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寧波市鎮海區澥浦鎮十七房村等8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的批復》。
原則同意《寧波市鎮海區澥浦鎮十七房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2021—2035年)》《寧波市鄞州區塘溪鎮童夏家村(雁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2021—2035年)》《寧波市鄞州區塘溪鎮上周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2021—2035年)》《寧波市東錢湖旅游度假區東錢湖鎮陶公村、建設村、利民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2021—2035年)》《建德市大慈巖鎮李村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2021—2035年)》《建德市大慈巖鎮上吳方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2021—2035年)》《東陽市虎鹿鎮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2021—2035年)》《東陽市李宅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2021—2035年)》。
寧波市、建德市、東陽市要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保護工作,保持和延續傳統風貌,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保護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彰顯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特色和形象。
寧波市鎮海區澥浦鎮十七房村
十七房村地處寧波市北郊,村域總面積2.7平方公里。村落歷史悠久,由鄭氏先祖在南宋時期從河南滎陽遷徙鎮海而建,擁有國家級4A景區“鄭氏十七房景區”、省級文化保護區“鄭氏十七房古民宅群”。
十七房村在發展過程中主打四大特色文化,一是明清建筑文化,二是商幫文化,三是民俗文化,四是新農村建設文化。在保留古宅原貌的前提上,對鄭家路的明清古街、鄭家路北古建筑進行改造提升,把民宿、特色店鋪、餐飲等業態融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拓展鄉村旅游板塊。
寧波市鄞州區塘溪鎮童夏家村(雁村)
童夏家村,位于鄞州區塘溪鎮,是一個山清水秀、靜謐靈秀、民風淳樸、宜居宜游的古村。
童夏家村地處鄞東南丘陵區,屬天臺山脈。村莊周邊群山拱衛,十分靈秀;從白巖山奔流而下的梅溪穿村而過,給靜謐的村莊帶來動感。石墻、古宅、鵝卵石路等老祖宗留下的老建筑,組成了獨特的鄉村風景。
寧波市鄞州區塘溪鎮上周村
上周村地處梅溪水庫上游,距離寧波市區車程半個小時,到了夏天氣溫低于城區3到5℃,隨處可見各色野花、蜻蜓、蝴蝶,是個天然避暑勝地,還是著名科學家周堯的故鄉。
民居倚山而建,沿著溪坑往前走村容村貌如畫卷般打開。分布在溪坑兩側的民居經過歲月浸染,粉墻斑駁,老墻上長滿了青苔和雜草,建在山坡上的房子層層疊疊,和周邊的山色相映襯,在晨霧、暮靄、云霧中愈發秀美。
寧波市東錢湖旅游度假區東錢湖鎮陶公村、建設村、利民村
陶公山三村(建設、陶公、利民)位于寧波東錢湖西岸三面環水的陶公山上,因其封閉清幽的區位環境,有著世外桃源的環境特征。
村莊環繞陶公山依山臨水而建,陶公老街串聯起十余個家族單元,圍繞宗祠、支祠、堂前等公共建筑聚居,較為完整地保留了鄉村社會的家族空間結構。山體、湖水、村莊高度融合,生產生活、社會文化相輔相成,給人一種“湖中山盡釣磯處,輕鷗柳堤漁家停”的意境。
建德市大慈巖鎮李村村
李村位于玉華山一支余脈之上,是中國南方典型的農耕聚落,李氏家族自北宋雍熙年間遷居至此,歷經一千二百年的繁衍發展,建造了一批具有較高文物和歷史價值的建筑。
村落的傳統建筑,與優美的景色連為一體,充分展示了村民的生活習俗、文化觀念,以及鄉土建筑有機的品格,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建德市大慈巖鎮上吳方村
上吳方村位于建德的西南部,層層疊疊的房舍,依山而筑,錯落有致,大體都是徽派建筑。
古村村落格局至今保持完整,村落肌理較為清晰,大量祠堂、民居等古建筑連片遺存。其中部分建筑建造年代相對較早,歷史價值與文物價值很高。
東陽市虎鹿鎮
虎鹿鎮是環境優美的國家級生態鎮、東陽首個歷史文化名鎮,地處東陽東北部,區域面積96.7平方公里。
該鎮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除了東白山、蔡宅村等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外,虎鹿鎮鎮區所在的廈程里村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同樣也是一處周末休閑欣賞風景的好去處。在這里,隨處可見的古建筑,彰顯著廈程里往日的繁華。
東陽市李宅村
李宅是一座有近600年歷史的明清建筑古村落,村落歷史悠久,至今還較完整地保存著明清古民居,旅游資源豐富。
這里的古建筑群主要由花臺門、文昌閣、世尚書門坊、集慶堂東三進、李氏宗祠、新廳、小宗祠等七座建筑組成。建筑群依地形而建,一幢挨著一幢,規模宏大,風格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