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盛行的歐陸設計風格使得國內的景觀設計大量模仿甚至抄襲國外設計作品,在中國的土地上生長出了很多異國風情的居住區及商業區,有時甚至讓人迷茫,咱們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去哪了?為什么要硬生生地照搬異國的文化?在這些文化盛行的期間,很多崇尚中國文化的人找不到屬于自己心靈深處的家。自從深圳萬科第五園的誕生,將骨子里的中國情結得以充分地釋放,“新中式”景觀設計風格也隨著它的誕生而逐漸走向成熟并被大眾所青睞。
什么是“新中式”景觀設計?
“新中式”是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在時間長河里的邂逅,以內斂沉穩的傳統文化為出發點,融入現代設計語言,為現代空間注入凝練唯美的中國古典情韻,它不是純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將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結合在一起,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景觀,讓傳統藝術在當今社會得到合適體現,讓使用者感受到浩瀚無垠的傳統文化。
造園手法的應用
新中式景觀設計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對景、漏景、夾景、添景等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運用現代的景觀元素,來營造豐富多變的景觀空間,達到步移景異,小中見大的景觀效果。
今天向讀者推薦十五個古典園林,作為新中式景觀的參考與借鑒。
一、無錫寄暢園
在寄暢園里,自然是主角,而且空間非常精彩。它不像以后的蘇州園林,擁擠,雕琢,擺闊,與做作。
園林設計如同女人打扮一樣,有的女人主要是為自己打扮的,有的女人主要是為別人打扮的;而我們一眼就能分辨出這兩種打扮在氣質的區別及這兩種女人在叫法上的不同。
我認為園林藝術也一樣,有的園林是為自己做的,叫城市山林;有的是為炫富做的,叫園林會所。寄暢園就是城市山林。
藝術,當它在表達真實的自己時,一切都很感人的;當它被借來炫耀時,誰都知道你很做作。提醒一下,當你去無錫看“寄暢園”時,別忘了把二泉映月,景區入口及山地園等都看個遍;這里的每一個景點都是按“因形就勢”的法則來造園的杰作。

二、諧趣園
“諧趣園”應該與“寄暢園”對比著看。“諧趣園”是受“寄暢園”的啟發而設計的,受啟發與照抄是完全兩個概念。我只能用中國的面條與意大利的意粉之間的關系來說明什么叫受到了啟發而不是照抄。受啟發的人堅持要過自己的日子,照抄的人以為自己能過別人的日子,這就是區別。當然,乾隆爺是一定要過自己的日子的。

三、瞻園
瞻園的平面非常簡單,但是空間異常豐富。重點看看劉敦楨先生主持恢復的前后疊山,那種涵養與氣象那里是用一般的語言可以表述的。中國園林如果你拿一張平面圖絕對地想象不出里面空間的樣子!這是我在瞻園里我悟出來的道理:中國園林根本是不在平面上設計的,而是在現場走來走去設計的;或者說,是設計師在現場根據自己在山水中的體驗設計的。

四、揚州何園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是一家五代出士大夫的姓何人家的府邸;是住宅,宗祠,與花園的綜合體。大家去了一定要看看人家何家的家訓,這樣我們就知道為什么人家能夠富過三代,因為這是一家人知書懂禮,富裕而本分的世家。中國現在還有怕天地,敬鬼神的富人嗎?再看看我們現在富人家的公館與花園,有些府邸可能用“鮮廉寡恥”來形容更好一點。何園的假山,尤其是一進門沿墻的假山真是絕佳地設計構思,后院的假山堆的也不錯;另外,何園還是一個可以分兩層步行交通的立體花園。

五、揚州片石山房的小花園
到了揚州一定要看的是一個叫做“片石山房”的小花園。片石山房與何園毗鄰,假山石據說是出自清代大畫家石濤和尚之手,這山堆的簡直就是一幅立體的山水畫。

六、西湖的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的布局很巧妙,我覺的如果圓明園保留下來的話,可能就是這個樣子,可能就是這樣精彩!到了三潭映月我們才突然領悟,如果挖出的湖泥不夠,但是,又想堆出一個尺度大一點的湖心島應該怎么辦?就是現在這個“田”字型!

七、西冷印社
西冷印社這是一百多年來一幫中國一流的文人與藝術家在這里結社與從事創造活動的地方,這里的建筑與景觀因形就勢而建,與現狀結合之好簡直沒法用文字描述了,大家自己去看看吧!后來,有去發現西冷印社的隔壁是四大藏書閣之一的文瀾閣,其花園的布局與建筑空間的氣質,我們看了才知道什么叫本質的“儒雅”!

八、退思園
退思園是小中見大地將規劃,建筑,園林按空間序列與尺度與意境組織在一起的典范,是江南私家園林中的極品。我把它列到蘇州私家園林前面,是因為每次去看蘇州的園林時里面都擠滿了人,我可能沒有機會體會到蘇州園林真實的氛圍。另外,當聽完了導游們說這堆石頭像狗、那堆石頭像羊、那堆石頭像耗子之后,有些園子真的永遠無法再回去看了。怎么說呢?動物園門票的門票比蘇州古典園林便宜!

九、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就絕了,當你看北海公園時,注意以下獨具匠心的設計看點1)團城的設計;2)永安橋是怎樣把團城與瓊華島的不重合的軸線過度到一起的;3)濠濮澗與鏡清齋疊石與設計,4)土山與疊石的處理,在九龍壁附近尤為精彩。

十、恭王府
誰要說中國園林沒有創新,到恭王府看看就知道了。中國園林始終是一個與時俱進,可以包容許多建風格的、以自然空間取勝的園林。恭王府實際上,與何園一樣,也是一個立體園林。到恭王府參觀時,一定要沿著假山山脈的頂上走一圈,園子里的許多景色從山道上看下午更精彩!

十一、留園
說實話“拙政園”太散,“獅子林”太俗;“留園”才是可以與寄暢園比駕齊驅的中國第一園。留園以建筑為主,自然為輔;寄暢園以自然為主,建筑為輔。但是,不要聽我胡說,因為我上次去看蘇州園林的時候是1984年,七八年前又看過一次留園。也許我應該找時間去看看再做評論。

十二、日壇公園西南水景區
“清暉亭”下面,是的,這個水景園沒有名字。但是,我之所以把它列在南京瞻園后面,是因為這里的堆山疊石與南京瞻園有的一比。我們應該知道,從頤和園到北海,再到蘇州園林里的疊石,用現在的眼光看,論氣勢,都沒有好到那里去。主要原因是因為,在幾百年前即使皇上也沒有吊機。瞻園的山與日壇水景的山應該是用現代吊機組裝的,而且指揮組裝的人都絕對是高手。
當代中國能堆大山大水的高手已經沒有了,不信你去看看杭州綠城“四季酒店”的中心水景的大假山做一下對比。設計師胸中有沒有大山大水是設計師與設計師之間的本質的區別。說了這么多,到現在我也不知道日壇里的假山到底是誰堆的?

十三、余蔭山房
嶺南園林有一副“尼瑪,老子高興就好”的勁兒,著實地可愛。如果你在余蔭山房看到了帶花紋的陶磚鋪地、規則的水池、彩色的玻璃、彩塑大型神仙表演的屋脊、再加上紅底黑字的對聯與費盡千辛萬苦從江南拉來的太湖石,你一定會說設計嗎,老子現在喜歡、好用、能做的出來就行!我覺得所謂的新中式景觀就應該有這種態度。

十四、盧廉若公園
如果你覺得看了番禺“清暉園”還是不過癮,你可以去看看澳門的“盧廉若公園”,我估計如果乾隆皇上看到這個園子會瘋掉的。公園基本上分成兩個部分,前面的那個部分是用中國建筑做出的西洋規則的花園空間,看起來比較失敗;后面的那個部分是用西洋的建筑與西洋手法做中國是的花園。怎么說呢?用巴洛克式的曲線做中國的曲橋那才解恨,哪才叫出彩。大家到澳門一定要去看看!

十五、宏村
宏村是生活的景觀,我認為現代的景觀本應向生活性的景觀學習。真實景觀本來就應該融入生產與生活方式,反應社會的組成與組織,與自然系統融為一體,而且是通過管理與維護的機制形成可持續的景觀環境。我認為宏村與黎寨等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精品,是桃花源的原型;而所謂的古典園林藝術只不過是這些真實的村落的藝術的提升。從而,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么俞博士管這些叫“生存的藝術”,管其他所有中國園林叫“裹腳”的景觀。

(文/網絡)