展的兩個核心抓手。
一方面,景區無論大小,注重營造好的口碑、用心維護自己的品牌形象,是具有長遠運營目光的。你不可能只憑借光鮮亮麗的外表,就真正獲得芳心。
另一方面,核心產品的用心經營和打磨,不斷注入新的活力,也能保障景區長期健康運營。例如,“冰雪”、“草原”、“沙漠”、“村莊”、“城市商業”、“產業聚集地”等等,這些資源如果作為核心內容,其打磨和變化的空間是足以挖掘的。
文旅的生活化:弱化文旅與生活的界限,旅游是生活的補充,是生活的延伸。
這種功能轉變適合很多景區,弱化的實際上是消費界限。例如營地和民宿是更高的生活居住的體驗,商業文旅化是更高的商業消費體驗,歷史文化街區是更好的文化和商業消費體驗,citywalk是更好的城市旅行體驗等。
融入人們的生活需求,引導人們改變和提升生活方式,是文旅生活化的目標。
03、2024,文旅趨勢
如果2013年是國內文旅內卷的預演,那么,2014年將正式開啟內卷之路,面對殘酷的競爭環境,每個景區,將前所未有的需要真正的、具有創新能力的文旅人才和資源,AI產業將開始滲透到文旅產業中,提供更準確和更有效的管理、分析、營銷和獲客服務,將有大量優秀的旅游產品和景區亮相——它們唯一的共同點是自我創新和蛻變。
我們應該主動擁抱這種變化。
一些新的文旅形式將顛覆人們對傳統旅游的認知,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將更加變短,旅游消費的兩極化會更加明顯,旅游與生活的界限更加模糊,游客需求將更加細分,游客選擇將更加苛刻的只瞄準少數頭部,一些文旅項目將不得不入侵到日常生活消費。
內卷是市場使然,優勝劣汰的過程,2024年的文旅,是一個開啟想象力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